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諸葛亮「草船借箭」純屬訛傳

諸葛亮「草船借箭」純屬訛傳

  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期蜀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往往一提到他,人們便耳熟能詳地想起了《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草船借箭」、「七擒七縱」等故事。然而有史料證明,「草船借箭」之人並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可能就不少人不一定知道了。
  說到《三國演義》,不能不說說其作者:羅貫中(約1330~約1400),漢族,山西太原人(另有山西祁縣、清源人、山東東原人說)。他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羅貫中的一生著作頗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其代表作是《三國演義》等。
  作為小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對諸葛亮「草船借箭」描寫得極其生動。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幅場景,諸葛亮藉著漫天大霧,把二十隻戰船開到曹軍寨前擂鼓吶喊,曹操怕有埋伏不敢妄動,便派弓弩手放箭。結果,諸葛亮輕易地得到了十萬多支箭,不僅挫敗了周瑜的謀害,又直接削弱了曹操的軍事力量。《三國演義》作為一部歷史小說,為了刻畫人物的需要,雖然具有突出諸葛亮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不可避免存在誇大的弊端,把他塑造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甚至有意無意地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無敵形象。
  其實,據史料記載,草船借箭的真實情況並非小說描繪:建安十八年(213),孫權與曹操兩軍相持一個多月沒分勝負。一天,為了觀察曹軍動靜,權乘大船來觀軍,公(曹操)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孫權起初料不到船身會中這麼多箭,弄得船要傾覆,他只是急中生智,設法讓船身得到平衡。
  羅貫中把草船借箭這件事從孫權移到諸葛亮身上,目的顯然是為突出諸葛亮的智謀而已。由此,卻帶來了一種意想不到的後果:自從有了《三國演義》之後,人們就以它作為衡量、品評三國人物的標準,而且平民百姓家只知有《三國演義》而不知有《三國誌》,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了諸葛亮。歷史就是歷史,容不得半點演繹。雖然作為文學作品,就其創作手法可以與現實有所不同,但作為歷史小說畢竟不能隨意篡改史料,笑談的背後將是對真實歷史事件的誤導與訛傳。猶如草船借箭事件一般,造成了諸多人信以為真,津津樂道,忘記了歷史的本來面目,不能不說是一種杯具。
  諸葛亮的智慧,並不需要孫權的草船借箭來錦上添花,正如我們有些領導不能夠用別人的成績替代自己的政績一樣。沽名釣譽的做法,最大的危害不僅在於具體的一時一事,而是關係實事求是原則、認真工作態度和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的大事,這種現象不能掉以輕心,更不可放任自流。
  在現代社會,諸葛亮草船借箭純屬訛傳、貽誤後代的事情,再也不能繼續下去。否則,貽害無窮,後果堪憂。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