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政治] 細胞自噬如清道夫 失智等退化疾病治癒露曙光

細胞自噬如清道夫 失智等退化疾病治癒露曙光

2016年10月03日19:33





全球矚目的諾貝爾生醫獎今公布得主,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教授大隅良典以細胞自噬研究獲殊榮。中研院生化所副研究員陳光超表示,大隅教授曾在2012年受邀到生化所與台灣大學演講,他是細胞自噬調控基因的研究先驅,此機轉對目前只能延緩惡化的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可望藉細胞自噬扮演「清道夫」角色,清除細胞內不正常的蛋白質堆積而獲得治癒機會。陳光超說,他與大隅在國內外學術場合有過多次互動。陳透露,大隅雖身為細胞自噬的頂尖學者,私下非常友善,尤其對台灣學者很親切;2012年來台演講期間,因大隅喜歡茶道,特地到新北市鶯歌觀賞泡茶用的瓷器。中研院生化所特聘研究員陳瑞華說,大隅堪稱細胞自噬研究的拓荒者,最早從酵母菌誘發動機帶領日本學者鑽研此機轉的基因調控,成為全球研究細胞自噬的重要國家;她形容細胞自噬就像資源回收系統,當細胞遭遇壓力、環境不佳時,為求生存,會將細胞內的廢物透過自噬體回收,如癌細胞為對抗化療,會產生細胞自噬現象,因此出現抗藥性,免於被化療剷除。陳光超說,細胞自噬現象約在1960年代就被發現,但其調控基因一直是謎,直到大隅1990年投入研究後,才揭開細胞自噬調控基因的神秘面紗,且自2000年起,細胞自噬研究領域蓬勃發展,目前已和神經退化疾病、癌症和感染醫學等連結,可望用於臨床治療。陳光超強調,失智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是因細胞內蛋白質不正常堆積所致,目前僅能延緩退化、無法治癒;細胞自噬就像清道夫,可將這些異常堆積的蛋白質清掉,將來有機會讓神經退化疾病患者,擺脫不治之症命運。專長癌症治療的陽明大學免疫學研究中心主任楊慕華表示,細胞自噬是基本的生化現象,卻是很新的研究領域,大隅的偉大發現讓細胞自噬可望用於臨床治療;目前已知癌細胞為抵抗化療,會透過細胞自噬求生,例如口腔癌患者化療後,會有少部分癌細胞無法被清除、出現抗藥性,推測與細胞自噬有關,將來若對癌症開發抑制細胞自噬藥物搭配化療使用,就有機會進一步清除頑強的癌細胞。(蔡明樺/台北報導)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