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淺論三國郭嘉

淺論三國郭嘉

  郭嘉,是中國古代十大謀士之一。其才智在三國時應是首屈一指的,世有「鬼才」之稱。歷史中對郭嘉的描述不多,但就是那不多的描述也難掩其英雄本色。晉朝的陳壽在其所撰《三國誌》中曾為他作傳,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也有關於他的精彩描寫。《三國演義》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主要事件與《三國誌》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國誌》留下的固定形象的基礎上進行發揮而創造出來的。兩書中關於他的性情、才智、謀略的記錄相互補充,從而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到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郭嘉。
  郭嘉字奉孝,穎川陽翟(今河南禹縣)人;生於東漢建寧三年(170),卒於建安十二年(207),死時虛歲三十八歲。郭嘉少年時就才華出眾,胸懷大志,富有遠見,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三國誌·郭嘉傳》引《傅子》曰:「郭嘉少有遠量。漢末天下將亂,自弱冠匿名跡,密交結英雋,不與俗接,故時人多莫知唯識達者奇之。」他洞察天下大勢,二十歲便開始隱於名跡,私下與各方英雄豪傑賢士交往,腹藏經史,深通兵法,足智多謀,見識才幹高人一籌,被人敬重。
  二十七歲時為袁紹賓客,但很快察覺出袁紹性格之缺陷,認為他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既然袁紹遠非霸王之才,郭嘉的離去也就在情理之中。於是郭嘉轉投曹操。當時曹操帳下謀臣似雨,猛將如雲,郭嘉後來居上,很快地成為曹操身邊最信任的謀士。
  在曹操帳下,他如魚得水,跟從曹操南征呂布,北伐袁紹,西戰張繡,東取劉備,其才學、智謀甚至個性都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是曹操手下最年輕、最詭奇的謀士,只可惜相與周旋十一年後就不幸早亡。他機智過人,可惜英年早逝,留得滿腔抱負未能施展,曹操於赤壁兵敗時的感慨用來評價郭嘉是再合適不過了。
  都說諸葛亮隱居臥龍而知天下事,既然他關心時事政治、關注國運民生又何必隱居呢?諸葛之「隱」實則是為了更好地「出」。從劉備「三顧茅廬」就開看出諸葛亮的面子之大。由此可以看出諸葛亮的虛偽驕傲之心。本事不是用來自誇的,而是用來實踐的。既然他自比管、樂,何不早出,說不定可以阻止漢末的一場浩劫,救萬千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免了那生靈塗炭的局面。
  諸葛亮說劉備是漢室之胄,那他早日指點風雲幫助漢獻帝豈不更名正言順?郭嘉就是個直接灑脫的人,不諂主媚上,不矯揉造作,不沽名釣譽,不道貌岸然,他有著堅如磐石的信念,勇往直前的決心。他的目的是「欲與」某人「共濟天下大亂,定霸王之業」,既然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他立刻離袁紹而去,另投曹操,了解到曹操「真吾主也」,遂盡心盡力助他以圖統一大業。郭嘉不似孔明驕矜,但經天緯地之才、神機妙算之智、調兵遣將之能絕不在諸葛孔明之下;不似臥龍有「三寸不爛之舌」,待人接物也能八面玲瓏,尤其是還能讓曹操對他言聽計從。在小說中,作者將郭嘉塑造成一個智深謀遠、謙虛謹慎的人,識人心、懂戰略,並無半點差錯。
  郭嘉是謙虛的,他善識人心,應該說對他身邊的人都非常了解,但他卻隱而不露,在曹操與其他同事之間游刃有餘。試想,曹操對他比對自己的兄弟曹仁還要信任,如果他驕傲自大、鋒芒畢露的話,那麼在曹操集團內部,他就會有許多政敵,再加之不同政黨之間的爭權奪利、爾虞我詐,那他就真的是腹背受敵了。
  寄人籬下,就要隱忍不發,更何況這籬還是曹操的。能在曹操手下出謀劃策,指點江山,深得曹操信任,又能做到左右逢源,如魚得水,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郭嘉卻幾乎做到了滴水不漏。其深謀遠慮之智、為人處世之道可見一斑。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知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還要知道可以做的事應該何時做,這實在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郭嘉的謙恭是相對而言的。他滿腹經綸,胸隱甲兵,又深得曹操喜愛與信賴,加之年輕氣盛,總會有那麼點恃才傲物。郭嘉之傲正是他鮮明個性的表現,他是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見識的活生生的人。郭嘉性格上的缺陷不僅沒有讓其在人格氣度上減分,反而更顯出其坦白與真誠。
