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新車資訊] 中階主管房車運動新潮流,KIA Optima試駕報導(動力、操控篇)

中階主管房車運動新潮流,KIA Optima試駕報導(動力、操控篇)


先前我們曾經詳細介紹過KIA為了在重返台灣之後能夠大有作為,在車款導入方面與同集團品牌HYUNDAI有所分別,導入迷你掀背小車Morning與七人座休旅Carens等等在台灣較少競爭對手的車款,並透過完善的安全配備與歐系質感在市場上與對手做出區隔。至於在中型房車Optima的部分,則運用鮮明的運動化形象從外觀鋪陳就展現與傳統日系房車全然不同的樣貌,而在這樣運動化的造型之下,實際操駕的各項回饋感受是否能搭配得上動感外觀便是我們這次試駕報導所著重的重點,因此就跟著我們一起來看看KIA Optima到底有幾分運動化實力吧。



在實際上路之前我們先來複習一下Optima的各項數據規格,車身尺碼部分4845×1830×1455mm、軸距2795mm屬於標準的中型主管房車,若與市場上銷售最好的同級對手Camry相較,在車身長度與軸距方面都剛好長了2cm,但在實際乘坐與停車等等使用上不致有太大的差別。動力方面Optima搭載排氣量達2359c.c.的直列四缸汽油引擎,在沒有太多科技配備加持下可輸出172hp/6000rpm、22.9kgm/4000rpm的動力輸出,帶動重量約1600kg車重的Optima還算相當輕快。懸吊部分採用中大型房車常見的前麥花臣、後多連桿懸吊,整體來說在硬體與規格方面並沒有太多過人之處,因此若要呈現出運動化性格僅能在調教部分著手。




KIA Optima在車身尺碼方面屬於標準中型主管房車,懸吊採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主流設定


Optima搭載225/45/R18跑胎,對於視覺與操控感受都有相當正面的幫助


動力方面搭載2.4L自然進氣直四引擎,輸出172hp/22.9kgm的動力,在引擎科技部分並無特別過人之處

在快速道路與市區道路駕駛,首先我必須承認KIA Optima確實是一部相當稱職的中型主管房車,姑且不論運動化的外型與定位,在車內各項質感的鋪陳到位、輕巧的駕馭感受與還不錯的隔音表現都讓Optima作為一輛相當稱職的代步工具。6速手自排變速箱的換檔邏輯與駕駛意圖之間的連結度相當高,該平順地的時候平順,重踩油門退檔的時機也相當精確,搭配MDPS動力轉向輔助系統的輕手轉向輔助讓Optima給人容易掌握的第一印象。


內裝質感與方向盤握感是Optima作為中型主管房車的強項,整體駕乘感受相當具有水準


位於方向盤左下方的Drive Mode按鍵能快速變換Optima的三種性格


換檔撥片位於方向盤後方,面積與位置皆就手,且切換反應相當迅速

值得一提的是Optima的可變駕駛模式在各段之間的區別相當明顯,透過油門反應的靈敏度、變速箱換檔的積極度與MDPS動力轉向輔助的方向盤輕重區分出相當明確的Eco/Normal/Sport三段駕駛模式差異。在Eco模式之下方向盤輕手的程度幾乎可用一隻手指頭帶動,同時變速箱換檔與轉數提昇都以平順為主,非得要重踩油門觸動降檔開關Optima才會不情不願的降檔提升速度,如此的駕駛模式對於節能來說肯定有相當的助益。Normal模式則適合絕大多數的駕駛情況下使用,在Normal模式下動靜皆宜算是適當的形容詞,輔助適中的方向盤轉向力道不論高速或低速都相當容易掌握車身動態,配合換檔撥片的使用即使有突如其來的加速需求也能應付自如。





至於在Sport模式下變速箱換檔最為積極,刻意採用低檔位、高轉速的設定讓前方的引擎聲浪清晰可聞,然而172hp的直列四缸引擎卻無法給予太多的激情加速感受,因此在Sport模式下反倒破壞了Optima原有的優異車室氛圍。除此之外MDPS動力轉向輔助在Sport模式下刻意調教得相當重手,但對於路感的傳遞與車身動態的掌握卻沒有相對應的提升,令人有點不知所云。此外或許是MDPS的電子輔助調校使然,Optima的方向盤在迴轉或大角度轉彎完成後的自動回正力道相當薄弱,必須手動將方向盤轉回原位才行,這點與一般的駕駛習慣有所不同,駕駛時需要多加留意才行。



嚴格來說KIA Optima的運動化調教的確透過各項車身回饋而存在,但卻是建立在中型房車所應有的豪華與舒適之下,在實際操駕之後比起對手多了那麼一點點的運動化基因,進而擁有更好的穩定性與駕駛信心。然而略顯刻意的Sport模式卻畫蛇添足的破壞了箇中的微妙協調,的確在差異明顯的三段駕駛模式下Optima的性格有了天與地的轉變,初次接觸肯定熱衷於之中的變化性,但這對於Optima所呈現的駕馭感受來說不過是個略顯花俏的電子系統,在本身就不錯的體質下Normal模式就已經是最好的呈現了。











多樣套件強化實用需求,FORD F-150推出專屬剷雪套件


2014年FORD推出了全新改款F-150貨卡,這款擁有悠久歷史同時也是全美銷售紀錄保持者的貨卡車系在全新第13代車型有了重大突破,一改過去採用鋼鐵打造車體,FORD運用鋁合金車體技術打造全新F-150。在減輕了約莫300kg的車體重量後,F-150依然具有強悍的耐候性與堅實的車體剛性。而在行銷策略上FORD也特別強調全新鋁合金車體的高強度與多功能特性不受任何影響,反倒在油耗表現與節能方面擁有極大優勢。


