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圖文] 選秀悲喜一線間 20大悲劇長人

[圖文] 選秀悲喜一線間 20大悲劇長人

痞客邦NBA美國職籃 圖文特輯
http://nba.pixnet.net/photo/large/19642

正所謂「一吋長一吋強」,在NBA的選秀會上,大個子球員永遠都是令人垂涎三尺,在長人稀有財的概念下,難免就會發生讓球團看走眼的情況,要說後悔恐怕也是情有可原。以下便選出「史上20大悲劇長人」,入圍者都曾是潛力深厚,在選秀時頗被看好,然而受限於傷病、天賦或者水土不服,這些長人也隨著時間的消逝,逐漸被埋入歷史塵埃中,徒留遺憾。

http://nba.pixnet.net/

20、歐登(Greg Oden)

「歐登又報銷了……」過去幾年,類似的聲音總是不絕於耳。本季,殘酷的現實再次說明了傷病是如何毀掉一位可能前途無量的「青年才俊」。雖說就此斷定歐登前途黯淡,是稍嫌武斷了,畢竟年輕還是他的優勢,若後續的調養和訓練妥當,身高和天賦還是擺在那,不過至少在眼前,身為狀元的他仍只能算是「名不副實的大個子」。波特蘭拓荒者在當年選秀毫無疑問地選擇他,放棄杜蘭特(Kevin Durant),這樣的抉擇實屬合情合理,只是看到如今杜蘭特已躋身聯盟最強球星之列,而歐登卻只能身著便裝在場邊發呆,此情此景只是徒增傷感。

19、班德(Jonathan Bender)

不是隨便從未進入大學的天才少年中拉一個出來,就可以成為NBA明日之星,或者勝任一支NBA球隊的先發。自從賈奈特(Kevin Garnett)、布萊恩(Kobe Bryant)閃耀在眾人眼前之後,所有的NBA球隊高層們就像發了瘋似地,渴望發掘出屬於自家不世出的高中天才。這也就是為何身材體能傲人的班德,甫走出高中校門,就能在選秀中獲得第5順位的青睞。然而,一連串的傷病也消磨了班德的潛力,雖然他在場上時有神來之筆,卻無法維持狀態。早早就高掛球鞋的他,在上季一度復出為紐約尼克效力,不過最後他只留下出賽25場的寥寥足跡。

18、班森(Kent Benson)

還在NCAA時,班森可算名滿全美,因此密爾瓦基公鹿毫不猶豫就在1977年選秀會上以狀元簽選擇了他,期待他能像當年的還叫做亞辛道(Lew Alcindor)的賈霸(Kareem Abdul-Jabbar)一樣,帶領公鹿登上顛峰,但結果卻是事與願違。有一個畫面可以說明這一切災難的開始,在他第一次身披公鹿球衣登場的比賽中,他就被前公鹿救世主賈霸飽以老拳,在這位老大哥的拳腳教訓下,班森擦破了手,連下顎也脫落了。

17、史威夫特(Stromile Swift)

如果你是在首輪第2順位被選中的,你必須得做出點兒什麼才能不辱其順位。史威夫特的灌籃很精彩,他的運動能力也很出眾,但即使在他表現最好的時候,也不過是個NBA平均水準的球員。2000年的選秀被公認是近年來最差勁的一屆,球員整體素質欠佳,首輪新秀中至今只有兩人入選過明星賽,分別是狀元郎馬丁(Kenyon Martin)和「大貓」麥格羅(Jamaal Magloire)。

16、費瑟(Marcus Fizer)

還是在2000年選秀,芝加哥公牛在首輪第4順位選擇了來自愛荷華州大的費瑟,然而他賽季場均得分從未超過12.3分,僅在聯盟混跡了6個賽季,費瑟就不得不前往以色列打球。如今提起費瑟,許多人大概都會感到陌生。終其一生,他從未展現出在得分方面的能力,也無法如當時公牛主帥佛洛伊德(Tim Floyd)所說的那樣,成為禁區內的重型武器。

15、奧班諾(Ed O'Bannon)

1995年UCLA斬獲NCAA冠軍,奧班諾就是最重要的功臣,這也引起了紐澤西籃網的極大興趣,最終以首輪第9順位將他招入麾下。但此時距離他在NBA銷聲匿跡卻只剩不到兩個賽季,時間已經在倒數了。就像許多在NCAA呼風喚雨、「不三不四」的前鋒一樣,人稱「Tweener」的他們,速度跟不上比他們矮的球員,對上大個子球員高度噸位又吃大虧,偏偏奧班諾還遭遇了膝傷困擾,使得他草草就結束了NBA生涯。

14、卡洛(Joe Barry Carroll)

身為選秀狀元的卡洛並非一無是處。在他生涯剛起步時,他的表現足夠令人欣喜,前六個賽季平均得分將近20分,他最終墮落的原因是,他似乎對籃球這項運動本身缺乏熱情,特別是當年勇士隊為了得到他,還送走了派瑞許(Robert Parish)以及第三順位選秀權,而塞爾提克就以此選來了麥克海爾(Kevin McHale)。這兩人與柏德組成了「波士頓鐵三角」,聯手開啟80年代綠衫王朝,並雙雙進入名人堂。兩相對比之下,僅僅幾個賽季的光彩,顯然無法讓卡洛彌補勇士所失去的未來。

