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自然孔道無創腎內手術 腎臟囊泡、腫瘤、結石治療新利器

自然孔道無創腎內手術 腎臟囊泡、腫瘤、結石治療新利器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使醫師在處理腎臟內疾病包括:囊泡、腫瘤、結石都更加得心應手。軟式輸尿管鏡目前已可做到直徑僅0.2公分、彎曲角度及轉動幅度也更大、畫質更好,另鐳射及取石網的功率和型態也不斷在推陳出新中,如自然孔道無創腎內手術,因無須再另開傷口,故病人手術出血量少、併發症少、腎損傷少、手術後恢復時間快、出院時間快。

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使醫師在處理腎臟內疾病包括:囊泡、腫瘤、結石都更加得心應手。軟式輸尿管鏡目前已可做到直徑僅0.2公分、彎曲角度及轉動幅度也更大、畫質更好,另鐳射及取石網的功率和型態也不斷在推陳出新中,如自然孔道無創腎內手術,因無須再另開傷口,故病人手術出血量少、併發症少、腎損傷少、手術後恢復時間快、出院時間快。

傳統治療腎囊泡易復發 手術風險高
根據美國最新研究顯示,平均每3個人就有1個人有腎臟囊腫,而至50歲比例上升至每2人就有1人有腎囊腫,且每10年囊腫會成長為原來的一倍大,進而導致病人有嚴重的腰痠、腰痛,長期下來也會有腎衰竭或癌化的風險。

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曾文歆說明,過去有症狀的囊泡處理方式為經皮囊泡抽吸或腹腔鏡去蓋手術,但前者容易復發;後者手術風險較高。採經尿道使用軟式輸尿管鏡進入腎臟內部找到囊泡位置,將其從內側切開並引流,無須再製造傷口,術後病人恢復極快且不易復發,風險也較傳統腹腔鏡手術小非常多。

傳統泌尿上皮癌手術 易增加洗腎機率
根據衛生福利部過去10年的統計,泌尿上皮癌發生率高居在男生癌症發生率的前10名。而臺灣人又與西方國家不同,有非常高的機率約20至25%的泌尿上皮癌會發生在上泌尿道,包括腎臟及輸尿管。

曾文歆主治醫師指出,傳統標準治療為全腎臟及輸尿管切除術,但其手術風險較高且常導致病人後續腎功能下降,增加洗腎之機率。如今,軟式輸尿管鏡技術及器材的進步,只要腫瘤為非侵入性且小於2公分,不論病人雙側上泌尿道皆有腫瘤或僅剩一顆腎臟卻不幸有腫瘤,透過自然孔道無創腎內手術將腫瘤以鐳射做最完整的燒除;雖後續仍要持續追蹤觀察,但可降低病人手術風險及延長可能需洗腎的時間。

腎臟結石治療新選擇 恢復快、預後佳
此外,在臺灣約10%的人有腎結石的困擾,且伴隨氣候暖化、代謝症候群病人增加,腎結石的盛行率也在緩步上升中。曾文歆主治醫師說明,傳統的體外震波碎石、經皮腎臟取石手術或腹腔鏡腎臟取石術皆有效率差、術後疼痛、腎功能受損等缺點,而使用軟式輸尿管鏡從尿道進入,搭配高功率鈥鐳射擊碎擾人之結石,無須再製造傷口,可讓病人術後恢復快、出院快、預後好。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