  對於他的狂傲,我們可以從張紘使者的口中略窺一二。使者對孫策說:「曹操甚懼主公,其帳下謀士亦俱敬服。惟有郭嘉不服。」曹操乃亂世之梟雄,對孫策猶有幾分懼意,他府中的其他謀士亦都敬服於孫策的文史才智和英勇善戰,獨郭嘉不把他放在眼裡,對孫策的評價更是「傲慢之極」。但是,他不會像阮籍那樣自負到目中無人,狂妄到不拘禮節,最後不過是「反送了卿卿性命」,只能落個「猖狂」的名聲。
  後人將諸葛亮冠以「忠絕」之名,郭嘉對曹操忠的程度並不低於諸葛亮對劉備的忠。冷眼看穿,熱腸掛住。他全心全意為曹操出謀劃策,以幫助「主公」完成統一大業為己任。只可惜英年早逝,成就一番事業的雄心壯志未竟。但他在短暫的生命中還是幫助曹操統一了北方地區。他為曹操的擴張事業而身染重疾,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想到的仍然是「主公」的統一大業,彌留之際還為曹操征服烏桓謀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用在他身上一點也不為過。
  《三國演義》中還塑造了郭嘉仁義明禮的形象。郭嘉之注重仁義禮儀更多的是源於他自身道德精神層面上的自我追求與約束,不似荀彧可以為了軍事上、政治上的利益而將倫理道德棄之不顧,也不像諸葛孔明憑一張「三寸不爛之舌」霸著荊州不走;郭嘉之仁,不似小說中劉備在「仁」上表現出來的做作和虛偽,郭嘉之義,也不像關雲長在「義」上表現出來的凜然和決絕;他於剛烈中帶有人性的柔暖,委婉中帶有政治家的果敢。
  郭嘉的「仁」有其特殊的內涵與魅力。曹操借父仇而進攻陶謙佔領的徐州時,劉備遣使書遞曹操,勸令解和。曹操看完書信後認為中間有譏諷之意,欲殺來使。這時郭嘉進諫:「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後兵。主公當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後進兵攻城,城可破也。」在古時素有「戰不斬來使」的習慣,這其實是一種禮儀。
  郭嘉的這個計謀可真是將計就計、一石二鳥。一來給自己留有餘地,表明自己並不是無禮無義之徒,但是日後還可以找到借口發動侵略戰爭;二來在戰略上可以達到分化的作用,就跟他日後在第三十三回中為曹操留的遺計如出一轍。我們不能說他陰險狡詐,他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是個謀士,是個臣子,他的職責就是「損人利己」,盡可能最大程度地削弱對方而壯大自己。
  但是他並未忘記禮義之事。他盡可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維護人倫大義中的一些基本準則。劉備「先禮後兵」,而曹操卻斬來使,這是不合乎道德禮義的,所以郭嘉反對這樣做;其次,若斬來使,曹操就會在輿論上處於被動地位,而他作為曹操的「首席政治軍事顧問」,有責任有義務幫助「主公」選擇一條能夠最大限度爭取民心的道路;最後,既然有辦法既不失禮義又可破城,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關雲長「義」薄雲天,「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讓人熱血沸騰,蕩氣迴腸;郭奉孝「義」深似海,南征北戰,千里奔波,跋山涉水,只為知遇之恩。關雲長義釋華容道,縱大敵成千古恨;郭奉孝義辭烏桓路,留遺計定百世名。郭嘉以「道」為十勝之首,道,指天道,自然之道,指人的本真自然天性。仁者愛人,郭嘉之仁便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價值。
  曹操與郭嘉兩個人相互之間是非常賞識的。郭嘉跟隨曹操十一年,君臣相得,親密無間。他們第一次見面時曹操就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而郭嘉也由衷地感慨道:「曹操真吾主也」。兩人相見恨晚,此種情形恍如劉邦遇張良於陳留,劉備對孔明於隆中。他們之間有主臣之情,也有兄弟之誼。
  曹操十分信任郭嘉,凡郭嘉說的話,他無一不聽。他走到哪都把郭嘉帶在身邊,他可以把荀彧、荀攸、程昱、蔣濟、李典等人都分派出去,唯獨離不開郭嘉。從建安元年至建安十二年,曹操有很多時候反對其他謀士的意見,但對郭嘉可謂是言聽計從。
  郭嘉說不能斬來使,曹操便不斬;郭嘉說劉備殺不得,曹操就善待劉備;郭嘉說應先取呂布後圖袁紹,曹操然其言,遂議東征呂布;郭嘉說應疾往擊之,曹操就從其言;郭嘉說引兵東征必能勝劉備而不用擔心袁紹,曹操遂起大軍二十萬,分兵五路下徐州;曹操征烏桓時眾臣皆勸曹操盡早回師許都,只有郭嘉一個人認為應繼續北上,曹操就力排眾議北取柳城;直到最後的遺計定遼東,曹操對郭嘉一直都是深信不疑。
  謀臣猛將幾百人中而能得曹操如此賞識與信任者,只郭奉孝一人而已。郭嘉抱病易州,曹操問疾者交錯。在聞知郭嘉之死訊後,曹操大哭:「奉孝死,乃天喪吾也。」郭嘉之死也的確是曹操軍事戰略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奉孝死後不到一年即公元208年,曹操就遭遇了赤壁之戰的大潰敗。而赤壁一戰,實在是分裂與統一的關鍵,初步定下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至少對孫權只能是「望江興歎」了。