13、布萊德利(Shawn Bradley)

當像布萊德利這樣一位身高7呎6吋、會跑會跳的超級巨人出現在選秀名單時,費城七六人高層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用榜眼簽押寶在他身上。但正如我們反覆觀察歷史上這些失敗長人所得出的結論,大個子球員都太容易受傷了,尤其是除了身高其餘一無是處的情況下。不得不說,布萊德利能在聯盟堅持那麼多賽季,已經是個奇蹟,拖著傷痕累累的膝蓋,他硬是從1993年打到了2005年才退役。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布萊德利都是很平庸的一名球員,因為身高出眾,所屬球隊也盼望其能脫胎換骨。諷刺的是,球團即使積極為他增重,實行「養豬計畫」,然而「布竹竿」依舊紋風不動,羨煞多少想減肥的人。

12、史奇提茲維利(Nikoloz Tskitishvili)

這位來自喬治亞的七呎歐陸神秘長人,除了名字讓眾人傷透腦筋外,他在NBA的生涯可以用「一場無俚頭笑話」來形容。由於當時濃厚的「媚外」風氣使然,各隊都渴望從中挖掘到外籍之光,但可以肯定的是,在2002年以第五順位挑選史奇提茲維利之前,丹佛金塊根本沒看過他幾場比賽。被拆穿面具的史奇提茲維利僅為金塊出戰了16場比賽,就被球隊義無反顧地賣到勇士隊,之後,他就在聯盟四處漂泊,直到大家都意識到他根本沒有樂透區新秀的實力。這位莫名混進NBA殿堂的神祕長人才帶著平均2.9分1.8籃板的成績單回到歐洲。

11、艾利森(Pervis Ellison)

艾利森的故事再次教訓了那些在選秀會中只盯著球員身體素質的人們。1989年選秀,艾利森以狀元郎身份入主沙加緬度國王,但他新秀賽季僅出賽了34場比賽,隨即就被送到華盛頓子彈隊。來到子彈隊,艾利森開始露出曙光,在他生涯第三個球季,艾利森出賽66場,平均攻下20分11.2籃板,當選該年進步最多球員。但之後艾利森因為持續不斷的膝傷,使得他的生涯幾乎打打停停。作為一位球員,無法決定自己的身高,但卻可以讓自己盡可能避免傷病,可惜艾利森的運氣顯然不夠好。

10、馬丁(LaRue Martin)

1972年選秀,波特蘭拓荒者放過麥卡度(Bob McAdoo)和厄文(Julius Erving),而選擇了馬丁成為新狀元。之所以會作出這個決定,是因為馬丁在NCAA時甚至擊敗過如日中天的華頓(Bill Walton),球團期望他也能在NBA延續這種傳奇。但馬丁讓他們失望了,他在NBA僅出戰了4個賽季,場均得分從未超過7分。

9、華許本(Chris Washburn)

1986年選秀,華許本以探花身份入主勇士,結果兩個賽季下來他的出賽場次僅僅只有72場,連續的膝傷讓他不得不長期服用止痛劑,最終還染上了毒品。在經過了三次戒毒治療後,華許本被NBA除名。而這一年的第二輪選秀誕生了普萊斯(Mark Price)、洛德曼(Dennis Rodman)、麥克米蘭(Nate McMillan)、何納塞克(Jeff Hornacek)等名將,擁有探花簽的勇士隊還有什麼話說呢?

《由左至右分別是華克(Kenny Walker)、波森(Chuck Person)、道爾提(Brad Daugherty)、拜亞斯(Len Bias)和華許本》

8、崔勒(Robert Traylor)

綽號「牽引機」的崔勒可說是NBA選秀史上的一大笑話,直至今日仍叫所有總管引以為戒。當初為了得到他,公鹿將諾威斯基(Dirk Nowitzki)交易到達拉斯小牛,交易後還沾沾自喜,自許得到一位強而有力的禁區終結者。結果,到了2005年,體型尷尬的崔勒果然自我終結了,就此從NBA消失,主要原因便是他無法通過任何球隊的體能測試。如今,在波多黎各聯賽的賽場邊,還可以看見圓滾滾一身便裝的他。

7、班傑明(Benoit Benjamin)

這位班傑明可沒有奇幻旅程,但他卻讓快艇遺憾終身。1985年選秀會上,他以探花身份加入洛杉磯快艇,雖然他每年都能繳出10分8籃板2火鍋的表現,也在聯盟打滾了15年之久,生涯平均可以攻下11.4分7.5籃板2阻攻,但是那年選秀排在他身後的新秀名號卻是一個還比一個響亮,來看看快艇錯失了那些人吧:「郵差」馬龍(Karl Malone)、「上帝左手」穆林(Chris Mullin)、「鐵血硬漢」歐克利(Charles Oakley)、「德製最佳第六人」施倫夫(Detlef Schrempf)、「活塞神盾」杜馬斯(Joe Dumars)、「鐵人」格林(A.C. Green)、「波特蘭鐵衛」波特(Terry Porter)等。之所以能擊敗這些名將,班傑明靠著就是他堂堂七呎之軀,以及快艇隊「獨到」的選秀眼光。

