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對抗腸胃型感冒 5撇步

對抗腸胃型感冒 5撇步

對抗腸胃型感冒 5撇步

隨著冬季氣溫變低,罹患腸胃型感冒的人也有增加趨勢。

專家看法

執業中醫師余函沛表示,傳統中醫認為,腸胃型感冒症狀猶如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濕滯之證,有些患者還可能出現嘔吐、腸鳴下痢、下痢而有發熱等症狀,建議患者及早接受治療,避免感冒病情遲遲不癒。

其實西醫並沒有所謂腸胃型感冒,這是醫師為了讓民眾能夠快速了解病情,所以才使用這樣的名詞,簡單來說,腸胃型感冒可以分成感冒、腸胃毛病兩方面,感冒指的是上呼吸道產生發炎症狀,比如精神疲倦、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全身痠痛、喉嚨痛、喉嚨腫、咳嗽、畏寒、發燒等皆是。

余醫師指出,腸胃毛病指的是腸胃道方面問題,比如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門診中醫常用藿香正氣散、葛根黃連黃芩湯、半夏瀉心湯等中藥複方治療腸胃型感冒,同時視病情加減用藥。建議做好五項生活護理,這樣疾病才能好得快。

注意事項

藿香正氣散可以解表化濕、理氣和中,方中含有藿香、大腹皮、白芷、半夏、紫蘇、茯苓、桔梗、厚朴、白朮、陳皮、生薑、甘草、大棗等中藥材;葛根黃芩黃連湯可以表裡兩解、清熱止利,含有葛根、黃連、黃芩、甘草等中藥材;半夏瀉心湯可以和胃降逆、消痞除滿,含有半夏、黃芩、黃連、炙甘草、乾薑、人參、大棗等中藥材。

生活護理

1.患者在生病期間,如果仍有嘔吐、腹瀉等症狀的時候,必須減少油膩、固體等食物,也不要大量進食,以便讓腸胃獲得休息的機會,等到吐瀉較為緩和之後,再逐漸恢復平常的飲食習慣。

2.如果患者持續腹瀉逾三天,而且每天逾五、六次,甚至於合併發燒、發冷、腹痛、嘔吐等症狀,最好就醫診治。

3.容易罹患腸胃型感冒的民眾,通常消化系統相對較虛弱,飲食習慣方面,建議少吃生冷類食物,像是瓜果、冰品、生魚片、涼飲等。

4.氣候變冷的時候,注意保暖胸腹部、四肢末梢等部位,防範受到風邪所襲。

5.平常還可依據身體狀況,按壓相關穴位,譬如足三里、中脘、合谷、曲池等穴位,有助於提升人體腸胃機能。

貼心小叮嚀

足三里穴取穴時,必須先正坐後讓大腿、小腿成直角,這個穴位在小腿外側凹陷區,膝蓋直下三寸處;中腕穴位在胃部區域中間處;合谷穴位在拇指、食指合攏後肌肉的隆起處;曲池穴位於肘部,取穴時彎曲肘部,在肘橫紋盡處,也就是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