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人物誌] 三國中甚少人提及的謀將---羊祜 [打印本頁]

作者: 得仔    時間: 2010-12-11 00:21     標題: 三國中甚少人提及的謀將---羊祜

前言

每當聽人論及到三國中那些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往往不外乎是那些五虎大將,諸葛亮、周瑜、司馬懿、陸遜等等...得仔聽到都會背了。所以得仔特意的留意那些三國中的滄海遺珠,而羊祜正是個良將,且其才能並不比上述的人物遜色;固得仔想藉由此文向各位大大推薦此一良將───羊祜。

其生平

羊祜(公元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東費縣西南)人。出身於官宦世家,其祖父羊續和父親羊道官至太守,外祖父蔡邕則是東漢末年的著名學者。羊祜十二歲時喪父,由叔父羊耽將其撫養成人,「博學能屬文,身長七尺三寸,美鬚眉,善談論」,人們預言他「必建大功於天下」。他的母親和哥哥羊發幾乎同時病死,他為之守喪十餘年,「以道素自居,恂恂若儒者」。

其經歷

司馬昭專斷曹魏國政時,羊祜出仕,先後任中書侍郎、給事中、黃門郎、秘書監、相國從事中郎。繼任中領軍(得仔光是聽到這麼多官名,頭就暈了),悉統宿衛,入值殿中,執兵之要,事兼內外。
晉武帝建立晉朝後,羊祜以佐命之勳,任中軍將軍,散騎常侍,封鉅平郡公。不久,晉武帝專門頒詔,稱讚羊祜「執德清劭,忠亮純茂,經緯文武,謇謇正直」,任命他為尚書右僕射、衛將軍。當時,裴秀、賈充等權勢薰灼,羊祜謹慎與他們相處,相當低調。


蓄勢待發

晉武帝忙於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直到泰始六年(西元270年),才想到偏安江南的吳國,於是任命羊祜為督都統領荊州諸軍事、假節,散騎常侍、衛將軍如故。羊祜出鎮荊州,立即開始做滅吳的準備工作。一是派兵駐守戰略要衝和膏腴地區,使吳軍在軍事上和物資上處於被動地位;二是實行屯田,很快使軍糧足以保證十年所需。
閒暇之餘,他經常輕裘寬頻,身不披甲,帶領十餘名侍衛,外出遊覽射獵,有時夜間也要出去。軍司馬徐胤執戟擋於軍營大門,說道:「將軍督都萬里,安可輕離軍營?將軍之安危,亦國家之安危也。我今日死,此門乃開耳!」徐胤忠於職守的行為,使羊祜身受感動。他改容謝之,夜間再不外出了。此點證明,羊祜實為一位肯聽取部下諫言,而不獨斷的優良統帥呀!

攻心戰術

之後晉武帝再提拔羊祜為車騎將軍,開府如三司之儀。有次,荊州刺史楊肇抗擊吳將陸抗吃了敗戰,羊祜坐貶為平南將軍。貶職並不影響羊祜的情緒,相反變得更加勤謹和盡心。他在邊境實行懷柔政策,大打攻心戰,以寬大和誠信,感化吳國的軍民。
兩軍交戰,他必先通知對方,約定時間,不搞偷襲之類的詭計。敵方將士被俘,他以禮相待,予以釋放;陣亡者,則按軍禮,厚加殯殮埋葬。有一次,晉軍在戰鬥中俘虜了吳國兩個孩子。羊祜下令將孩子送回吳國,與家人團聚。
某次,晉軍行經吳國境內,收割了當地的莊稼用作軍糧。羊祜折價送給莊稼主人幾匹絹,以作為賠償。因此,吳國軍民不僅不恨羊祜,反而感激他和欽佩他,美稱他為「羊公」,自願降晉者不計其數。


跨越國界的友誼

令得仔感到挺有意思的一點,那就是,羊祜和陸抗,雖做為敵對雙方的主帥,卻也彼此尊重,保持著親密的私人關係。陸抗欣賞羊祜的德量,說道:「雖樂毅、諸葛亮不能過也。」陸抗一次生病,羊祜贈之以藥。陸抗服用不疑。部下勸止,陸抗說道:「羊祜豈鴆人者!」陸抗並還告誡其部下說:「彼專為德,我專為暴,是不戰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無求細利。」吳末帝孫皓聽說其事,便派人責備陸抗。陸抗回答說道:「一邑一鄉,不可以無信義,況大國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於羊祜無傷也。」一席話說得孫皓無言以對。

