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郭嘉和諸葛亮誰厲害

郭嘉和諸葛亮誰厲害

  郭嘉幫助曹操的時候﹐曹操從一個很小的軍閥一舉統一北方﹐成長為當時勢力最為強大的豪強﹔諸葛亮一生輔佐劉備﹐從小沛戰將二人﹐兵士兩千起家﹐最終擁有川蜀大片肥沃的土地﹐終於能夠和曹操相匹敵。無論是郭嘉還是諸葛亮﹐在兩大勢力集團的成長過程中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天妒英才。郭嘉在事業的高峰期﹐人生的大好年華就去世了。自從郭嘉去世﹐北方的曹操集團的擴張之路就顯得漫長曲折﹐最後終於兵敗赤壁﹐終其曹操一生再也沒有實力出兵南下﹐統一中國了。因此在赤壁之後﹐曹操長歎﹐假如郭嘉現在還活著的話﹐我怎麼會有今天的大禍呢。可見郭嘉的重要性﹐以及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郭嘉的能力出眾無人能及了﹐雖然當時曹操軍中有荀彧和程昱等出眾的謀士﹐但是曹操唯獨推崇郭嘉。
  天降大任於諸葛亮﹐因此諸葛亮才接受劉備邀請﹐出山輔佐劉備。從被人打的到處跑﹐常常寄人籬下﹐妻離子散兄弟失聯到獨霸一方﹐稱王稱帝﹐諸葛亮功不可沒。在劉備臨死之際﹐還囑托諸葛亮說﹕「如果自己的兒子劉禪無能﹐就讓諸葛亮掌握朝政﹐一統天下。」諸葛亮殫精竭慮﹐一心輔佐劉禪。後來諸葛亮一心想統一天下﹐六出祁山﹐雖然都失敗了﹐但是他忠君愛國的思想卻永垂不朽。
  歷史沒有如果﹐郭嘉英年早逝﹐和諸葛亮之間也沒有過交鋒﹐兩人相處的環境以及服務對像差別都很大。因此﹐僅僅從兩人的功績來看﹐是沒法比較誰更厲害的。
  郭嘉和諸葛亮均是三國時代傳奇謀士。而歷史評價不同。雖然歷史上對諸葛亮的評價顯然多於郭嘉﹐但郭嘉的才能卻無法埋沒﹐特別是曹操成就大業﹐屢次征戰勝利均歸功於郭嘉的奇謀部署。曹操歷史上被稱為梟雄﹐膽識過人﹐雄才韜略﹐劉備以德聞名﹐忠厚待人﹐郭嘉和諸葛亮各隨其主﹐也能看出兩者性格作風不同。
  郭嘉(170~207)﹐穎川今河南人﹐比諸葛亮早出生十多年﹐於三十八歲病死曹操營中。東漢末年在袁紹部下﹐後跟隨曹操﹐是輔佐曹操平定中原的重要人物。曹操稱之為奇佐。郭嘉最大的成就就是在輔佐曹操對抗袁紹﹐征戰東吳。曹操對戰呂布﹐最後郭嘉獻計﹐不撤軍堅持再戰﹐戰而必勝﹐曹操征戰袁譚、袁尚﹐連贏準備再戰﹐郭嘉卻主張撤軍﹐不需費兵力﹐坐等其內亂。曹操征戰袁紹﹐征戰烏丸﹐郭嘉的獻計都是正確的。特別是烏丸之戰更顯出郭嘉的軍事天分。可惜體弱多病﹐年終三十八病死軍中。
  郭嘉的謀略﹐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奇﹐險﹐狠﹐賭徒思維﹐和諸葛亮的顯然不同﹐相比之下﹐郭嘉奇於軍事謀斷﹐而諸葛亮更擅長連結人心﹐謀識部署﹐穩中取勝﹐對於六年征戰而不勝﹐也暴露出其軍事上的不夠決斷。兩人各在其陣營對抗的敵軍力量也不同。曹操東漢末年時實力不強﹐對抗呂布﹐剿滅袁紹部隊﹐都屬於積弱對強敵﹐然貴在郭嘉神機妙算﹐曹操敢於用聽從郭嘉用上險招﹐最終為統一北方的打下了基礎。劉備能屈能伸﹐禮賢下士﹐諸葛亮善用外交﹐縱橫連結﹐取得赤壁勝利﹐之後收服的就是聲勢不大的南方少數民族。單從軍事上來講﹐郭嘉謀策的幾場戰役略勝諸葛亮一籌。
