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防寒 慢性病長者暖心護身、規律服藥、注意病徵

防寒 慢性病長者暖心護身、規律服藥、注意病徵

防寒 慢性病長者暖心護身、規律服藥、注意病徵

最近東北季風增強,台灣北部氣溫驟降。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慢性病患者及長者,除了規律服藥、定期量血壓、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之外,「保暖」是基本保護行為,從頭到腳的保暖,更是馬虎不得,建議民眾注意四個重點,有助維護個人身體健康。

吳昭軍指出,暖心護身:起床時先在床上動一動,促進血液循環,再慢慢坐起來,馬上添加外套保暖,下床時,雙手扶好並確認雙腳踩穩地板,再進行每日的日常作息;不能因為天氣冷而將室內門窗緊閉,建議適度開窗,保持空氣的流通。外出時,一定要做好完整的保暖,尤其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更是不能輕忽,以洋蔥式的穿衣原則,既能保暖又穿脫方便。

泡湯注意:天冷想泡湯,應注意飯後二小時泡湯較適合、水溫不超過攝氏四十度、泡湯時間不超過十五分鐘、不單獨泡湯等;如經醫師囑咐為高危險群(慢性病患者、心血管患者等),不宜泡湯或泡澡。

規律服藥:建議遵照醫囑規律服務,妥善控制病情,若是三高患者或心血管患者,都要量測血壓、血糖等,不要自己增減藥物或停藥,外出時隨身帶著健保卡與藥物,甚至醫師開立的緊急備用藥品。

注意徵兆:溫差大,腦中風風險增加,發生臉部不對稱、雙手一邊較無力、說話不順的症狀,很可能是中風徵兆,倘若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徵兆,很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建議儘速撥打119送醫,把握急救黃金期。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