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政治] 串連與斷鏈 賴打造AI島的不安變數

串連與斷鏈 賴打造AI島的不安變數


總統賴清德(前中)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出席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開幕典禮。

台北國際電腦展掀起人工智慧(AI)熱潮,但也染上了一股政治味,從一個場景及一組衝突概念,可窺一二。耐人尋味的場景是:電腦展開幕,賴清德總統與AI教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都出席,卻王不見王。而黃仁勳賣力演繹「AI串連」主題,從軟硬體乃至台灣與世界;賴清德也大談打造台灣成為AI島,綠營卻藉黃仁勳談話鼓吹「ECFA無用論」,稱台灣優秀供應鏈具備發展「主權AI」能力,與中國大陸斷鏈也不要緊。

黃仁勳倡議「主權AI」,強調各國需要掌控自己的AI系統和相關數據;建立主權AI,也就是建設AI生態的綜合能力。但綠營人士卻扯成主權獨立、經濟台獨議題,甚至渲染成「黃仁勳沒說出的是輝達有能力封鎖中國」。輝達要在台發展AI串連,綠營卻藉AI宣揚脫鉤中國。諷刺的是,黃仁勳推動建設主權AI,訪日星越是直接和領導人會談;但在台灣,他卻避免和賴總統「串連」,離台前還澄清其稱讚台灣言論是感謝技術夥伴支持,「我不是發表地緣政治的評論」。

輝達計畫藉台灣的科技產業鏈,打造完整的AI應用生態系,產業界再次看到科技革命的火光及翻身契機。賴清德公開感謝黃仁勳捐贈第一台超級電腦給台灣,但對黃仁勳說台灣電力限制是個挑戰,卻置若罔聞;業者在乎的缺電、綠電問題賴政府都顧左右而言他,只一味炒作外商搶設研發中心;彷彿經濟政策鑲上AI二字,沒有電也能發大財

相形之下,飽受台海緊張拖累的產業,如農漁業、觀光及傳產,則被新政府冷落。對於大陸中止一百多項ECFA關稅減讓,經濟部長郭智輝和前任王美花都稱影響很小,說短期給稅金補貼,長期協助增加競爭力,盡快離開大陸市場。他抄答案建議業者轉赴印度,竟未發現賴清德迄今未提新南向。農漁業、傳產和中小企業,技術未必輸給別人,他們缺的是替代市場。但台灣在區域經貿組織的談判受阻多年,業者被排擠、承受高關稅,賴政府的對策在哪?

台派人士趁AI武林大會國際大咖雲集,大內宣台灣沒有中國市場無所謂。事實上,輝達繞過美國禁令不放棄中國客戶,說明科技革命少不了中國市場。算算黃仁勳在台合作夥伴,有幾家真和大陸斷鏈?這點,只要看看經長郭智輝家族在大陸的生意往來,不難得到答案。尤其可議的是,賴政府容許資通產業遊走美中之間獲利,為何卻不惜折斷橄欖枝,以「對等交流」為由對赴陸觀光禁團令忽開忽關,讓台灣業者窮於因應?

綠營學者鼓吹淘汰依賴大陸的產業;但台灣除了免關稅的資通產業,以出口為導向的產業哪個不面臨「走不出去」的困境?業者受到的關稅障礙,難道要怪業者努力不夠?北京針對賴清德兩國論發動經濟制裁,應不會以ECFA叫停為滿足。大陸必將加大阻撓,使台灣加入CPTPP更遙遙無期。這將使台灣經濟過度依賴半導體的「荷蘭病」愈發傾斜。這些,都是隱藏在AI島計畫光環下的不安變數。

陸委會前主委邱太三卸任後坦言,ECFA在經貿上雖不是最重要,至少是兩岸連結的重要象徵,可和緩雙方關係;他呼籲對岸評估,若減少經濟連結,將衝擊和平發展。邱太三擔心的風險,難道賴政府不該未雨綢繆?台灣面臨對岸升高軍事威脅,還能串連國際資金、產業鏈和人才順利建設AI島嗎?一旦「和平斷鏈」,第四次工業革命要在台灣開花結果,恐怕是美夢一場。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