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人物誌] 拿破侖一世的「天然繼承人」

拿破侖一世的「天然繼承人」

  路易·拿破侖·波拿巴,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侖一世的親侄子。從一降生,他就被賦予了波拿巴家族強烈的榮耀感。他用一生追求重現拿破侖一世的輝煌,但無奈,他雖然與伯父擁有同樣的野心,卻不具備先輩的宏才偉略。最終,他斷送了法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帝國,也終結了波拿巴家族的復興之夢。
  1815年,在「滑鐵盧戰役」中慘敗後,拿破侖一世選擇了退位,法蘭西第一帝國宣告結束。7歲的路易·波拿巴也被迫隨母親流亡國外,並於 1832年加入瑞士國籍。路易·波拿巴從小就非常崇拜自己的伯父,一心渴望重現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的光榮,並始終以拿破侖一世的天然繼承人自居。
  第一帝國結束後,法國國內仍然存在著支持拿破侖的政治勢力,路易·波拿巴便利用這股勢力開始了自己的政治冒險。1836年,他秘密潛回法國的斯特拉斯堡發動軍隊暴動,反對七月王朝,但行動以失敗告終,他被流放到美洲。3年後他流亡英國,並在那裡出版了《拿破侖思想》,極力歌頌拿破侖一世的偉大功績,試圖借此抬高自己的地位。1840年,他再次回到法國,在布洛涅冒險發起暴動。這一次的結果依然是失敗,路易·波拿巴被判處終身監禁,囚禁於哈姆要塞。1846年5月,他成功越獄逃亡英國。
  1848年,法國發生了反對七月王朝的二月革命,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面對天賜良機,路易·波拿巴立即返回法國,決心在亂局中大顯身手。結果,無數對拿破侖一世時代充滿懷念之情的法國人,在選舉中紛紛將選票投給了他。同年12月,路易·波拿巴當選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接下來,他開始向皇帝的寶座進軍了。  
  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調動軍隊發動政變,強行解散議會。1852年11月,在他的操縱下,法國宣佈恢復帝制。12月2日,也就是48年前拿破侖一世舉行加冕典禮的這一天,法蘭西第二帝國正式宣佈成立,路易·波拿巴的名字也變為路易·拿破侖·波拿巴,並被元老院尊為「拿破侖三世」。從此,靠政治投機上台的拿破侖三世竟然執掌第二帝國政權長達19年之久。
  執政期間,拿破侖三世在國際事務中也表現出狂熱的投機心理。他曾先後挑起與沙俄、奧地利、意大利、越南、敘利亞和墨西哥等國的一系列戰爭。 1857年,也正是他夥同英國政府發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直接導致火燒圓明園慘劇的發生。殊不知,正是這種不斷膨脹的政治野心,使法蘭西第二帝國一步步走向毀滅。
  19世紀60年代末,隨著法國內外矛盾日益尖銳,拿破侖三世的統治開始面臨危機。與此同時,在「中華歷史宰相」俾斯麥領導下的普魯士迅速崛起。為了轉移國內矛盾,維護法國在歐洲的霸權,野心勃勃的拿破侖三世試圖發動對普魯士的戰爭。更要命的是,在他身邊還有一個虛榮心同樣強烈的歐仁妮皇后。當普法戰爭一觸即發時,歐仁妮極力鼓動丈夫大膽應戰,並直言不諱地說:「不發動戰爭,我們的兒子怎麼當皇帝?」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開戰前,拿破侖三世狂妄地宣稱:「我們只不過是到普魯士作一次軍事散步!」他自信地親率40萬大軍出征,還帶上了兒子。但他們到達前線後,卻連吃敗仗。在色當被普魯士軍隊包圍後,他竟然向普魯士國王乞降:「我親愛的兄弟,因為我未能死在我的軍中,所以我只得把自己的佩劍獻給陛下,我希望繼續做陛下的好兄弟。」於是,他和麾下10萬士兵全部做了俘虜。1871年,法國被迫簽訂割地賠款的《法蘭克福和約》。拿破侖三世的冒險戰爭,讓法國蒙受巨大恥辱,也徹底結束了自己的帝王生涯。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