為了強調F-150足以勝任各式艱難的任務,FORD首次與協力廠商合作開發專屬剷雪套件,藉由額外安裝支架與獨立油壓幫浦,FORD F-150能瞬間變身成為雪地道路的先驅者,不僅僅在高緯度地區擁有極高的實用性,因應美國近年來極地氣旋肆虐、這組套件也適合作為備而不用的緊急機具。而在FORD原廠協力開發之下,更擁有媲美原廠出品的高耐用度保證,比起市面上的改裝組件擁有更好的完整性。

目前FORD僅針對動力充足的5.0L V8車型開放選配這組剷雪套件,車體部分只需加價50美元即可加裝完整對應雪鏟的控制元件,消費者可在購車後依照需求與協力廠商Boss購買雪鏟套件。而這也是美國車商首次以原廠的角色推動這類多用途機具的改裝,代表著FORD對於F-150擁有高度信心,足以肩負這類高難度的工作任務。

而除了鏟雪套件之外,FORD也針對F-150推出ATV專用裝載坡道,讓戶外運動與ATV玩家不用再屈就於勉強可用的套件組,直接選購由原廠所出品的零配件讓完整性與安全性都大幅提高,強化F-150的機能性與實用性。









2015日內瓦車展搶先報:全新車頭設計震懾對手,再次預覽MERCEDES-AMG GT3


儘管M-BENZ曾經表示MERCEDES-AMG GT並非SLS的後繼車種,但這兩款車型不論是在性能數據或是雙門性能旗艦的地位都幾乎相當,而在賽場上、原先SLS AMG GT3的位置也即將在2016年由全新MERCEDES-AMG GT3所取代,讓這接班人的地位不言而喻。


而早在2月中MERCEDES-AMG便曾經是出這款最新的GT3賽車手繪草稿,包括包覆全車的寬體設計與新增的大面積散熱孔都顯示出MERCEDES-AMG GT3為了因應FIA賽事規範有了大幅度的調整與改裝。如今MERCEDES-AMG再度釋出GT3賽車的完整車頭造型,包括定風翼與大幅前伸的八字形下巴等等空力設計都一覽無遺,讓AMG GT車頭氣勢在寬車體與空力套件加身上有了截然不同的呈現。

而最特別的是在車頭水箱護罩部分雖然依舊搭載著大面積三芒星廠徽,但卻不見近期AMG車款的簡潔橫條設計或是AMG Line的繁星設計,而採用以往相當少見的直條橫柵設計。雖然因為影像合成的關係讓水箱護罩相當顯眼,實車的視覺效果將會因塗裝而有不同的呈現,但這樣直條設計的水箱護罩確實是近期首度出現在M-BENZ車款之上,讓MERCEDES-AMG GT3擁有相當特異的車頭設計。

MERCEDES-AMG GT3目前確定將會在2015年日內瓦車展上亮相,而在外觀造型設計大致底定後將會進行更深入的測試與細部研發工作,最後預計在2016年賽季參與FIA GT3規範的相關賽事,延續SLS AMG GT3所創造的優異賽事成績。









自動駕駛更進一步,英國將正式開放自動駕駛車輛上路測試


毫無疑問的自動駕駛技術正是目前汽車產業最熾手可熱的科技項目,從以往只能在小說、電影中看見的科學幻想、發展到目前各大車廠的紛紛推出各式先進概念車,似乎誰能率先掌握自動駕駛技術,就能掌握未來的汽車發展脈動。從2010年開始各式各樣的自動駕駛概念與相關測試便不斷出現,從最早Google在美國加州開始進行道路測試、隨後佛羅里達州與密西根州也跟進開放自動駕駛車上路測試,替在地產業帶來發展空間。


無獨有偶所有接連開放自動駕駛的地區都是先有在地產業發展需求,隨後才針對當地交通法規進行修改與更新,而依循著相同的發展模式,德國與中國也在2014年間相繼開放自動駕駛技術上路測試,顯見在這場自動駕駛戰爭之中,地方政府的支持與車商的科技實力占有同等重要地位。為了不落人後,英國政府也在日前宣布將於2015年夏天起,有限度的開放申請自動駕駛車輛上路,替英國車廠開啟了一條便捷的發展方向。

雖然現階段我們並未從JAGUAR LAND ROVER集團或是BENTLEY、ROLLS-ROYCE等品牌得知太多的自動駕駛發展相關訊息,但英國當地確實已經有不少科技廠商與校園進行產學合作,發展戰場用途與道路使用的自動駕駛系統,運用GPS定位、雷達掃描與攝影鏡頭等等技術,牛津大學早在2011年就研發出可自動駕駛的車輛,如今英國即將開放一般道路供自動駕駛車輛進行測試,大大加速了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與量產的時程表。

英國政府推估在2025年的時候自動駕駛技術將替英國帶來高達9千億英鎊的產值,因此特地設立了金額達1900萬的研發基金,企圖以國家力量幫助英國汽車產業搶得先機。從英國政府積極的作為來看,在未來10年之內將會有更多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問世,再也不用方向盤開車的時代即將到來。當然現階段我們的自動駕駛離過往的想像還有很大的距離,車商若想在英國道路進行測試還是需要在車內乘坐一名駕駛人,以防科技也有失靈的時候。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