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毛澤東特殊出行工具

毛澤東特殊出行工具

  毛澤東如今已經離開我們40年了﹐歲月悠悠﹐往事如昨﹐中國人民從沒有忘記自己的偉大領袖。今天﹐根據不完全的史料﹐我們來關注一下毛澤東生前的專機、專列和主席的座駕專車。
  建國後﹐毛澤東乘坐過多架領導專用飛機﹐其中以伊爾-14型4202號飛機的乘坐次數最多。這架飛機﹐是斯大林送給毛澤東的禮物。到1958年9月3日為止﹐毛澤東乘坐這架飛機的次數為23次﹐是他生平乘坐次數最多的飛機。伊爾-14飛機是前蘇聯生產的雙發中短程活塞式客機﹐1950年7月首次試飛﹐1954年開始投入使用。中國從1955年起購買49架伊爾-14飛機﹐承擔國內支線客運和專機的主要任務。不過﹐建國後毛澤東第一次乘飛機坐的並不是這款伊爾-14。
  1956年5月﹐毛澤東決定坐飛機去廣州﹐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第一次坐飛機。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對第一任專機團團長胡萍說﹕「原來考慮讓毛主席乘坐蘇聯顧問團的飛機﹐但毛主席不同意。毛主席說﹕『我們有自己的飛行員﹐為什麼要坐外國人的飛機?外國人的飛機我不坐﹐我一定要坐中國人自己駕駛的飛機。』」
  原來﹐毛澤東是在以自己的行動支持年輕的中國空軍。要說毛澤東乘坐外國飛機不放心﹐也不太對。1945年他去重慶談判時﹐坐的就是美國人的飛機。20世紀50年代﹐他應蘇聯邀請參加十月革命節紀念﹐坐的是蘇聯人的飛機。
  1956年5月的時候﹐還沒有執飛的伊爾-14﹐最好的飛機是蘇聯的裡-2飛機。裡-2是小飛機﹐只能載十幾位乘客。毛澤東坐的主機是8025號﹐機長胡萍。還有一架裡-2作為副機﹐機長時念堂﹐任務是一旦主機故障﹐就讓毛澤東坐副機。同時副機搭載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先飛﹐為主機開道﹐提供氣象與航行資料。
  1956年4月30日﹐負責毛澤東警衛工作的汪東興專程到機場檢查專機的準備情況。因為毛澤東喜歡睡硬床﹐他要求把飛機上臨時安放的軟墊換成大一點的棕墊。後來﹐又因為棕墊裝不上飛機﹐機場的修理廠連夜加工木板床﹐為毛澤東佈置好了臥室。
  毛澤東去廣州那一天﹐雖然飛了近8個小時﹐但毛澤東毫無疲態。飛機著陸﹐他和江青走下飛機﹐同前來迎接的廣東省委書記陶鑄、廣州軍區司令員黃永勝親切握手﹐還高興地說﹕「還是坐飛機快﹐當天就到了廣州。」在毛澤東提議下﹐大家在機場合影留念。
  有一張毛澤東坐飛機學習的照片廣為流傳﹐那是著名攝影記者侯波在同型的4208號飛機上拍攝的。據介紹﹐毛澤東的這一張專機上的照片拍攝時間是1957年3月19日﹐是從徐州到南京的途中。當時毛澤東坐在機艙內的沙發上﹐大衣也沒有脫﹐正在看材料。侯波在距毛澤東2米左右的地方﹐激動地按下了快門﹐留下了這永恆的瞬間。
  1956年6月4日﹐毛澤東從武漢返回北京的飛行途中﹐乘坐的專機曾遭遇了一次比較惡劣的雷電天氣。自從這次毛澤東空中歷險之後﹐中央政治局從安全因素考慮﹐決定嚴格控制毛澤東乘坐飛機。
  毛澤東生前最後一次乘坐飛機﹐是「文革」高潮的1967年7月﹐當時毛澤東正在武漢視察﹐由於「七二」事件﹐當地兩派武鬥局勢近乎失控。周總理緊急安排毛澤東於7月21日早晨乘飛機離開武漢前往上海。一個多小時的飛行後﹐毛澤東在虹橋機場走下飛機﹐很高興地對身邊的楊成武等人說﹕「坐飛機不是很快嗎!今後你們還讓不讓我坐呀?」這一次﹐毛澤東乘坐的是空軍的伊爾-18型(232號)飛機。
  1985年﹐正值民用航空業發展熱潮﹐當時中央專機團好幾架飛機退役﹐民用航空公司都前往「搶」飛機﹐原中原航空公司搶到8架﹐其中一架飛機就是毛澤東生前的專機。但中原航空公司只有使用權﹐沒有處理和報廢的權利﹐停飛後要歸還給軍隊。
  中原航空公司將飛機買回後﹐在機身上印上了「毛澤東專機」五個字﹐還掛了一張毛澤東在飛機上學習的照片﹐原來飛機上的矮床、沙發和辦公桌都被拆除﹐放上了座椅﹐一共可以容納31名乘客﹐主要被河南省政府用於包機和接待外賓。
  從1989年3月份開始﹐「毛澤東專機」開始允許百姓乘坐﹐主要飛鄭州到南陽、濟南、西安、武漢等航線。1992年﹐同型號飛機在山西太原出了事故﹐國內所有伊爾-14飛機全部停飛﹐「毛澤東專機」也結束了飛行。
  2006年12月﹐在河南呆了21年的「毛澤東專機」被拆解陸運回京進行復原。第二年﹐南方航空公司河南分公司將「毛澤東專機」贈送給中國民航博物館﹐該飛機即刻成為博物館鎮館之寶。
