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趙襄子為了霸業﹐殺姐夫﹐逼姐姐自殺﹐後人卻因一個保鏢感動

趙襄子為了霸業﹐殺姐夫﹐逼姐姐自殺﹐後人卻因一個保鏢感動

  趙襄子是春秋後期人﹐戰國七雄趙國的實際創始人。像他這樣的人必然會有很多不平凡的事跡流傳下來﹐為後世所津津樂道。
  當時﹐晉國由卿大夫掌控著實際權力﹐其中以智氏、趙氏、韓氏、魏氏家族權力最大﹐實力最強。智伯瑤擔任上晉國正卿後﹐貪得無厭﹐不斷的向趙、韓、魏三卿各家索取土地。最後﹐趙、韓、魏三家聯合起來把智伯滅了﹐分了他的土地﹐為後來的三家分晉奠定了基礎。
  故事到這裡還沒完﹐趙襄子對智伯恨之入骨﹐他把智伯的頭骨塗上漆﹐作為酒杯﹐每逢宴飲﹐都拿出來喝酒﹐不亦樂乎。這事讓智伯的一個門客豫讓知道了﹐於是他決定刺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可豫讓的幾次刺殺都被趙襄子發覺﹐趙襄子念其有情有義﹐放了他。豫讓依然不放棄刺殺﹐趙襄子沒辦法只能把他殺了。從這點看出﹐趙襄子並不是一個殘忍成性的人。可他也有帝王那種殺伐果斷、冷酷無情的一面。
  趙襄子本名毋恤﹐父親趙鞅﹐是晉國正卿﹐趙氏家族領袖。趙鞅也是牛人﹐據說孔子都對他望而生畏﹐止步黃河南岸﹐沒敢去晉國。毋恤是庶子﹐母親是從妾﹐所以在家族中地位不高﹐在加上沉默寡言的性格。他很難引起父親的注意﹐要成為趙氏繼承人就更難了。可趙鞅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雖然當時已經立了長子伯魯為繼承人﹐他依然在考察自己的幾個兒子。
  有一次﹐趙鞅對兒子們說﹕「我把一個寶符藏在常山上﹐你們去把它找來。」兒子們騎上快馬﹐上山尋找﹐一無所得。趙毋恤最後回來﹐告訴父親﹕「寶符找到了。」毋恤說﹕「我從常山上俯瞰山那邊的代國﹐代國就是我們的囊中之寶啊!」趙簡子聽後毫不猶豫﹐廢了原先的繼承人伯魯﹐立毋恤。
  父親死後﹐還在服喪期﹐趙襄子開始謀劃取回那個「寶符」。趙襄子的姐姐是代王的夫人﹐趙襄子利用這層關係﹐邀請代王和他的幕僚到夏屋山相會﹐代王毫無戒備高高興興的去了。在宴席上﹐趙襄子在每人後面安排一個人﹐用銅勺子給他們斟酒。等代王一行人喝得正酣的時候﹐趙襄子暗示動手﹐後面的人用銅勺子敲擊代王及其幕僚的腦袋﹐頓時血肉橫飛﹐慘叫連連。接著﹐趙襄子揮兵伐代﹐此時的代國群龍無首﹐取之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
  取代國這件事上﹐趙襄子表現得果斷無情﹐甚至是殘忍﹐趙鞅果然沒有看錯。在趙襄子眼裡﹐他看重的是利益﹐還有這天下﹐什麼兒女情長都不是他所考慮的。所以他也不會理解此時他姐姐的感受﹐以及面臨的道德壓力。此時﹐還沉浸在滅代國的喜悅中的趙襄子也沒忘了姐姐﹐他派出一對人馬﹐去代國接姐姐回家。一夕之間﹐丈夫橫死﹐代國亡了﹐而造成這一切的確是自己的親弟弟。趙襄子姐姐真是欲哭無淚﹐回去了﹐怎麼面對殺了自己丈夫的弟弟﹐還有天下眾人之口。再想想﹐代王待自己不薄﹐夫妻恩愛﹐琴瑟相隨﹐不禁悲從中來。越想越傷心﹐於是拔出頭上的簪子﹐自殺了。
  代人哀憐她的不幸﹐把她自殺的地方稱之為「磨笄之山」。而護送她的隊伍首領看到這一幕﹐也揮劍自殺了﹐殺身成仁。趙襄子為了自己的宏圖霸業﹐置姐姐於不仁不義﹐最後自殺。在他面前﹐是沒有什麼道德不道德的﹐只有利益和霸業。這種人﹐往往又為俗人所讚美和崇拜﹐為眾多歷史講述者所津津樂道嘖嘖稱讚。
  是的﹐惡在很多時候比善顯得更有力量。戰國時代﹐充斥著這種無道德甚至不道德的力量﹐它們強大到操縱了歷史的進程。對這種力量的讚美和崇拜﹐鼓噪到淹沒了人們的良知。可喜的是道德的力量可能會更加執拗。首先是趙襄子姐姐和趙襄子所派不知道姓名的隊伍首領的自殺證明當時道德沒有泯滅。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