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壓力大、常熬夜、緊張 自律神經易失調

壓力大、常熬夜、緊張 自律神經易失調

壓力大、常熬夜、緊張 自律神經易失調

四十二歲歲李小姐從事瑜珈教學多年,近年來投入健康產業同業眾多,讓完美主義的她不敢掉以輕心,以致焦慮、心悸、疲勞、失眠通通來,加上擔心流失學生不敢請假,造成過度訓練肌肉疼痛,惡性循環之下慢性疼痛、自律神經失調全都跑出來。榮新診所表示,壓力大、常熬夜、易緊張,容易自律神經失調。

疼痛科醫師梁恆彰指出,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訊號,除了代表身體出了毛病,也代表自律神經失調,門診中不少慢性疼痛患者都伴隨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雖然不是疾病卻是身體發出警訊,使人處於亞健康的狀態。

其實壓力大、常熬夜、易緊張的人,相對容易出現自律神經失調。梁恆彰醫師指出,自律神經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組成,在人體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交感神經的工作是使人興奮、保持警覺、隨時準備因應環境各種壓力;副交感神經則是讓人放鬆、休養、恢復身心等。

梁醫師指出,雖然休息是最好的治療方式,但是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生活過度緊張,家庭生計因素等無法真正放下休息,導致交感神經太過活絡,自律神經無法維持平衡,以致長期處於亢奮狀態,近而導致內心煩躁或情緒低落。

慢性疼痛也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同樣的,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導致慢性疼痛,每當交感神經太旺盛,無法從緊張的狀態轉為副交感神經主導的休息狀態,身體將會停留在發炎狀態,無法進行完全修復,於是自律神經失調現象產生,出現焦慮、憂鬱、情緒失調、失眠、過勞、胸悶、心悸、心跳快、血壓高、免疫失調、慢性疼痛等症狀。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