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社會] 台中市長林佳龍月前表示 將花200萬元 拆除抗日勝利紀念碑 原址興建日本神社

抗日勝利紀念碑
建於1908年,為紀念台灣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對於台灣的貢獻,因此在砲台山上立了大理石雕像。國府接管臺灣後1947年,大理石雕像被拆建為抗日紀念碑。就事論事KMT是該感謝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的支持與援助。詳情請自行研讀惠州起義及興中會臺灣分會。

甲午之前,李鴻章力陳「海防」重於「塞防」,台灣許多建設都比內地進步。
前半部份對了但結尾大錯特錯,1875年“海防論者”們擔憂日本為中國外患,但同時又否定其明治維新的成功,而且認為正是維新的失敗,會導致大量的日本亂民流亡中土,導致明末倭亂情狀再現。《魏源集》“浙海島嶼林立, 而舟山居其一,以險則非門戶,以富則非沃壤,以大則僅彈丸,明湯和經理沿海,並未收入內地”,實乃“化外之地”,以“重兵而守孤懸之島”實為不智,故而建議朝廷“棄定海,移其兵民於南田, 嚴守寧波。簡單的話清主要重視的是內地而不是離島,台灣"水軍軍事"建設因是新建所以會比內地的新,

《馬關條約》之後,若非三國干涉還遼
這一點更呼應了上面的重內地而棄離島的說法,但真的是三國干涉嗎又是大錯特錯了,清願用黃金白銀向日本買回遼而請三國交涉這個才是歷史原貌,

中國犧牲三千萬軍民、無數財產才贏得1945年的抗戰勝利,卻因兩岸鬩牆竟未獲得日本一絲一毫賠償。
抗戰勝利的是美國啦、美國沒丟原子彈的話種花冥國早就滅亡了更不用說後來出現的種花人冥共合國。未獲得日本一絲一毫賠償的原因在KMT洗腦課綱上不會告訴你,去KMT國史館內翻蔣大頭的相關資料你就會發現原因郤是在美日舊金山和約後。蔣大頭急需確立中國的地位(中國合法政府)故在中日和約上完全不對日要求一絲一毫賠償。KMT洗腦課鋼說的以德報怨根本是騙你們的。

劉銘傳1893年11月清廷修築的鐵路已達新竹。
KMT洗腦課綱把劉銘傳神話成「要求祖國統一,呼喚民族團結」的英雄人物,然而這條鐵路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大概也沒什麼人有興趣去研究。1876年上海的英商怡和商行,修築了一條吳淞碼頭至上海的窄軌鐵路,全長14.5公里,是中國最早的營業鐵路。但火車撞死了一頭牛後,引起村民不滿,認為鐵路會破壞龍穴。清廷害怕這一風水傳言,會動搖一再割地賠款,早已人心動搖的皇權,於是一再交涉,花費白銀285,000兩,將其贖回拆毀。

  1887年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時,一再奏准修建台灣省鐵路。清廷要求丁日昌「審時度勢,妥速籌策」,並決定每年撥銀200萬兩,但劉銘傳實際拿不到40萬兩,建路經費嚴重不足。李鴻章原本要向上海英商麗如銀行借款60萬兩,也因利息太高而作罷。丁日昌乾脆將拆下來的吳淞鐵路設備運到台灣,這條以台北為中心,向東到基隆港,向西南到新竹,總長107公里的「縱貫鐵路」,就在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情況下勉強蓋了起來。《台灣氣候潮濕海風鹽分高該鐵道放制在港口早己完全鏽蝕》
  這條鐵路是不是真的可以「營運」,《台灣通史、郵傳志》裡記載:「每車長約二丈,貨車略同。凡設車站十六處,均以土造,曰火車房,其驛長曰司事。顧當草創之時,站中不設信號機,亦無昇降場。其始每日開車六次,後乃減為四次。然途中遇車,隨時可以搭乘,故時刻不定。」
 劉銘傳因技術限制,設計委託外國技師,但為了節省經費與確保權利,實際建築由中國官兵與工人執行。當時在架設這段鐵路的官兵和工人,根本不知道鐵路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所以只要外籍工程師一離開視線,測量用的木樁就會被拿去生火煮飯。枕木與鋼軌被偷不說,連鐵軌邊的碎石到車站屋頂的瓦片,無一不遭人偷。
這條「外人設計,國人自建」的鐵路,設計者從德國的貝克,換到英國的馬迪遜,因為根本無法監督工人,以致連換了五位總工程師。監工一職又都由當地豪族賄賂而得,為了迴避墓地或私有地,就任意變更路線。為了節省經費,還把設計的隧道一律取消,沿著地形彎彎曲曲的建造。另一方面則不考慮地質,以致下雨就流失路基。橋樑也從鋼架改成木架,大雨一來立刻倒塌。行車時晃動劇烈,敢搭乘的人當然不多。
很多人不解,日治時期長谷川所規劃的第一區由基隆至新竹,劉銘傳不是已經架設好了嗎?其實劉銘傳所建的「鐵路」,無論軌道材質、設計施工,通通不符使用需求。106公里的「鐵路」拆除後只剩0.8公里可廢物利用。位於現在館前路的台北火車站,根本不是劉銘傳時代位於鄭州路的台北火車站。火車從大稻埕開出後,跨過淡水河走新莊、龜崙嶺到桃園;但總督府鐵道部完全廢棄既有路線,改走艋舺、板橋、樹林、鶯歌至桃園,也就是現今的台灣縱貫鐵路,與劉銘傳那條連路線也不同。所以新竹火車站的百歲生日從1913年起算。

對了樓主大大的這新聞的原始來源還是出自中共共青團的環球時報,那麼讀文的人相信心中都會有一把尺。
何需論壇爭鋒,
加藤指,潮吹風.
慾海浮沉美女沾.
紅塵情天下無雙.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