  再來說說毛澤東的專列。新中國誕生後﹐毛澤東更多時間是乘坐專列到各地巡視。從1949年3月黨中央從西柏坡遷至北京﹐到1975年他最後一次南巡﹐26年間﹐鐵路專列是毛澤東的主要交通工具。毛澤東經常在專列上召集會議﹐會見地方領導﹐聽取工作匯報。甚至很多人參加的很重要的會議也放在專列上開。1959年2月﹐毛澤東就在專列上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期整整7天。毛澤東有時還在專列上接見外賓。有紀錄片顯示﹐歐洲一個國家的幾位外賓﹐預約在一個鐵道口上了毛澤東的專列﹐主席與他們會見後﹐雙方就在車上握別… …。汪東興說﹕「專列是流動的中南海」﹐是另一個「家」。在毛澤東生命晚秋的1974年到1975年﹐在這樣一個流動的「家」裡﹐80多歲的毛澤東居然住了將近9個月。
  鐵道部專運處至今保存有詳盡的乘務記錄﹐數據表明﹐毛澤東曾72次乘坐專列。為了不給當地的政府增加負擔﹐除了到目的地考察外﹐他大多是在火車上開會、談話、批閱文件、寫文章。據統計﹐他在專列上工作和生活累計起來有6年10個多月的時間。
  毛澤東在國內視察乘坐的專列﹐幾乎都是由編號為「877」機車牽引。這輛機車不但拉著主席走南闖北﹐在1971年﹐還躲過了林彪集團設下的爆炸陰謀。因為「877」主要承擔牽引毛澤東專列任務﹐所以安全保衛工作特別縝密﹐每次執行任務時﹐對已裝在煤斗上的煤﹐要全部卸下來﹐由專業保衛人員一鏟一鏟重新鏟上去﹐以防混有異物﹔水箱裡的水要全部放掉﹐保衛人員鑽進水箱﹐細細檢查一遍﹐安全關通過了﹐再注水﹔注水時也有專門人員在旁盯著… …直到現在﹐很多人對「877」機車仍然知之甚少。
  毛澤東第一次坐專列出行﹐是在建國不久。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七十誕辰﹐毛澤東決定率代表團前往蘇聯祝壽﹐並就兩黨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商討和簽訂有關條約、協定等。
  1949年12月6日﹐北京被一場大雪裝扮得銀裝素裹。上午8時﹐毛澤東坐著新中國第一列代號為9002的專列駛出西直門火車站。列車噴雲吐霧﹐劈開凜冽的寒風﹐呼嘯著向北方駛去。車頭上懸掛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在陽光下光輝閃耀。
  毛澤東一生中最具驚險的專列之行是在1971年。那年8月15日﹐毛澤東乘專列南下﹐這一路和往常一樣走走停停﹐而實際上卻非同一般。因為此時﹐同林彪集團的鬥爭已到了關鍵時刻。這次外出的20多天裡﹐毛澤東先後抵達武漢、長沙、南昌、杭州、上海等地。一路上﹐他很少休息﹐總是不停地同各地主要領導人談話。從事後揭露的材料看﹐林彪一夥策劃了在毛澤東南巡時發動武裝政變﹐謀害毛澤東﹐設計了多種炸毀毛澤東專列的方案。由於毛澤東的高度警覺和敏銳﹐打破了常規﹐指揮專列提前行動。徹底打亂了林彪集團的陰謀計劃﹐「九一三」事件隨後發生… …
  毛澤東的座駕「吉斯115」﹐產於前蘇聯斯大林汽車製造廠﹐生產日期是1951年﹐是當年斯大林送給中國五輛防彈車之一。該車自重7.72噸﹐直列8缸﹐車身整體裝有厚約八厘米的裝甲﹐車窗上安裝有防彈玻璃。可有效防止高射機槍、穿甲彈、地雷攻擊﹐從而實現全方位安全防護﹐幾乎與坦克差不多。
  新中國成立之前﹐毛澤東一直沒有自己的專用轎車。1949年3月﹐中共中央由西柏坡向北平遷移時﹐毛澤東坐的是從國民黨軍隊手中繳獲的美式軍用吉普車。毛澤東坐著吉普車進入北平﹐並且乘坐它在西苑機場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受閱部隊。前蘇聯產的「吉斯115」﹐是跟隨毛澤東時間最長的專車。直到1966年﹐首批中國自產的「大紅旗」轎車才替換了中央領導人乘坐的蘇聯車。
  林彪最喜歡汽車﹐所以第一輛國產防彈「大紅旗」送到北京後﹐便給了林彪。1971年9月13日深夜﹐正是這輛車載著林彪一行以每小時120公里的速度狂奔山海關機場。那批防彈「大紅旗」共生產了12輛﹐除林彪外﹐周恩來、朱德以及後來的國家主席李先念都乘坐過。毛澤東1972年才坐上這款紅旗特種保險車﹐也正因為偉大領袖的乘坐﹐為已負盛名的「中國第一車」罩上了更加耀眼的光環。
  據傳﹐毛澤東生前曾指示生產一種三開門「紅旗」加長型轎車﹐只可惜這輛車造出來時﹐毛澤東已經逝世。因此﹐這輛號稱「亞洲第一車」的大紅旗鮮為人知。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