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頤和園裡的「水牢」真相

頤和園裡的「水牢」真相

  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蘇州留園)之一。為什麼說頤和園是中國最早的主題樂園﹖為什麼說今天的頤和園比過去矮了大半截﹖為什麼昆明湖中撈起的佛頭竟然與北京城內的明代銅佛嚴絲合縫﹖神秘的水牢﹐高大的圍牆﹐隱秘的廢墟﹐頤和園裡到底藏著多少秘密﹖… …。
  世紀之交﹐中國報刊爆出驚人消息﹐據說是有人在國外發現了一張圓明園中式建築老照片。照片的拍攝時間為1860年10月18日﹐正是圓明園被焚燬的日子。照片上的這座建築結構奇特﹐呈六角星形﹐可是人們遍查圓明園檔案﹐卻沒有找到它的所在。那麼這座神秘建築到底在哪兒﹖
  關於這座神秘的建築當時在史學界著實爭論了一陣子﹐最終人們把目光鎖定在了圓明園之外的頤和園。像這種老照片﹐時過境遷﹐照片的作者早已不在人世﹐所以人們習慣性地把它歸到了圓明園中﹐這也給後來的辨別工作增加了不少麻煩。不過不管怎麼說吧﹐這張照片最終被確認為頤和園傳說中的曇花閣。我們在看到照片後﹐會很驚奇地發現﹐曇花閣為二層建築﹐閣及台基、外牆均為六角星形﹐閣周圍有四柱四式九樓牌樓六座。
  那麼曇花閣在哪兒呢﹖事實上曇花閣就是現在景福閣所在的位置﹐閣裡原來是供佛的。供的什麼佛呢﹖供的是普賢菩薩﹐是佛教裡面一個重要的人物。曇花閣後來被一把大火燒燬了﹐等到慈禧重修頤和園的時候﹐對於曇花閣﹐慈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慈禧喜歡賞月﹐喜歡看雨景﹐過去曇花閣的樣子顯然不適合慈禧的要求﹐怎麼辦﹖就在這兒給她弄一個景福閣﹐景福閣的意思是什麼呢﹖景福就是大福﹐景就是大的意思。因為慈禧年老了﹐她企望的一個是福一個是壽﹐所以說把這個叫景福閣﹐而景福閣下面有一個小院﹐它叫益壽堂。
  站在萬壽山上向昆明湖西南方看﹐會發現西堤以西的湖水當中有一座孤島﹐這裡常年封閉﹐無路可通。冬季有人踩著冰過去﹐發現島上有兩道高大的城牆﹐有人傳說﹐這裡以前是頤和園的秘密水牢﹐專門關押不聽話的宮女和太監。於是「頤和園中有水牢」的說法不脛而走。據說當年英法聯軍攻入頤和園的時候﹐發現島上有城牆和高台﹐懷疑這裡是清軍的崗哨﹐嚇得他們不敢貿然前進﹐遠遠地向島上發射了一通炮彈後﹐立即撤走了﹔如今這裡早已成為了一片廢墟﹐讓一切的傳說成為了懸案。那麼頤和園中這座最具傳奇色彩的孤島過去究竟什麼樣﹖以前真的有水牢嗎﹖
  這座孤島上的建築叫做治鏡閣﹐這張照片拍攝於1865年前後﹐從照片的年份來看﹐治鏡閣這個建築至少沒有毀於英法聯軍之手。因為治境閣是建在湖中孤島之上﹐四周都是水﹐沒有陸路連接﹐因此在八國聯軍火燒頤和園的時候躲過了一劫。
  不過今天如果您有機會登上小島的話﹐就會發現﹐偌大的治境閣早已蕩然無存﹐只留下一堆殘垣斷壁﹐那麼這麼大的一組建築是如何消失的呢﹖按照目前的資料推斷﹐這個湖中建築並非毀於戰亂﹐而是在慈禧重修頤和園時﹐由於缺少木料﹐直接將治境閣拆除﹐將材料挪用到了其他地方﹐說白了﹐這建築沒毀於侵略者的手裡﹐反倒是被自己人給拆了。
