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飲食西化 痛風年輕化

飲食西化 痛風年輕化

飲食西化 痛風年輕化

痛風讓很多人深受其苦,在學理上,痛風是「尿酸鹽結晶」沈積在關節而引發的免疫反應,造成關節發炎、紅腫熱痛等症狀。

雙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張又升表示,痛風的發生和血中尿酸過高有關。尿酸是人體普林代謝的產物,主要由腎臟排出。普林可能來自食物,或是體內自行合成,和細胞的能量、代謝及遺傳物質組成有關。

痛風主要發生在30歲以上的男性,而女性則因女性賀爾蒙具有促進尿酸排泄的作用,多在停經後才會發生。但近年來,台灣痛風的發病年齡越來越低,可能和經濟成長、西式高動物性蛋白與高熱量的飲食,以及肥胖人口越來越多有關。

痛風若未接受治療,部份病人會反覆發作,尿酸鹽結晶會沈積於身體多處,形成痛風石沈積於關節,並造成關節侵蝕變形,或沈積於軟組織中,甚至形成腎結石或沉積在腎臟間質,造成腎病變或腎衰竭,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較高。

降低痛風的威脅,醫師建議民眾要有正常的生活作息、多運動、喝水且控制體重。飲食方面宜採取低熱量飲食,減少飽和脂肪及精緻醣類的攝取比例,避免動物內臟及帶殼的海鮮。

豆腐雖為高蛋白質食物,但形成的過程中已流失大多數的嘌呤,攝食並不會明顯增加血清尿酸值,即使是攝取高嘌呤的蔬菜類(豌豆、豆類、蘆筍、香菇),也與痛風的發生沒有顯著的關聯性,蔬果、豆類不須特別限制。

至於酒精類的飲料,尤其是啤酒應避免。甜食和含糖飲料雖不含普林,但會抑制尿酸排泄,也宜避免。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