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其他] 央行樂觀 尚無傳染效應

央行樂觀 尚無傳染效應

中時電子報2018年9月5日 上午5:50
新興市場連環倒,會否重蹈20年前亞洲金融危機?中央銀行表示,其實要看「傳染效應」,不過因為先進經濟體算穩,目前看來是還沒有,變數則是全球流動性逐漸減少,加上陸美貿易摩擦會否加劇,引發國際資金撤出新興市場經濟體,是須密切觀察。

央行表示,在1997年受金融危機及的新興市場經濟體,過了20年,大致都做了減少經常帳逆差、累積外匯存底等「基本功」,經濟結構明顯改善,講得直接點,在因應外部金融衝擊的緩衝空間,已經增加也增強。

以韓國、泰國為例,過去都有經常帳逆差問題,但隨經濟結構調整、也鼓勵國內儲蓄,逆差已經縮小,甚至出現順差,而整體新興市場經常帳餘額對GDP比率為負0.1%,若要論亞洲比較脆弱的經濟體,就是印尼與印度,比率分別為負1.7%與負2.3%。

央行解釋,經常帳逆差減少,就能降低國際融資(外債)需求,亞洲主要經濟體的外債占GDP比率多不到3成,只有馬來西亞的69.1%比較高,整體來看金融情勢大致穩定。

近期出事的貨幣,央行分析,主要是背負龐大美元計價債務的經濟體,像是阿根廷與土耳其,都是隨著美國經濟復甦並接近充分就業,FED啟動貨幣政策正常化,導致美國公債殖利率上揚及美元走升的後續反應。

央行在6月理監事會後報告中,就點名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及印尼不穩。但即便是印尼,去年占全球GDP比重僅2.55%、當地股市占全球市值也只有0.58%,一來是經濟規模相對不大、二來是對外連結程度也低,對全球經濟衝擊力道都在可控制範圍。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