  治鏡閣很有特色﹐它的外層有一個大概五丈高的一個城﹐裡邊有一個比外城高一倍的一個城﹐在這個城台的上邊建起三層樓閣﹐這個三層樓閣按宗教界的說法算是壇城式的建築。它以漢族的傳統建築形式﹐表現藏傳佛教的宗教理念。過去因為它是禁區﹐沒有人去過﹐所以人們對這個建築它究竟是幹什麼的產生了猜疑﹐以至於後來有人說這是一個水牢﹐宮女太監犯了錯誤就關在裡面﹐其實這是一個誤會。
  治鏡閣在清漪園的時候就是個比較重要的建築。乾隆年間一個畫家叫弘晤﹐是一個宗室﹐他畫了一幅畿輔水利圖﹐裡邊就有關於清漪園這部分﹐從圖中能看出治鏡閣所佔的體量還是相當大的。治境閣的造型是仿造壇城修建的。壇城﹐梵文音譯「曼陀羅」﹐是佛教世界的宇宙模型﹐是藏傳佛教密宗修法時陳設和觀想的重要道具﹐治鏡閣兩道城牆加上高台樓閣的設計﹐本身就是一個小壇城﹐而通過匾聯﹐它又把漢族古典文化融入到西藏佛教建築中。乾隆對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的造詣頗深﹐頤和園的前身清漪園中處處體現了佛教的含義和象徵。
  那治鏡閣到底是用來幹嘛的呢﹖在清朝的時候﹐在皇家園林裡邊的這些建築物中放些什麼東西﹐譬如說﹐有些什麼傢俱﹐傢俱上放了什麼古玩﹐牆上掛了什麼﹐都有詳細的記載。清漪園它有三十六個點﹐每一個點都有一個陳設清冊。按照冊中記載﹐治鏡閣有三層﹐第一層進去有一個平台﹐是用木頭做的﹐有的叫它地平床﹐現在故宮、頤和園都有。在這平台上面有皇帝的寶座﹐寶座的旁邊還有兩個藍翎羽扇﹐這只能是皇帝的東西。另外一個牆上還掛了一口寶劍﹐您想想﹐如果是關太監的地方還放個寶劍在裡邊做什麼﹖絕對不可能。
  第二層也有一個寶座﹐那第二層的寶座是什麼樣的﹖是椅式寶座﹐像個椅子一樣的寶座﹐那說明還是皇帝坐的地方。第三層是什麼呢﹖是供的佛像﹐一個銅的佛像﹐這個佛像叫什麼﹖叫無量壽佛。那就是說﹐這個地方還是一個宗教建築﹐但是它也是供皇帝在這兒來遊玩、欣賞風景的地方。因此陳設清冊來看﹐這裡絕對不可能是關押太監的水牢﹐也不可能是清朝的軍隊在那望哨、站崗的地方。
  這個地方其實也是給皇帝修身養性用的。您看它現存的遺跡中有一塊匾﹐叫仰觀俯察﹐這仰觀俯察在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裡面是這樣說的﹐「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往上是看天﹐往下是看地﹐多有氣度啊﹐難道還能讓太監到這兒來仰觀俯察啊﹖絕對不可能了。
  歷史更迭﹐頤和園雖然表面上延續了乾隆時期的設計﹐但是許多建築已不是當初的設計﹐尤其是中國古典建築中極為罕見的高層建築﹐損失更大﹐除了以上幾座﹐還有昆明湖南端的小島鳳凰墩﹐原先是仿造無錫大運河中的黃埠墩﹐建有一座精巧的鳳凰閣﹐道光年間﹐崇信道教的皇帝因為連生了幾個女兒﹐求子心切﹐以為鳳凰閣不利於生子於是命人將其拆除﹔後山大廟香巖宗印之閣﹐是仿照西藏桑耶寺設計的金剛寶座神殿﹐內供二十四臂觀音﹐1860年被毀後也因慈禧重修而改建單層建築。所幸今天在承德普寧寺還能看到它的姊妹建築。此外後山三層的構虛軒、花承閣也僅剩遺址。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