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一份手令背後的侵華陰謀秘密

一份手令背後的侵華陰謀秘密

  傍晚時分﹐宋金和喜歡一個人到松花江邊散步。每當江風輕輕拂過﹐他總會想起那首響徹大江南北的抗戰歌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9·18事變」﹐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因為從83年前的這天開始﹐東北三省淪為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地﹐3000萬同胞身陷水深火熱之中。但時至今日﹐日本極端右翼勢力仍在為侵略歷史翻案。然而﹐歷史如同奔流不息的松花江﹐從未離去。
  「1931年9月18日晚﹐當時駐紮在中國東北境內的日本關東軍精心策劃炸毀瀋陽北郊柳條湖南滿鐵路一處﹐反誣是中國軍隊所為﹐然後按其事先安排的部署﹐炮轟瀋陽城北中國駐軍的北大營﹐接著又進犯東大營﹐製造了震驚中外的『9·18事變』。」順著宋金和手指的方向﹐一份作戰預案手令(張建軍攝)躍入記者的眼簾﹕
  這紙手令長約32厘米、寬約24厘米﹐紅色書邊線框﹐內紅豎線為格﹐邊框右上方加印「秘秘」兩字﹐格內中央下方印有「陸軍」字樣;全文豎版﹐由刻字水印部分和鋼筆手寫部分組成﹐並蓋有「步兵第三旅團長之印」篆刻印章。「這是1931年9月17日(昭和六年九月拾七日)﹐日本關東軍駐長春步兵第三旅團長長谷部照俉下達給步兵第4聯隊長子爵大島陸太郎『對事變計劃準備有關的文件命令』﹐編號為步三旅乙第一六九號。」宋金和告訴記者﹐手令記錄了以下幾個關鍵點﹕第一﹐第4聯隊抽出1中隊作為旅團預備隊;第二﹐第4聯隊與鐵道「守備隊」強襲奇襲北大營;第三﹐駐長春主力一部攻打柳條湖附近和長春的中國軍隊。
  「日本侵略者妄稱是中國軍隊發動的『9·18事變』﹐緣何其在9月17日的作戰預案手令中就有體現?」宋金和說﹐近現代戰爭史表明﹐用武裝衝突製造事端﹐進而以此為借口發動侵略戰爭﹐這已經是一切非正義戰爭的規律。在製造升級事端的同時﹐日本侵略者亦步亦趨﹐加緊進行著侵華軍事準備——1931年4月中旬﹐日本參謀部調駐仙台的多門二郎中將師團長率領的第2師團﹐代替京都第16師團到「南滿」換防;8月下旬﹐關東軍從國內運來飛機30餘架、野炮20餘門至蘇家屯、渾河車站附近;9月上旬﹐日軍第29聯隊、獨立守備隊、憲兵隊等在遼寧兵工廠、瀋陽北大營附近舉行大規模包圍式攻擊演習… …此時的東北已處於一觸即發的戰爭前夜了。
  這紙手令是「9·18事變」前日軍有關作戰部署命令中的一個﹐對進一步揭露侵華日軍蓄意製造「9·18事變」的歷史真相﹐無疑提供了強有力的鐵證。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