事與願違

羊祜又被任命為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他意識到晉國總有一天要攻滅吳國,所以繕甲訓卒,廣為戒備。晉國若要供滅吳國,必須要擁有強大的水軍。為此,他建議任用精於水戰的益州刺史王濬為龍驤將軍,密令修造戰船,以備日後之用。咸寧年間,他認為滅吳的時機已經成熟,專門上書晉武帝,說道:「孫皓之暴,侈於劉禪;吳人之困,甚於巴蜀。而大晉兵眾,多於前世;資儲器械,盛於往時。今不於此平吳,而更阻兵相守,征夫苦役,日尋干戈,經歷盛衰,不可長久,宜當時定,以一四海。」羊祜更呼籲說:「平定之期,復在今日!」「軍不逾時,克必久矣!」

羊祜的觀點,表達了對於天下一統的願望。但由於朝庭權臣畏敵怯戰,使得晉武帝下不了滅吳的決心。羊祜見此便嘆息說:「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世哉!」他被封為南城侯,終日心情鬱悶,只能寄情於山水,消磨時光。羊祜經常登臨峴山,說道:「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後有知,魂魄猶應登此也!」咸寧四年(西元278年),羊祜重回洛陽,面陳滅吳之計,隨後病死,享年五十八歲,被追贈為侍中、太傅。

兩年之後,晉終於滅掉東吳,統一了中國,勝利之日,晉武帝想起了那為晉滅吳而種下勝利之因的羊祜,不禁流下了眼淚,舉著酒杯,對著群臣說道:「討平東吳,統一天下,此為羊太傅之功也!」
羊祜那帶有儒者的仁德風範的英姿,在世人眼中將永遠長在••••


後記

或許會有大大認定羊祜為晉朝將領,得仔來解說一下,這羊祜最初乃是曹魏的官員。
雖說當時有實權的是司馬昭,但當時蜀漢未滅,羊祜理所當然的該屬三國人物的嘛!
得仔僅憑自己所知來寫這篇文,但一個人的所知必定有限,還望比得仔更懂羊祜的大大
發帖回覆作補充說明吧,歷史這學問還是需要多加交流的。

毛澤東在晚年也曾多次調閱《晉書•羊祜傳》,並在書封寫下題記,對羊祜也有過高度的評價(《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頁165),顯示了這位中國一代偉人對羊祜的關注。

史家評價

泰始之際,人祇呈貺,羊公起平吳之策,其見天地之心焉。 昔齊有黔夫,燕人祭北門之鬼;趙有李牧, 秦王罷東並之勢。 桑枝不競,瓜潤空慚。 垂大信於南服,傾吳人於漢渚,江衢如砥,襁袂同歸。 而在乎成功弗居,幅巾窮巷,落落焉其有風飚者也。  《晉書•羊祜傳》

漢池西險, 吳江左回。 羊公恩信,百萬歸來。  《晉書•羊祜傳》

抗與羊祜推僑、札之好。 抗嘗遺祜酒,祜飲之不疑。 抗有疾,祜饋之藥,抗亦推心服之。 於時以為華元、子反復見於今。  《 晉陽秋 》

“不見襄陽登覽,磨滅遊人無數,遺恨黯難收。叔子獨千載,名與漢江流。” 陸游 《 水調歌頭•多景樓 》。

[ 本帖最後由 得仔 於 2011-2-20 21:05 編輯 ]
作者: capcom2108    時間: 2010-12-11 00:31

樓主有另一番見解!
給個""字!!!
作者: aik283276    時間: 2010-12-11 00:56

樓主把單純的歷史人物
分成每小段章節敘述
把煩悶的歷史文章
整理的鮮明了起來
算是蠻另類的歷史解說
謝謝樓主大大用心的解說
作者: 血皇子    時間: 2010-12-11 11:45

樓主寫的很精彩
我也來研究一下羊祜吧
作者: try017    時間: 2010-12-11 21:33

有些人物雖然名氣小但有真材實料
只是三國裡的一些武將名氣太大了
遮蓋住其他人的風采
作者: s940639    時間: 2010-12-12 18:28

演義流傳太廣泛..

所以3國很多人物都被曲解...

此人有點印象..可能是後3國時期的人物吧..(不確定)
作者: ccb1240a    時間: 2010-12-14 17:43

這位老兄到真的沒聽過~已經三國末期受到的關注較少
作者: TD000123    時間: 2010-12-15 12:42

感謝大大的分享
作者: 血皇子    時間: 2010-12-15 18:34     標題: 回復 1# 得仔 的帖子

羊祜在朝中不興朋黨、謹言慎行,雖然受他推舉而為官者不在少數,但他事後焚燒推舉手稿,很多被推舉人竟不知曉受何人推舉。
像羊祜這般簡直可稱為完人了!
受到樓主的感染,我也去研究羊祜
樓主的確慧眼識英雄,眼光獨到。
期待樓主再發掘更多的人物
謝分享
作者: chotb7346    時間: 2010-12-19 22:42     標題: 回復 1# 得仔 的帖子

