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關節僵痛 主因筋骨失養、骨脈痺阻、氣血壅塞瘀滯

關節僵痛 主因筋骨失養、骨脈痺阻、氣血壅塞瘀滯

關節僵痛 主因筋骨失養、骨脈痺阻、氣血壅塞瘀滯

民眾出現膝蓋疼痛、僵硬,甚至是膝蓋腫大、變形,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所造成。執業中醫師吳淳惠表示,退化性關節炎屬於中醫痺症範疇,關節僵硬、活動障礙主要是筋骨失養、無法滋養關節所致,關節疼痛主要是骨脈痺阻、氣血壅塞或瘀滯所致。

退化性關節炎與年齡老化有直接關聯性。現代人日趨長壽,超過五十歲的人約有半數的人罹患這種關節炎,早期症狀為鈍痛或痠痛、上下樓梯時疼痛,關節活動時可能出現不正常磨擦聲。倘若忽略早期的關節症狀,膝關節恐會漸漸變形、變大,甚至經常發炎,此時關節活動受限、無法蹲下。

吳淳惠醫師指出,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倘若肝血充盈、腎精充足,自然筋勁骨強。有文獻報導,服用龜鹿二仙膠、虎潛健步丸等中藥處方,有助調理肝腎,甚至改善骨質疏鬆、減緩退化性膝節炎等症狀。

針灸治療關節疾病,可望疏通氣血、緩解疼痛、放鬆關節僵硬,適合取陽陵泉、陰陵泉、膝眼、犢鼻、梁丘、曲泉穴等穴道。患者在家也可搭配簡單保健運動,以便減輕症狀、防止退化或惡化。倘若症狀日益加重,可能造成關節變形、肌力減退,病情嚴重者可能導致行走困難、功能受限,像這種情況必須尋求西醫療法或置換人工關節。

門診中六十多歲楊阿嬤主訴,上下樓梯雙側膝蓋僵硬無力,跪姿禮佛、蹲下或久站勞累後,膝蓋疼痛加劇,評估為退化性關節炎早期症狀,經過針灸療法、服用舒筋活血通絡藥物之後,膝關節疼痛症狀逐漸改善;醫師建議平常適度運動強化骨骼韌帶及關節周圍肌肉,應多吃富含膠質、鈣質、軟骨素的食材。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