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外夷傳奇] 歐洲中世紀飲食

歐洲中世紀飲食

  現在西方的很多主要的食品在中古時尚還未傳入歐洲,如土豆、蕃薯、玉米、西紅柿等等,而在上古時甚至連豆子都沒有,除了主食小麥大麥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外(但是烹飪方法今古也差別很大),歐洲人的飲食結構今古是區別很大的。
  百年戰爭的時候,人們吃麵包,奶酪,醃肥肉,燉菜,家禽,蛋類,那些封建領主還有野豬啊、鹿啊什麼的野味可以吃,還有甜食,做成城堡形狀的烤麵團、用麵糊、蜂蜜和水果做成灰白色豬腸子狀的甜食等等。
  古代歐洲因為沒有充足的飼料,所以在過冬的時候經常把不留做種畜的牲畜都殺掉做鹹肉。沒有肉桂、丁香、豆蔻、胡椒等香料,鹹肉的味道也是很恐怖的。鹹肉的一大好處是出門不用另帶鹽了,吃飯是切下一小片和其他菜一起煮就行了,這也說明了鹹肉為什麼都鹹得讓人受不了的原因。。所以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 ...都在探索香料航道。
  香料、黃金、絲綢,這是中世紀西方國家夢寐以求的東西。前者更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每一艘自東方滿載香料回來的航船,獲得的巨額利潤,驅使人們不畏驚濤駭浪,遠涉重洋,倒霉的成了異國亡魂,幸運的一夜暴富。由此出現的不擇手段、唯利是圖的掠奪行徑,殖民時代的血與火... ...
  一磅豆蔻可以換一群羊,一磅丁香等於三倍重量的黃金,這樣的買賣,就是殺頭都有人會搶著做! 「南洋一個窮困的土人每頓飯使用的香料是在歐洲的國王也不敢想像的奢侈享受... ...」 還有,我看過一個描述東南亞窮孩子飲食的話,談到他每天只能吃和搗碎的香料(不知道是那種香料)混在一起的米飯... ...我想他每頓所吃香料的價值如果在歐洲足夠享受滿漢全席了吧^-^!
  燻肉的香味跟熏的木材關係很大,以前德國農村也像我們這邊一樣用柏樹等的樹枝熏,會有很不錯的香味。其實真正燻肉的香味不在於香料而在於肉和煙熏相互作用後釋放出來的香味這才是最自然的。
  中世紀歐洲其實一般老百姓哪裡能天天吃肉,多半有些麵包就不錯了。一天到晚忙死忙活,也沒什麼功夫注意烹調。只有貴族老爺才那麼講究。這邊有些主食麵包估計很多人吃不慣,比如這邊經常用原麥粒做成麵包,有的時候加上向日葵種子(沒炒過的),吃起來有股酸味,不過據說營養豐富。
  中世紀的歐洲人其實營養是相當不好的,19世紀的德國人平均身高也不過一米六幾,從那些城堡和騎士盔甲就可以看出來了。現在真正的古代城堡很多地方都很狹窄,矮小。那些騎士盔甲極其窄小,連我都穿不上,騎士如此,老百姓就可想而知了。
  階級差別和地域差別肯定是同時存在的,不能絕對化。辟如,南歐的烹調一個特點就是喜歡用酒調味,酒中的醇能夠和動物組織中的脂肪酸生成有強烈香味的酯,並可以去除魚中的腥味,對於海洋文化的南歐是很有用的。所以地域差別確實是有的:同樣是窮人,某些地方的可能就要會烹調一些。據說吉普賽人就經常用死狗死貓以及歐洲人扔掉的下水做出美味佳餚。
  歐洲人身高增長之迅速從他們的設施就可以看出來了,很多十幾二十年前的設施比如電車對於現在的人的身高已經變得很勉強了,我一直很奇怪為什麼他們不把東西造大一點,節省材料?
  西方人的主食當然是麵包,但麵包的主要成分卻未必是小麥,在整個中世紀,西歐經常處於階段性的糧食危機中,危機的原因來自各個方面,一個主要方面是低產,-知道一點農業知識的人都知道,小麥的單位產量在三大主要糧食作物(小麥、水稻、玉米)中是最低的,加上農業水平的低下,歐洲的氣候又比現在冷的多,所以在整個中世紀直到17世紀小麥的產量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之下。所以各式各樣的代用品包括大麥、黑麥、雙粒小麥之類的穀物都被做成麵包,甚至用栗子和豆子磨粉來做麵包。窮人長期以來食用成分複雜的麵包,白麵包則歸富人、貴族和教會特權者享用。當時的一種白麵包叫做司鐸麵包,還有一種加入牛奶並且用啤酒酵母來代替普通發面的精白小麵包,叫做皇后麵包。按法國革命家的說法,體現了教會和王權一體的醜惡。
  另外,領主之間為了爭奪土地和資源常常開戰。這就需要一個經濟後盾。於是就出現了莊園制度。莊園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單位,以農業生產為主,兼顧林,牧,副,魚業生產,以及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和武器的製造等手工業生產。只有極少莊園不能生產的必需品,如鹽,鐵等,才到外面去購買。莊園生產的目的,是為領主及其侍從提供消費資料,同時也為農奴養家餬口提供必須的生活資料。典型莊園的土地一般包括兩部分,就是領主的自營地和農奴的份地。所謂自營地,是由農奴每週花三四天耕作的。自營地上的收穫歸領主所有。農奴僅靠耕作自己的份地維生。農奴還得承擔各種雜役。他們還需要繳納各種各樣的稅。農奴使用領主的森林,水源等都必須交錢。另外還要向領主貢獻農副產品。領主正是依靠這種高度剝削政策獲得金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