我對他略知一二,羊祜在他長期的政治、
軍事生涯,也寫有大量的表、疏等文章。
流傳至今的只有《雁賦》、《讓開府表》、
《請伐吳表》、《再請伐吳表》等8篇,
其中的《讓開府表》可與諸葛亮的《出師表》相提並論。
他其實也很有文人氣質呢!
不過樓主寫的挺精彩的,推~~
作者: sugeyy1108    時間: 2010-12-21 18:22

大大的心思很細膩
連三國後期的人物
都能詳細的介紹
而且內容挺精彩的
感謝大大的用心
作者: aik283276    時間: 2010-12-24 21:43

我看完樓主的文章後
立刻找尋他的資料
發現到!原來有三國第一才女之稱的
蔡琰─蔡文姬乃是他的姨母耶!
難怪他會如此有才華
作者: sugeyy1108    時間: 2010-12-25 21:26

觀看晉前中華史,特別是軍事史,
類似羊祜之一二者有之,過半相似者就沒有;
看晉之後,絕沒有坦誠對敵如羊祜者,
更沒有死後令敵人痛哭流涕者,
以不戰、不困、不加任何威懾而屈人之兵者。
羊祜的以德化人,實是空前絕後。樓主眼光夠犀利嘛!

[ 本帖最後由 sugeyy1108 於 2010-12-25 21:32 編輯 ]
作者: 血皇子    時間: 2010-12-27 21:28

東吳人聽說羊祜去世,莫不哀號痛哭,停止營業,
街頭巷尾哭聲相接,孫吳守邊將士也為之哭泣,
羊祜一生仁德感召人心,竟有如此深厚。
襄陽百姓在襄陽縣南峴山,建立石碑,逢年過節祭祀不斷,
來往人士,望見石碑,莫不思慕流淚,因此名叫墮淚碑。
能使敵方百姓如此愛戴,不費一兵一卒,
三國中真英雄非羊祜莫屬。
作者: 得仔    時間: 2010-12-28 20:37     標題: 回復 14# 血皇子 的帖子

在《孫子兵法》謀攻篇,有提到: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
而羊祜所使之戰法,便是最高等的“伐謀”戰法,
攻心戰便是謀戰之一,如此高明的戰法,
便是孫武所提到的戰術最高境界。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這比起三國中其他出名的謀將,還要計高一籌。
而羊祜又少被人注意下,故小弟頭一次發文,
便以羊祜做主題。


題外話:其實小弟之前有發過一帖,不過那帖因違規被移走了。
        第一次發帖就出包,真是難得的經驗啊!=.=”
作者: aik283276    時間: 2011-1-1 19:15

羊祜初到襄陽,僅有百日軍糧。
他讓軍隊開荒屯田,致力生產而不張揚武備。
此外,他還開辦學校,
讓江漢的青少年讀書。
我覺得他不只是軍事家耶!
他也挺有教育家的才能喔。
果然如樓主所說的,三國中的滄海遺珠。
很恰當喔!
作者: sugeyy1108    時間: 2011-1-15 09:27

羊祜知道自己體力不濟,
年老多病,寧可放棄自己苦心
經營近十年的對吳戰備,
把一統天下的不世之功讓給
更有精力的後輩,這樣開闊的
胸襟和不凡的氣度,真了不起
作者: 實在很瞎    時間: 2011-1-15 10:35

鹿鼎紀裡面不是說他是好騙的腳色?
還是不是這位羊先生
作者: mq0000063    時間: 2011-1-29 08:32

原來還有這號人物

大概是三國末期吧

這時期的人物比較少人注意到

樓大大還真是細心

多謝樓大大的介紹
作者: linlin2199    時間: 2011-2-17 12:07

其實在金庸小說中的神鵰俠侶 羊祜這名子就曾經出現過了
當時就引起小弟好奇 曾經去查資料了解過這人的生平
但也事過境遷很久了 很多都忘了
羊祜其實真的算是被大家忽視的一位人才
三國被忽視的人才 真的是不少
大概也是拜三國演義所賜
作者: hwahuang    時間: 2011-2-17 14:39

又多見識到了一位謀將
作者: 師父叫我要    時間: 2011-2-18 12:09

羊祜是被忽略的一個人
其實是三國中被忽略的人還真不少
謝謝大大分享
作者: 何向東    時間: 2011-2-18 17:34

這一號人物我還是第一次聽過呀'
原來是這樣的
不過好想已經是後期的人物了
好像三國剛開始錢其與中期比較精采
道後期
政局都已底定
署國的故事就比較少了呀




歡迎光臨 PLUS28 (http://plus28.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