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護理師荒有解?61歲也報考,學士後護理系為何受「中年學子」歡迎?

護理師荒有解?61歲也報考,學士後護理系為何受「中年學子」歡迎?

當醫院護理荒持續延燒,醫院內護理人員大出逃,年輕學子也對護理科系望之卻步,為何學士後護理系卻大受歡迎?不僅學生滿招,今年也新增多間校系。而今年首度招生的輔仁大學,後護系平均報考年齡34歲,甚至出現61歲申請者。究竟,學士後護理系特色何在,為什麼成為許多人中年轉職的新目標sa沙龍試玩

少子化趨勢下,大學各校系招生皆面對嚴峻挑戰,其中護理科系更是艱難。受疫情衝擊、醫院工作高壓血汗等因素影響,護理科系連年註冊率不甚理想。今年,大葉大學護理系繁星12個名額,卻只有3名學生報到,顯示護理科系的招生困境。根據升學網站大學問的報告,112學年度大學護理系新生註冊率僅約75%,不少國立大學護理系沒招滿。

後護系逆勢成長,不受少子化衝擊
當大學護理系面臨招生困境時,學士後護理系(簡稱後護系)卻逆勢而上,不僅年年招滿,學校數量更逐漸增加。從2016年的4間試辦學校,隔年台大加入,近年學校數量陸續增加,今年就有中台科大、輔大、慈濟大學、大葉大學等校新增後護系sa沙龍試玩。

當高三生不選擇護理系、護理師逃離醫院職場之際,為何後護系依然生源不絕?這和招生對象相關。

學士後護理系的招生對象是取得學士以上學位、有意願投入護理職場的社會人士,因此,不像大學部護理系直接受到少子化衝擊。輔大學士後護理系主任張嘉娟觀察到,許多輔大學士後護理系報考學生,是因為中年轉職需求才來報名。以輔大今年首屆招生狀況來看,今年報名總人數67人,平均年齡34歲,30歲以上超過半數,40歲以上17位,甚至有61歲的申請者。

專家學者分析,學士後護理系具備三大優勢,所以成為「中年學子」的熱門進修選項。

優勢一》護理工作穩定且機會多
弘光科大是台灣第一批設有後護系的學校,2016年開始正式招生。弘光科大護理學院院長蔡秀敏認為,穩定的工作是許多學生選擇後護系的原因。隨著社會高齡化,整體照護需求增加,醫院、長照機構的護理人力需求也連帶攀升,「相較其他行業,護理工作十分穩定。」

而弘光後護系開辦近十年來,有近八成的畢業生投入護理照護工作,「確實符合後護系設立目的,也讓學生一圓護理夢。」蔡秀敏補充。

優勢二》醫院升遷制度明確
除了工作穩定,醫院護理師升遷制度明確也是吸引中年學生的重要原因。弘光科大學士後護理系主任張珠玲觀察,雖然醫院工作壓力大,但升遷制度卻相對透明,從N0, N1, N2一直到N4專科護理師,醫院內部護理人員的升遷明確,只要年資夠且通過考核,「基本上升遷不是問題,」多數醫院也會提供在職訓練課程,提供進修機會。

優勢三》具備專業且職涯發展多元
除了醫療機構工作的特色之外,長遠來看,在高齡社會中,護理專業不可或缺且發展日漸多元,成為吸引中年人欲加入後護系的一大原因。高齡社會,不只醫療機構需要護理人員,照護形式也日漸多元。

後護系學生來自各種背景,張嘉娟形容,「後護系就像小型的綜合大學,」學生來自各行各業,有設計、文學,還有公衛、職能治療等專業。她認為,這些專業加上護理,更能發揮加乘效果,開創多元職涯發展。張嘉娟舉例,若班上同學畢業後合開護理機構,就能運用金融、傳播、職能治療等專業,開發出特色照護服務,踏入近年最熱門的長照領域。

蔡秀敏也認為,護理專業不限於醫院工作,生技醫藥產業也需要護理人才,甚至未來護理師有機會自行開業,進行非侵入性診療。

課程加強產學合作,降低學用落差
原先,後護系是為補足護理人才缺口,如今實施近十年來,卻成為中年轉職的管道之一,更拓展護理教育,培養斜槓護理人才。

面對護理人才出走的困境,張嘉娟卻相對樂觀,她認為,不只醫院需要改善職場環境來留才,教育端應該更敏銳職場需求與變化,後護系以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習課程,降低學用落差,培養這世代需要的護理人才。如此一來,不僅讓護理系畢業生有更多發揮空間,也提升照護品質,為台灣人民創造福祉sa沙龍試玩。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