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太平天國前期清軍為何打不過太平軍

太平天國前期清軍為何打不過太平軍

  太平天國作為清末的一場農名起義運動﹐其聲勢之大﹐範圍之廣﹐影響之深決定這場運動必將成為中國歷史上不可忽視的一筆。太平運動前期﹐太平軍幾乎是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快速的攻城掠地。人們總是喜歡把太平軍的勝利歸結於清軍的腐敗以及太平軍士兵的勇猛。
  其實﹐太平天國能夠在運動前期取得大量的勝利﹐並不僅僅是因為上面的兩個原因。在1851年廣西巡撫周天爵給湖北巡撫的信中提到太平天國之中存在著大量的人才﹐其中就不乏具有非凡軍事才能的人才。歷史上的太平軍﹐絕非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有著完整的建制﹐統一的作戰指令傳遞系統。甚至太平軍中的每一個士兵都有著自己的編號﹐這在中國歷代的農民起義中並不多見﹐而這一點就連當時的清軍都不能與之相比。
  據史料記載﹐太平軍完整的計劃部署中﹐有95個軍的陸營﹐9個軍的水營﹐以及2個軍的土營還有6個軍的諸匠營。陸營與水營作為主要作戰單位﹐而土營和諸匠營主要是作為輔助單位為水營和陸營提供作戰保障。太平軍一個軍分為5個師﹐分別為前營、後營、左營、右營、中營﹔每個師又分為5個旅﹐分別為前旅、後旅、左旅、右旅、中旅﹔旅下面又分為5個卒﹐按照從一到五排列。
  卒再往下就是4個司馬﹐分為東南西北﹔司馬下面就是最小的作戰團隊伍﹐分為5個伍長指揮﹐剛強、勇敢、兇猛、果毅、威武﹔排在最後的就是每個伍下面的4個士兵﹐他們分別被稱為衝鋒、破敵、制勝、奏捷。每個士兵都會在胸前掛上一塊約4寸的布﹐上面寫著他們的全稱。如果按照太平軍的排列﹐那麼他們陸營的第一個士兵全稱應該就是「前營前一東剛強衝鋒伍卒」﹐而排在最後的一個士兵全稱就應該是﹕「中營中五北威武奏捷伍卒」。
  當然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這種標誌方法太過冗長。但是在當時﹐這已經屬於比較先進的軍事構架了。在這種軍事組織結構之下﹐只要太平軍統帥願意﹐他們甚至可以精確到向任何一個士兵發出命令。由此可知﹐太平軍前期的勝利絕非偶然﹐而是伴隨著卓越的軍事素養。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