  也難怪曹操戰敗後憤然感歎:「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並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在經歷重創後首先想到的是一個死去的人,也可見其對郭嘉的信任達到了一個怎樣的程度。曹操哭典韋在相當一部分程度是作秀,而他哭奉孝卻是內在情感的真實流露。試想,損兵折將數十萬並痛失江南而且還在逃命途中,若非出自真心,誰會有心情有心思去作秀呢?他哭典韋是在其戰死之所,而哭奉孝是在長江邊上,離他病死之地相隔千里之遠。
  郭嘉為曹操平定北方,出謀贊劃,立功卓著。其英年早逝,曹操十分哀痛。小說中描寫曹操曾三哭郭嘉,把曹操痛惜的內心世界表達得淋漓盡致。第一次哭郭嘉,曹操說:「奉孝死,乃天喪吾也!」、「諸君年齒,皆孤等輩,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後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腸崩裂矣!」原來托孤之重,寄托在郭嘉身上了。封建帝王所倚重的托孤之臣都是心腹之人、肱股之臣。
  第二次哭郭嘉,是在公孫康誘殺袁熙、袁尚後,將首級送給了曹操。曹操感歎:「不出奉孝之料!」遂拿出郭嘉臨死所封之書給諸人看,上面寫道:「今聞袁熙、袁尚往投遼東,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孫康久畏袁氏吞併,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擊之,必併力迎敵,急不可下;若緩之,公孫康、袁氏必自相圖,其勢然也。」事後果然不出郭嘉所料,眾皆踴躍稱善。曹操引眾官復設祭於郭嘉靈前。
  第三次哭郭嘉是赤壁敗北,使曹操在悲痛中思念起曾為他在重大決策上出謀贊劃的郭嘉,他哭道:「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其實,按照小說《三國演義》的敘述,曹操應有「四哭」郭嘉。第一次應是郭嘉臥病車中之時,曹操視之而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遠涉艱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此時曹操因行軍困難,前驅不易,後退不甘,正猶豫不決,情緒低落,忽又見身邊最信賴最得力的謀士身染重疾,憂上加憂,豈能不哭。
  郭嘉是十分了解曹操的,他幾乎知道曹操的每一個心思,所以他才能幾次三番適時地解救曹操於難堪之中。曹操自然也是非常了解郭嘉的,他也知道郭嘉對自己的了解,因此才會有「唯奉孝為能知孤意」的感慨。在《三國誌》中,曹操曾對左右說:「惟奉孝為能知孤意。」只這一句在實質上就否決了他身邊其他所謂的賢能之士。郭嘉死後,曹操作表,曰:「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勳,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並前千戶。」
  在曹操眾多的文臣武將中,死後能得曹操作表的,也不過郭嘉一人而已。而且「增邑八百戶,並前千戶」的追賞亦無人能及。曾幾度捨命救出曹操,最終也是為保護曹操而稀里糊塗丟掉性命的典韋也不過是多賺了曹操幾滴眼淚而已。程昱是什麼都沒撈著,荀彧更是被曹操賜死的。在《三國演義》中,曹操表贈郭嘉為貞侯,並將他的兒子收在自己府中撫養。能將他的兒子當做自己的兒子來對待,可見他們關係之密切,感情之深厚。
  羅貫中在小說中對郭嘉也十分敬佩,為他的不幸早亡而惋惜,並為他作悼詩:
  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
  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
  運籌如范蠡,決策似陳平。
  可惜身先喪,中原棟樑傾。
  作者親自寫詩憑弔一個人的現象在此小說中不多見,諸葛亮死後羅貫中也只是引了杜工部、白樂天和元微之各一首詩來憑弔。更何況在詩的首聯中就說他「冠群英」,並在尾聯中稱他為「中原棟樑」。可見,郭嘉在羅貫中眼中是個文不遜陳琳、智不亞諸葛的重要人物。
  郭嘉機智聰穎,思維敏捷,身在曹營十一年,他為曹操運籌劃策,出過很多好主意,可以說是言必有中,條條到位。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優秀的謀略家所應有的高深的智謀、驚人的果敢和膽略,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的細膩柔腸和真情率性。
  郭嘉與曹操的關係,恰如我們所熟知的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不同的是,劉備盤踞蜀中而諸葛亮終是「兩朝開濟老臣心」,曹操盡佔江北而郭嘉卻是英年早逝宏圖未展。誠然,遇上曹操是他的幸運,因為曹操對他的賞識和信賴可以讓他盡情地展示自己;遇上郭嘉也是曹操的幸運,因為在他的幫助下曹操才得以統一北方地區。失去郭嘉是曹操的巨大損失,同時也是歷史的一大損失,因為如果有他在,曹操就能完成南北統一,東漢之後就不會有三國紛爭。然而,歷史只有一個,歷史更沒有「如果」,我們平心靜氣地來看這段歷史,就會發現,郭嘉以自己十一年的謀士生涯左右了曹操的事業,以自己三十八歲的年輕生命影響了歷史的走向。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