  「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和諸葛亮的關係也許從一開始便存在對比﹐但是這是影視劇《三國演義》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對於真實的對比﹐我們可以從更加專業的書籍中得到。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出色的軍事家、政治家﹐以及發明家。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改造強弓連弩等等﹐散文代表有《誡子書》、《出師表》等等。
  周瑜﹐自公瑾﹐東漢末年的著名將軍﹐是世間少有的面相優美﹐身體素質優秀﹐會打仗、懂音律。
  另外﹐根據《三國誌》的內容﹐以專業的眼光來對比古人﹐辨其優劣得失﹐我們還能得到以下結論﹕
  第一、在軍事上﹐諸葛亮是軍事家﹐對於行軍打仗﹐不在話下﹐同時﹐他也能夠知曉天文、地理、這就使他在軍事上有很強的預見性﹐搜易﹐諸葛亮在考慮事情上﹐更加的周全﹐能夠深謀遠慮﹔周瑜是將軍﹐他是靠自己常年打仗積攢下來的經驗﹐所以﹐在軍事上周瑜稍遜一籌。
  其次、在生活態度上﹐諸葛亮是被劉備三顧茅廬請下山的﹐最初的時候﹐他是隱居的﹐在隱居期間﹐更是「每自比於管仲、樂毅」﹐生活態度樂觀閒適。而周瑜是一國之器﹐本身就存在這一種迷人的魅力﹐能夠讓人害怕﹐即「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總的說來﹐諸葛亮和周瑜都是很優秀的人才﹐都擁有雄才武略﹐也有一顆赤誠忠君的心﹐然而很多影視劇帶給我們的印象大多是﹐諸葛亮比周瑜會略高一籌。我們要改變這種印象﹐還原一個相對真實靠譜的歷史。
  諸葛亮最有名的徒弟叫做姜維。姜維的身世尚可﹐在很小的時候就沒有了父親﹐在母親含辛茹苦的撫養之下長大。姜維喜歡玄學﹐尤其是鄭玄的。姜維的父親名字叫做姜囧﹐姜囧曾經做過官員﹐但是戰死沙場﹐姜維後來就繼承了當初父親的職務。
  諸葛亮帶領軍隊出兵打仗的時候﹐喜歡姜維的用兵之道﹐於是便設計讓姜維回國不成﹐被迫投降自己。因為歸降了諸葛亮﹐所以姜維只能離鄉背井﹐從此來到蜀漢。諸葛亮一向對姜維很是賞識﹐諸葛亮在寫給蔣琬的信上說﹐姜維是涼州的有學識的人﹐還讓姜維做了五六千虎步軍的頭頭。後來又屢次提拔姜維做官。
  後來﹐諸葛亮在北伐時候死掉﹐姜維聽從諸葛亮臨終前的話﹐把將軍魏延斬殺了。蜀漢曾經有一位有名的將軍叫做費禕﹐費禕死後﹐姜維就成為了蜀漢的最高的將軍﹐帶著蜀漢軍隊在北方和曹魏打仗﹐打贏了很多次。可是後來﹐蜀漢朝堂小人當道﹐人們越來越不喜歡北伐。皇帝劉禪寵愛宦官黃皓﹐姜維想把黃皓殺死﹐但是黃皓命大﹐反過來想要姜維死掉。姜維只好暫避風頭。再後來﹐蜀漢被滅﹐劉禪投降。姜維希望假借鍾會的手﹐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但是鍾會一介匹夫﹐姜維跟錯了人﹐最終鍾會謀反以失敗告終﹐姜維的一生也到了盡頭。
