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兵燹錄] 希臘方陣的起源

希臘方陣的起源

  古希臘戰車的歷史結束於荷馬史詩時代,即公元前九世紀,相當於我國的西周末年。從公元前八世紀起,希臘開始了步戰。梭倫改革時期,多立斯人的後裔斯巴達人建立了嚴正的步兵戰鬥隊形多立斯方陣。早期的多立斯方陣是有縱深的橫隊:前列是貴族甲士(全權公民)組成的重裝步兵,後列是他們的僕役(無全權者和奴隸)組成的輕裝步兵。作戰時,後列輕裝步兵用石塊、梭鏢進行攻擊,接敵後,重裝步兵以長矛攻擊,短劍格鬥,輕裝步兵則進行協助,肅清殘敵。這種方陣的戰術非常簡單,起決定作用的是重裝步兵的勇敢、體力和技藝,幾乎沒有什麼戰術機動可言。這種方陣同我國西周和春秋初期附屬於戰車的步兵方陣頗為相似。古希臘世界中的早期戰鬥模式主要是由貴族出身的戰士們之間進行的單兵格鬥戰。隨著盔甲護具逐步從皮革制過渡到青銅製,士兵們的防護力得到了增強,但動作卻變得愈加遲鈍。特別是古希臘軍隊廣泛裝備的青銅圓盾沉重無比,必須以數道皮帶綁縛在左臂上才能支撐得住,使用時甚為不便且只能防護身體的左側面。
  為了克服上述缺點,在軍隊的主力轉為由非職業軍人出身的有產市民構成後,為了互相掩護缺乏防護的身體右側並有效地進行戰鬥,方陣戰術大約在公元前7世紀左右應運而生。 方陣中的重裝步兵頭戴頭盔,上身批胸甲,小腿上還裹脛甲,左手一面小圓盾,右手執矛,長度在2-3米之間,腰間插一把短劍,但是很少拿出來用,主要武器還是長矛(這麼多裝備,沒有馬作為機動,所以要求士兵的體能非常強建,所以強盛的希臘城邦中,斯巴達人的從7 歲就開始進行軍事訓練,雅典公民也要受到良好的教育,進行大量的體能訓練諸如,長跑標槍摔跤等,甚至還舉行運動會,都是為了保持公民戰士良好的體能),這點跟後來的主要以投槍遠射和近戰用盾牌短劍為主要作戰方式的古羅馬軍團不同。方陣需要全副武裝的重步兵肩並肩地排成密集而整齊的隊形,如同巨大的刺蝟一般向前挺進。一般的希臘方陣一般由8名士兵排成1縱隊,然後根據總人數的多少向左右兩側延伸。假設總兵力為1萬時,方陣的正面就將由1200餘名士兵構成,其長度大約為1公里。
  方陣中士兵們手中的盾牌在保護自身左側的同時也掩護了相鄰戰友身體的右側,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後,原先位於第二排的士兵將迅速填上他留下的缺口。整個方陣戰術的精髓就在於全部士兵同心協力、齊頭並進,臨陣脫逃者會受到最為嚴厲的懲罰。
  希臘半島多山,地形破碎,不太適合騎兵作戰,所以典型的希臘城邦陸軍中,騎兵很少。步兵分重步兵和輕步兵。重步兵方陣是希臘軍隊的主力。重步兵都是各自城邦的上層自由公民,有責任感能吃苦,守紀律。輕步兵沒那麼多裝甲,但是有不同程度的保護,主要作用是支持重步兵後勤,作戰時使用投石標槍等擾亂對手重步兵的隊形。輕步兵的來源是比較次等的公民,甚至是奴隸。
  作戰的時候,雙方都盡量找平地作戰場,這和我國的春秋時代的車戰比較相似,就是約戰會戰制度。只有戰爭雙方都具有作戰意願的時候,才在某一時間地點進行作戰。希臘方陣中重步兵排成很長的橫隊,縱深 8-12排,有長矛重裝步兵組成的方陣像一隻巨大刺猥一樣。方陣兩翼和前方是輕步兵和少量騎兵掩護。作戰時,輕步兵先向對手射箭、投石,以期打亂對方陣形,然後重步兵方陣長矛如林,像坦克一樣向敵人衝去。在這種密集隊形衝鋒中,個人想退卻根本不可能,甚至即使重傷甚至昏迷死亡,都會夾在方陣中一同前進。這需要極端的紀律與忍受能力,斯巴達人的軍事組織與構成,使得斯巴達人忍受痛苦和紀律性都很強。這也是為什麼斯巴達可在希臘稱雄的原因。方陣極為重視地形,因為與東方疏散的戰陣不同,重步兵組成的密集方陣在崎嶇的地面運動很容易造成方陣的脫節和破碎。幾乎每次希臘方陣的大敗都與此有關。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