發新話題
打印

[飲食健康] 藥食同源適量養生 把握順序

藥食同源適量養生 把握順序

藥食同源適量養生 把握順序

每逢年節難免大魚大肉的吃喝不停,尤其是在國人特別重視的農曆年,從除夕年夜飯開始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美食佳餚,而一個年過下來,不僅體重往上攀升,更把腸胃給累壞了。

現在的人普遍有營養過剩的現象,平日飲食菜色有如天天過年,因此在年菜食材的採購搭配上,要如何選購採買呢?聶美華中醫師建議:年節食材的選擇最好在應景美味之餘還能兼顧健康養生,最好多選用熱量低又具飽足感的食材製作年菜,其實在衛福部中醫藥委員會所公告的215類藥食兩用的中藥材,幾乎也是我們平日所吃的食材,例如像大蒜、小黃瓜、薏仁、白蘿蔔、冬瓜、核桃、洋蔥、生薑、黑木耳、紅棗、芥菜、栗子、芋頭與竹筍等,甚至鱸魚、石斑、鮑魚及牛羊豬雞等都是非常好的健康食材,適量食用不要暴飲暴食才是重點。

聶美華認為,農曆年吃什麼不重要,只要能和親愛的家人吃個團圓年夜飯,就是最好的養生,與家人團聚一起就有年的味道。

聶美華表示:曾幾何時「佛跳牆」似乎已成每家必備的年菜要角之一,而裡面常見的竹筍、栗子、芋頭、豬腳、白菜、鮑魚、蓮子、香菇、蒜頭、蹄筋、烏醋與白胡椒等等全都是「藥食同源」的中藥材。

聶美華中醫師指出,飲食的順序也很重要,每餐最好先吃含蛋白質的食物,讓胃比較有飽足感;在餐前也可以先喝杯溫開水或喝一碗不油膩的湯暖暖胃,建議大家多吃魚、少吃肉、多吃蔬果。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