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明末政府曾迫使大英帝國賠款道歉﹖

明末政府曾迫使大英帝國賠款道歉﹖

  17世紀初﹐葡萄牙人在遠東的商業霸權已經衰落。他們的商船在遠東屢次遭到荷蘭艦隊的的劫掠﹐也想聯合英國人的力量以牽制荷蘭人。英國人決定另闢蹊徑﹐打開局面﹐企圖借助於長期壟斷對華貿易的葡萄牙人打入中國市場。163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同果阿的葡萄牙總督達成協議﹐同意英商自由出入澳門從事貿易。同年12月12日﹐英王查理一世頒布訓令﹐任命威德爾上尉為指揮官﹐率領6艘船艦前來中國。
  威德爾船隊於1636年4月14日從倫敦啟航。6月27日﹐船隊到達澳門以南的十字門外停泊。英國商船的到來使葡萄牙人感到為難﹐他們在中國官員面前極力詆毀英國人﹐說他們就是荷蘭人﹐企圖前來搗亂﹐應予驅逐。葡人又從澳門派出巡邏艇在英船附近巡弋﹐阻止英國人進行貿易活動。
  威德爾見到澳門貿易已無希望﹐便於7月底啟碇前往廣州。8月8日﹐英船到達虎門亞娘鞋(anunghai)停泊﹐虎門炮台守軍鳴炮示警。威德爾蓄意挑起事端﹐下令扯下聖佐治貿易旗﹐升起英國國王的軍旗﹐擺出一副準備戰鬥的架勢﹐隨即指揮船隊炮轟虎門炮台。攻上炮台後﹐英軍扯下中國軍旗﹐掛上英王旗幟﹐並拆下35門大炮﹐作為戰利品搬到船上。英船繼續深入廣州內河﹐這種侵犯中國主權的行為﹐激起廣州當局的憤怒。9月10日﹐廣東海防當局派出3艘戰船衝向英國船隊﹐發射火炮和火箭﹐迫使英船倉皇溜走。但威德爾對侵犯內河不僅毫無自責之意﹐反而更加變本加厲地濫施暴虐。
  19日﹐在虎門地區縱火燒燬了三艘中國帆船﹐焚燬一個市鎮﹐搶奪30頭豬。21日﹐又攻佔並炸毀虎門亞娘鞋炮台﹐焚燬了大帆船一艘。當他在虎門犯下了如此罪行之後﹐也覺得不好同中國打交道﹐便將船隊駛行澳門﹐請求葡人出面調解。
  11月22日﹐英商在廣州答應中國的要求﹐賠償白銀2800兩。30日﹐威德爾向中國官員提交了一份保證書﹐對虎門事件表示歉意﹐並保證完成貿易後即行離去。據此﹐廣州官員決定對其不予追究﹐令其貿易後盡快離境。12月29日﹐威德爾船隊離開澳門﹐啟程回國。中英之間充滿火藥味的第一次交往就此結束。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