  諸葛亮才華橫溢﹐是不可多得的治世之才﹐他懂得因時而變﹐根據時勢不同去治理國家。在用兵統帥的這方面上﹐《三國誌》的筆者陳壽認為這不是他的專長﹐每個朝代的人都不是太認同陳壽的觀點。我則認為諸葛亮用兵的策略實際上已經挺不錯了。
  才能高於世俗大多數人﹐必然會受到普通人的拖累。因此﹐諸葛亮做事總是關注細節﹐謹慎行事﹐每件事都身體力行﹐怕因為手下才能不足而耽誤了事情。每件事情都考慮得非常周全﹐不能容忍有過失。蜀國之地民生風氣比較浮躁﹐不安心於耕作﹐容易發生動亂。諸葛亮制定了周密的法律﹐嚴格執行法律。但是老百姓卻沒有任何怨言﹐可見諸葛亮執行法律是很公平公正的。
  從其他關於諸葛亮的史料可見﹐他是一位根據才能來任用人辦事﹐清廉行政的一代偉人。除此之外﹐諸葛亮也是一名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隱士。諸葛亮在隆中隱居的時候﹐涉略群書﹐廣交清流之士﹐關注時勢變化﹐以管仲、樂毅為榜樣﹐有著擔負重任、成就理想的遠大抱負。
  最後是劉備三顧茅廬的毅力和恆心打動了他,諸葛亮才毅然邁出草廬小地﹐去完成自己的理想。由上面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諸葛亮竭盡他的忠誠和才能來治理蜀國﹐在用兵、刑法、治民、行政上做得無微不至﹐事事俱細﹐更加反應出了諸葛亮中謹慎的一面。
  劉備與諸葛亮雖是君臣關係﹐卻比君臣關係更為親密。劉備器重諸葛亮﹐諸葛亮盡心盡力輔佐劉備﹐可謂是惺惺相惜。他們相識於隆中的臥龍崗。那時劉備急需人才﹐便有人提議諸葛亮可以用之。劉備就親自出馬﹐到臥龍崗請求諸葛亮出來助他。
  不巧的是﹐劉備去的時候諸葛亮並不在家。第一次的拜訪就只能失望而歸。不過﹐固執的劉備又豈會就此放棄在不久後﹐劉備便連同關羽、張飛二人再次去拜訪﹐可不巧的是﹐諸葛亮又出去遊玩了。三人只能失望地回去。過了一些時間﹐劉備準備再去拜訪﹐在此之前還連吃了三天素﹐關羽和張飛便看不下去了。關羽皺了眉﹐說﹕「或許諸葛亮並沒有那麼厲害﹐只是人們誤傳罷了﹐主公又何須如此放低自己﹐還不如不去了﹐我等也是人才﹐又能比他諸葛亮區區一芥草民差」張飛也表示憤怒﹐說﹕「主公如果真需要諸葛亮﹐那便派我一人前去便好﹐看我不把他綁回來!」劉備大呵一聲﹐放肆!諸葛先生是個人才﹐對他要尊重。怎麼能用綁的這事你們不用再說了﹐我心意已決﹐不容改變。就這樣﹐劉備與關羽、張飛第三次來到了芧屋前拜訪﹐那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沒有打擾他﹐自己在外面靜等。之後﹐諸葛亮醒來後便與劉備坐下交談。諸葛亮見劉備有一顆為國之心﹐便答應出山輔佐他。 
  從第一次認識﹐他們便是相互看中眼。諸葛亮是劉備的左膀右臂﹐劉備又何嘗不是諸葛亮的伯樂他們的關係絕對是君臣之典範吶。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