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新聞] 看問題/富6都、窮16縣 城鄉差距更惡化

看問題/富6都、窮16縣 城鄉差距更惡化

看問題/富6都、窮16縣 城鄉差距更惡化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洛薇】2012.11.24 03:49 am

政院版公債法引發五都反彈之際,內政部昨天通過桃園縣升格為直轄市,五都將增為六都,隨之而來的是「大桃園市」員額擴增、職等升級,又要新增一筆龐大人事費用,其餘十六個地方縣市更顯弱勢。政府財政大餅就這麼大,直轄市升格缺乏長遠規畫,「諸侯搶錢大戰」只是這場災難的開始。

五都升格後,除了首都台北市,其餘四都人事費和業務量都大幅增加,但財劃法、公債法修正的配套未同步上路,造成中央對四都挹注資源不對等,首長只能大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攤開一個縣市升格直轄市後所需的人事成本,各局處首長職等都往上調升,原本十一職等、月領九萬元的首長,升為十三職等後月領十二萬元,每人每月薪水增加三萬元,這還不包括其他各級處長、股長;龐大的人事經費,加上衍生的退撫支出,讓財政更為困窘。

四都首長高喊「快斷炊了」,未升格的地方縣市更不好過。審計部最新統計,全台地方縣市潛藏債務更驚人,光是人事費支出就占自有財源比率高達百分之一百一十四,稅收還不夠人事支出,全台廿縣市潛藏債務就高達三千一百卅七億元

「富六都、窮十六縣」的趨勢,讓城鄉差距更惡化。財政赤字屢創新高,回歸根本之道,還是應該適當開源,創造經濟成長,把餅做大。

只是全球經濟不好,沒人敢喊加稅;政府稅收無法增加,短期經濟又無法振興,只能限縮舉債空間,至少不要再以債養債,但政院版公債法將五都額度重新分配卻引發反彈。

然而,公債法不是菜市場喊價,也不是會吵的孩子有糖吃,為了國家財政及下一代,以債養債絕非長久之計,地方首長應該思考如何創造財源,而不是比誰能借的錢比較多。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7520555.shtml
======================
不想寫什麼心得,所以直接標新聞了~_~
只記得爭取舉債額度,卻不思考如何還債或減債…
只能說這些政治人物自我感覺都很不錯
老百姓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每年各地方政府花了多少錢辦了多少活動,又振興了多少經濟大家多少心知肚明
對於吃吃喝喝大拜拜式的活動方式也應該改變思考模式…
更多辦活動時對於財源竟然只有向上級單位申請
而上級單位則因為親疏遠近同意或拒絕
同意的則是設法從還有餘額的科目中以各式名目提撥…
真有趣…今回竟然笑不出來 冏
其實我是熊 我是熊 我是 熊 哈哈哈哈 吼~

TOP

我是覺得升格就這麼簡單?
人口數達到一定門檻就能升格?

市政沒達到一定程度只因為人多就升格,那會不會生出一堆破落直轄市?
然後到頭來還不是要中央政府來補貼…
甚至縣市合併,其他搶不到錢的縣市是否會和鄰近縣市合併也來升格?
那內政部同意升直轄市的義意在那?
獎勵增產報國?(這種事戶政/國民康健局應該會比較擔心)
升格到底是打腫臉充胖子?
還是造就一堆穿著補丁服在皇宮席地而坐的落魄貴族/諸侯?

升格的好處在那我還沒看見
但現實第一槍就是編制人員的薪資三級跳…
另一篇新聞有提到薪資部份
警察局局長9萬=>12萬…
其他的或許沒加這麼多但桃園有多少公務人員?
桃園本身的財政有能力幫這些人加薪?
更別說因為升格編制人員增加的這部份

感覺台灣從之前五都開始就在玩家家酒
(也許更早之前就開始玩了~_~)
連一絲的自有財源都擠不出來了還想做大事業?
向中央申請 向中央申請…
各級政府一起申請破產算了~_~
其實我是熊 我是熊 我是 熊 哈哈哈哈 吼~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