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兵燹錄] 日本侵華之原因與背景

日本侵華之原因與背景

  中華民國成立後不久,即出現內憂,除軍閥混戰外,主要是國、共兩黨的逐鹿。外患有歐、美列強的擴張,但最嚴重的是日本發動的大規模侵華戰爭。日本在二十世紀初期不斷侵華的原因與背景大致如下:
  1. 侵略傳統:日本基於傳統的侵略政策,不斷向外擴張勢力,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國勢驟強,積極向外擴張。自甲午之役、日俄戰爭,以致第一次世界大戰,均在中國掠奪利益。且日本因地少人多,故一向主張貫徹「大陸政策」,認為「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可見日本軍國主義乃以侵華為基本國策之野心。
  2. 經濟危機: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危機席捲全球,日本亦深受困擾,致海外市場銳減,經濟嚴重萎縮,失業人數劇增。因而日本遂亟謀對外擴張,爭取海外資源、市場,並以對華戰爭來轉移其國人之視線。
  3. 妄圖稱霸:日本自「明治維新」以後,即實施軍國主義教育,培養年青一代的民族優越感,民族主義抬頭。而日本軍閥又先後與德、意締結盟約,形成「羅馬、柏林、東京軸心」,狼狽為奸,以圖東西方分別稱霸。
  4. 利用內戰:日本所懼者乃中國之強大,故曾乘北伐軍克復濟南時,殺害中國官兵及外交人員蔡公時,製造「五三慘案」,阻撓中國之統一。及要安事變後,張學良服從於中央政府,實現和平,中國即從事各種政治、軍事和經濟上之建設,使日本侵略政策大受打擊。又加上,中國之內戰停止,國共再度合作,準備聯手抗日,日本乃急欲趁中國實力未強之時予以鯨吞。
  抗戰前日本在中國的軍事行動:
  一. 東北方面:
  1. 萬寶山慘案:1931年7月,中國農民與韓民發生爭執,日本領事以此為藉口,橫加干涉。因此,日本領事派遣軍警,槍殺中國農民;日本又唆使韓人在韓境發動排華,使不少在韓華僑受害。
  2.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炸毀南滿鐵路的柳河鐵橋,誣指是中國軍隊所為,遂以此為藉口入侵中國。在9月18日晚,日軍發炮轟擊瀋陽北大營,並進攻東大營,強佔瀋陽。當時張學良為保存實力,乃盡撤駐軍,不予抵抗,欲以談判方式與日本交涉。日軍遂於數日間侵佔遼寧、吉林兩省大部分土地。事變影響:A. 日本為避免國際聯盟制裁其侵略中國的行為,乃在瀋陽籌組偽滿州國,擁清廢帝溥儀出任執政,都於長春。B. 國人對日本輕易取得東北甚表不滿,遂在各地展開反日運動,抵制日貨。
  二. 上海方面:
  1. 一二八事變: 公元1932年1月,日本以上海抵制日貨為藉口,唆使日本浪人焚燬中國工廠和商店,並殺死華警。且日本又以日僧五人被毆為藉口,向上海市提出最後通牒,要求懲兇道歉及賠償損失,並解散抗日團體。事變經過:A. 1月28日,上海市長吳鐵城迫於情勢,乃答允所提出條件,日領事已表示滿意,不料日海軍司令鹽澤突攻閘北,十九路軍軍長指揮所部,奮勇抵抗日軍。B. 日軍攻月餘,先後死傷一萬多人,三次易帥,屢增援軍,始終無法攻下,其後日本援兵在瀏河登陸,中國軍才被迫撤退。C. 同年3月,英、美、法三國出面調停,中、日兩國遂於5月5日簽訂「淞滬停戰協定」,日軍始退。事變影響:A. 由於日本不斷入侵,故人民希望國民黨放棄「先安內,後攘外」之政策,能夠停止剿共,一致抗日。B. 東北一帶之人民,紛紛組織義勇軍,進行遊擊戰,以抵抗日本的佔領軍。
  三. 華北方面:
  1. 「塘沽協定」:公元1933年5月,國民政府見日軍進犯長城各口,北平及天津危急,乃忍痛與日本訂立「塘沽停戰協定」,劃冀東為非武裝地區。
  2. 「何梅協定」:公元1935年5月,日本以中國政府援助東北義勇軍為藉口,派兵侵佔冀東。而中國政府因軍事準備不足,乃派何應欽與日本代表梅津美治郎簽訂「何梅協定」,中國同意取消河北省國民黨黨部;撤退河北省之中國駐兵,停止河北省的反日活動。
  3. 「廣田原則」:1936年5月,日本外務大臣廣田向中國提出「廣田三原則」:承認偽滿、締結共同防共協定、取消一切反日運動;同時,又提出華北特殊化之要求,以求達到控制中國之目的,但遭國民政府拒絕。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