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國事論談] 零和遊戲下的台灣,還能撐多久?

零和遊戲下的台灣,還能撐多久?

http://www.nownews.com/2011/04/11/142-2703607.htm
關於國光石化的案子,在國內吵得沸沸揚揚,個人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台灣的重大政策都要上演「零和」遊戲?
從拜耳、核四、蘇花高,到現在的國光石化,看不到理性的討論,只看到無恥的政客從中操弄以獲取自身的政治利益。一個拜耳案,讓台灣貼上反外資的標籤,看似成功捍衛家鄉土地,實際上外資因為台灣不理性的政治氛圍開始卻步,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自此消失,取代的是口水,如同山洪爆發的的政治口水開始氾濫。
核四對台灣重不重要,當然重要,因為台灣沒有天然資源,民眾也無法像歐美因為環保而接受高電價,所以迫使台電的火力發電廠必須燒煤來應付低電價的需求,但又必須背負製造大量二氧化碳的原罪。為了維持穩定的供電(風力、太陽能及潮汐發電除了轉換效率不佳,供電不穩定也是無法發電的主力的原因之一),所以自從京都議定書唱意見少排放溫室氣體之後,火力發電即被宣告死刑,各國又開始重新考慮核能發電。
但是,只因為一句非核家園的口號,貿然停工的核四廠使國家蒙受幾千億的賠償,這些錢,難道不是用你我辛苦工作以後繳納的稅金來支付,難道你還奢望政客自掏腰包來付款嗎?
國光石化也是一樣,每個國家都有重點發展產業,但不可能只有一項,就好比一般人都懂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是一樣的道理。台灣的石化產業當然也是發展重點,不然阿扁所謂的大溫暖大投資也不會選上他,但是當初促成此案通過的人卻能在下野之後光明正大的反對自己當初的提案,可真令人瞠目結舌,更可以說前所未聞。
這有幾點可以討論:
1.當初就知道政策是錯的,確要強行推動:顯示出對政策兒戲的態度,自核四停建以後仍未有改善。
2.反對黨當初如果有大力的反對國光石化,現在也不會把自己搞的灰頭土臉還被嗆
3.如當初認為是良好的政策,確因政黨輪替改而反對:顯示出其偽善及檢惡的一面,為達目的任何犧牲的可以接受。
任何政策提出,其出發點應該都是要使國力更強盛,都是台灣迫切需要的,因為當初台灣的經濟奇蹟,絕對不是來自觀光或農漁產業,而是工業發展。個人不反對未來的工業開發案進行環保項目的強力監督,但是環保議題應該不是只要不要蓋在我家旁邊就不關我的事吧。以全球暖化為例,難道所謂的環保人士天真到只要把廠遷到印尼或大陸,就不會有PM2.5或是水資源耗竭的問題?那能告訴我為什麼南北極都沒有工廠,其上方的臭氧層卻會破洞呢?
什麼事都要玩零和遊戲,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再加上有心人士的利用,就成了這副局面了。我們該怪別人奸巧,還是怪自己笨甘願被人利用(被人賣還幫人屬鈔票)。
-------------------------------------------------
真的是深得我心
這篇新聞作者寫的,可以說就是我內心所想的
還說的淋漓盡致.......真的是忍不住對他按個讚!!!
我們可以不要只有兩個爛選擇......

[ 本帖最後由 divente 於 2011-4-11 15:39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