6、魏斯(Frederic Weis)

能躋身選秀首輪的球員,大多不是泛泛之輩,真的嗎?選秀就是賭博,有時你用首輪簽選中某個球員,卻僅僅希望他能來與球隊簽約。1999年選秀,紐約尼克便在首輪第15順位選中了這位法國中鋒,但他從未替尼克打過一場比賽,而是選擇留在了歐洲。而在他身後的順位,芝加哥公牛選擇了亞泰斯特(Ron Artest)。順便提一下,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被卡特(Vince Carter)騰空飛躍、苦嚐跨下之恥的那位受害者,正是這位仁兄;魏斯或許未曾在NBA亮相,但身為經典海報的背景圖,他的知名度可能超越許多NBA球員。

5、布朗(Kwame Brown)

該怎麼說呢,或許喬丹(Michael Jordan)是一位偉大的球員,但他卻是一位糟糕的球隊管理者,曾帶領公牛橫掃聯盟的喬丹,卻在2001年以華盛頓巫師大總管身分,挑選了這位史上首位高中狀元郎,為了回饋喬老大的「厚愛」,之後布朗一次次用實際行動證明喬丹的選擇可謂愚蠢至極。靠著先天的體能和身材優勢,布朗的防守還說得過去,但在進攻端上他卻完全摸不著頭緒。更可怕的是,擁有職業球員體型的他,籃球智商卻是低得可憐,選秀會不是智力測驗大賽,籃球大帝的「眼光」也說明了這一切。

4、歐洛伍坎迪(Michael Olowokandi)

1998年,快艇用狀元簽選中了「糖果人」,接下來歐洛伍坎迪的確證明了他有多麼可口。僅僅在NBA征戰了9個賽季,即使在他的全盛期,看起來也不過是個聯盟中低水準的球員,生涯平均攻下8.3分6.8個籃板1.4次火鍋。快艇再次在選秀會上展現強勁「實力」,這次錯過的球員同樣令人觸目驚心,包括卡特(Vince Carter)和諾威斯基(Dirk Nowitzki)。

3、布朗(Kedrick Brown)

有時,在選秀時太過謹慎倒不如放手一搏;但有時,你又必須再三考慮。2001年選秀,波士頓塞爾提克在首輪第11順位選擇了6呎7吋的布朗,這讓其他球隊大驚失色,他們紛紛打聽,綠衫軍選中的到底是何方神聖?布朗並非出自NCAA一級聯盟學校,儘管他表現出色,但當年沒有哪支球隊認為他有首輪身價,或許是綠衫軍覺得他穿上綠色球衣的樣子很酷吧。布朗的NBA生涯只持續了四個賽季,留下3.6分、2.4籃板的成績。

2、米利希奇(Darko Milicic)

杜馬斯(Joe Dumars)是一位睿智的管理者,僅用很少的代價就打造了一支鋼鐵雄師,創造底特律21世紀的巔峰時刻。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在2003年這個天才輩出的選秀會上,他以榜眼簽選擇米利希奇,便是他的敗筆之一。捨棄安東尼(Carmelo Anthony)、波許(Chris Bosh)和韋德(Dwyane Wade),杜馬斯看中了從未在美國打過球的米利希奇,據說杜馬斯就是被米利希奇的身高和潛力所吸引。當時也許有人應該提醒他,米利希奇對籃球熱情有限,擺在面前的高度只是門面罷了。如今,一度高唱不如歸去的米利希奇在明尼蘇達灰狼落地生根,表現不算差,但願現年才25歲的他能夠「大隻雞晚啼」,逐漸展現他的籃球潛力。

1、包威(Sam Bowie)

選秀時究竟是看中能力還是針對球隊所需?當你可以選擇的人選中包含喬丹(Michael Jordan)這天才大學生時,會否陷入極度猶豫之中,前一年拿下崔斯勒(Clyde Drexler)的拓荒者便循著球隊所需前進,選來了七呎中鋒包威,結果傷痕累累的包威以長人標準來說算小有威力,但拓荒者卻失去了一位改變整個NBA歷史的天行者。在1984年這個可能是史上最強選秀年的時刻,拓荒者也成了後人不斷會拿來討論的超熱門話題。

TOP

光有身高是不夠的...

TOP

選秀會其實也是一場賭注.....
真正上場才能見真章

TOP

只能說長人有長人的苦衷阿
身體越高,相信活動起來對身體,像膝蓋之類的部位負荷越大
雖然真的在場上能獲得一定的優勢
但不管是球員還是球團,要押的賭注還真不小

TOP

光是高沒用的
要有實力才是王道

TOP

打籃球要有三度~~高度.速度.準度!!!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