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新聞] 金馬? 政治?

引用:
原帖由 yaksa01 於 2012-11-27 17:39 發表
把得獎多寡當作辦獎與否的標準真的滿可笑的
是想搞閉門造車這一套嗎?
如果覺得都是大陸得獎心理不是滋味
那應該督促政府培植台灣電影產業
再不然就乾脆把餅做大
把歐美電影也納入評審...

為這種理由喊要停辦 ...
本來就是政治

香港金像獎的參選有必須是港片的限制
中國金雞獎則必須是中國片、和中國合拍的影片以及經過中國官方核可的台灣、港、澳影片(不含台港澳和外國合拍影片),同時申報單項獎者,必須具有中國國籍
台灣的金馬獎則是開放所有華語片參加,不限國籍
這些不同限制的選擇,反映的是個電影獎的定位,同時也是有政治的考量
金馬獎的窘境在於,金馬獎經費主要來自政府給予的補助,也因此難以擺脫政治人物的口水
同時因為拿政府的錢,難免會有人對金馬獎的定位有意見

TOP

引用:
原帖由 mesia 於 2012-11-28 16:45 發表


最難分的就是外國片吧
要是額外增加外國片的項目
不如乾脆限制"非台灣片不得參賽"來的乾脆俐落
我目前只聽過外語片這個名詞而已
偏偏參加的全都是中文
總不能把所有"非台語"電影都算做外語片吧
更何況算起 ...
我前面有提過,香港金像獎、中國金雞獎都有限制
金馬獎的問題還是在定位,我們打算把金馬獎定位成什麼樣的電影獎
當然在討論定位之前,我們先討論一件事情,政治人物或者台灣大眾是否有資格參與金馬獎定位的決定?
本來要辦好一個電影獎,最好是不要有政治的介入,但很不幸的金馬獎拿了大量的政府補助,
因此很難拒絕政治人物以及大眾對於這個獎項定位的討論
接下來再談金馬獎的定位,目前的定位是做為華語電影的獎,只要華語片就可以參與
然而在台灣片子得獎過少,因而引發爭議,其實也不是第一次發生,
而金馬獎為了台灣電影設了「評審團大獎」 、「評審團特別獎」,也曾經因為將兩個獎項頒給台灣電影,而被陳文茜批評為「民族主義安慰獎」
就我來看,金馬獎要擺脫這些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設法在財務上自主,擺脫政府可能的干涉
當然即使解決了這個問題,金馬獎還有很多問題

另外關於台灣電影的衰微,我不願意說是台灣放棄了電影
我認為應該說是台灣的電影人脫離了台灣,楊德昌、侯孝賢、蔡明亮都是很好的導演
但是後來他們拍的片子都不是為台灣一般民眾拍的,我無意評論這種做法的對錯
導演最為一個藝術工作者,透過電影表達他們想表達的東西,很好
可是他們的片子很好,只是無法讓一般台灣人進電影院看,
但電影不只是藝術,還是一個產業,很燒錢的產業,如果電影成了一個無法賺錢的產業,那是無法存活下去的

楊德昌的一一算是台日合作的電影,資金以及監製、音效是日本方面,但其他導演、演員、攝影等等都是台灣這邊
可是一一在法國、日本、香港上映,就是沒在台灣上映,他同時還拒絕參加金馬獎
這固然和楊德昌不滿台灣發行商有關,但也反映楊德昌的片子在台灣沒市場
同樣的侯孝賢近年來拍片,資金也很國際化,他的紅氣球也沒在台灣上映

