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脂肪肝恐釀慢性腎病

脂肪肝恐釀慢性腎病

脂肪肝恐釀慢性腎病

長庚醫療團隊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五年平均有九•三%機率進展成慢性腎病,若適時介入治療,六十九%機率可回到腎功能正常,除運動、體重控制及遠離高熱量食物,應積極就醫。

近年飲食習慣改變,越來越多人有脂肪肝問題。現任大里仁愛醫院副院長、前基隆長庚醫院外科部主任黃挺碩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脂肪肝是門診常見疾病,全球約二十五%成年人有脂肪肝,除了運動、體重及飲食控制外,目前尚無有效藥物治療。

長庚跨院區醫療團隊追蹤一六二八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五年平均有九•三%的機率從腎功能正常進展到慢性腎病,一旦發現慢性腎病透過腎臟科醫師介入治療,五年內平均有六十九%的機率從慢性腎病回到腎功能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腎病病人五年平均有十七•六%機率從慢性腎病進展到晚期腎病。

脂肪肝不只是侷限在肝臟的疾病,而是系統性代謝性疾病,更是心肌梗塞、腦中風、慢性腎病等重要危險因子。黃挺碩說明,二○二○年國際間已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更名為代謝功能障礙相關性脂肪肝疾病(MAFLD),凸顯其重要性。

肥胖及腰圍過大只要超音波或生化指標顯示有脂肪肝,就會被診斷為MAFLD。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民國一○二年至一○五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男性年紀十九歲以上肥胖(BMI≧二十五)盛行率為二十五%、三十八%腰圍過大(≧九十公分);女性年紀十九歲以上肥胖(BMI≧二十五)盛行率十九•四%、四十六•六%腰圍過大(≧八十公分)。

長庚醫療團隊提醒,脂肪肝患者應保持生活作息規律、睡眠充足、適度運動,避免菸酒及高熱量、高膽固醇飲食,並注意體重控制,將有助於控制脂肪肝病情及延緩腎功能惡化。若是重度肥胖(BMI≧三十二•五)合併代謝性疾病,應積極就醫治療。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