TOP

引用:
原帖由 mesia 於 2012-11-29 13:05 發表


事實上最大的問題就是政治的介入
一群沒有文化素養的政客有什麼資格參與定位
那普通民眾呢?也許可以參與討論
但卻也不握有決定權
為什麼?光應付某些人的鬧場就飽了
光是看78075的言論就好了
要是他前面擺了 ...
喔,所以你認為幾個專家能決定錢怎麼用嗎?
或者更進一步說,哪些人是專家
事實上,在金馬獎的歷史上,就有過不少爭議,還有評審因為喜宴中同性戀反對給喜宴最佳原著劇本獎,認為會鼓吹同性戀
而同年侯孝賢的戲夢人生雖然獲得坎城影展的評審團大獎,但侯在導演獎連入圍都沒有
而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如果不是在威尼斯影展獲得首獎,那也是台灣電影第一次獲得國際三大影展的首獎,
但當年悲情城市只獲得最佳影片及男主角獎,據說侯孝賢之後說「金馬獎一向就是分配的嘛!很爛!」,還說他和金馬獎的關係是「它恨我,我恨它」
楊德昌也曾經很不滿金馬獎,甚至退出
蔡明亮則說過:《金馬獎》是全世界最難拿到的獎
王小棣的魔法阿媽在參加那年金馬獎時,動畫獎從缺,理由是評審認為這個片子鼓吹迷信,當年又沒有比較好的片子,所以從缺
......

我還是認為金馬獎最好是獨立,從財務就獨立,到時誰出錢誰就有話語權
就像你之前說的"你有資格喔?你出到錢了嗎?" 金馬獎拿了大量政府的補助,想讓政治人物閉嘴,談何容易
焦雄屏講過一句話:「用國家的錢,辦一個影展來打擊國片,這在世界上還是新鮮事!」
焦雄屏可不是政客,而是早些年台灣有名的影評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ghosthead99 於 2012-11-29 16:39 發表

為何只開放大陸香港?
說真的!  看看電影院的劇照  在看看平常的我們的選則!  (以亞洲來說)
我們所看的不就都是 大陸片! 本土片! 港片片!
其他國家頂多當年 泰國的拳霸&和一些泰國鬼片&泰國愛情喜劇比較有市場! ...
No, No, 如果要說華語片,那基本上本來就只有中國、香港、新加坡等

如果不限制華語片,那幹嘛限制在亞洲,以台灣電影票房來看其實是好萊塢當道
許多人更熟知其實是洋片,那乾脆開放全世界的片子都來參加好了(PS: 我想許多片子根本不會想報名金馬獎)

TOP

引用:
原帖由 mesia 於 2012-11-29 15:26 發表

所以囉~有政治參雜的東西
永遠就是爭議不斷
只不過我認為即使政府沒有出錢補助金馬獎
他們還是會想要插一腳
永遠不要小看那些骯髒的東西

而且你的第一句話就說出了你最大的不滿
就是錢讓其他國家的人拿走
誰是專家?我只能說我不是專家
我也不會去認為說寫過幾篇影評就是專家
我只是個市井小民而已
我只會從我最自我的角度去看哪一部的演員演的最好
哪一部電影的劇情最精采

藝術其實本身就是個很非常主觀的東西
以畢卡索為例就很清楚
我覺得他的畫根本就只是很單純的鬼畫符
但是他的畫卻可以賣出上千萬美金的天價
那麼又是哪個"專家"去評斷他的畫有這種價值的?
不,我沒說過因為錢被外國拿去而感到不滿
到目前為止我主要強調的是金馬獎如果拿大量政府的補助,那金馬獎的定位就免不了要受政治影響,受到台灣民眾的監督
我比較期望的其實是金馬獎能在財務上自主,擺脫政府甚至片商的影響
那主導金馬獎的人想怎麼搞就怎麼搞,其他人沒什麼說話的餘地

可是如果因為沒政府補助金馬獎就辦不起來的話,那我認為給錢的是大爺,民眾的確要了解金馬獎如何花錢
但這並不代表金馬獎就一定不能定位成一個華語電影獎
在這一點,我基本的立場其實和之前我提過的中國/外籍學生的健保等看法類似
我們必須經由公眾/政治的討論,尋求一個對台灣電影產業最有利的金馬獎定位
這不只是華語片還是台灣片的爭執而已,包括是要傾向藝術電影還是商業電影等等問題

TOP

引用:
原帖由 ghosthead99 於 2012-11-29 22:19 發表


那就要問一個外行話了!
金馬獎有限制只有亞洲片才能參展嗎?
只有華語片能參展嗎?
說真的我不清楚!  所以我查了一下...

參、報名資格:
報名影片須符合以下其中一項之條件(所有影片類別皆適用):
4. 影片 ...
就某些動輒冠人鎖國、自閉帽子的人來說
這種條款部就是眼界太小、自閉
為什麼不胸懷世界呢?
開放所有語言所有片子參展,讓最好的片子拿獎,不是更合乎這些人的標準嗎?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