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歷史上義和團「刀槍不入」背後的真相

歷史上義和團「刀槍不入」背後的真相

  在義和團運動最興盛的時期﹐各地拳眾充分發揚了「群眾首創精神」﹐大大地簡化了儀式﹐並與巫師神漢的降神附體結合起來﹐一吞符唸咒﹐立刻來神﹐刀槍向肚皮上招呼﹐什麼事沒有。實際上義和團的人在練功上法的時候﹐是進入了某種氣功態。義和團能夠鬧起來﹐除了一些政治和社會因素外﹐恐怕最主要的就是他們號稱「刀槍不入」的神術。如果不是信了神術﹐中央(西太后老佛爺)不會支持﹐老百姓也不會跟著起哄﹐按現在的話來說﹐「刀槍不入」的神術﹐就是義和團的主打廣告。這種神術﹐一來現代科學不支持﹐有「封建迷信」之嫌;二來它們在洋人的槍炮面前也沒頂事兒;三來也影響義和團的正面形象。所以在建國以來林林總總的研究著述中﹐這種在當時無所不在的神術竟然被避諱掉了。或者一筆帶過﹐甚至乾脆一句不提﹐史學「為賢者隱」的傳統功能在這裡發揮得淋漓盡致。義和團的「刀槍不入」到底是怎麼回事﹖分析起來﹐其實至少有四種情況。
  第一種是硬氣功的表演效應。中國武術中的確有號稱「鐵布衫」的功夫(如兼習童子功﹐又稱金鐘罩或者金鐘扣)﹐這種功夫練起來非常繁難﹐每日要經過無數次的跌打磨煉﹐比如從槓上向沙坑裡摔﹐用槓子和鐵錘遍身捶打﹐還要經過特殊的藥水浸泡﹐配合以運氣吐納﹐連晚上睡覺都要睡在堅硬的木板床上﹐什麼東西都不能墊。如果堅持練上三年到五年﹐功夫才可小成。據武術界的人士說﹐練成這樣的功夫﹐只要有了準備﹐一般的冷兵器是可以抗一下的﹐但是火槍(即使是鳥銃)還是難以抵擋。義和團起於直魯地區﹐那裡是傳統的習武之鄉﹐義和團的大師兄二師兄們有幾個功夫高的實為應有之義﹐比如著名的拳首心誠和尚就是有史可查的「渾身氣工(功)」的武林好手。受西太后派遣前去查看義和團「刀槍不入」真偽的剛毅和趙舒翹﹐曾被一位大師兄蒙了﹐估計他也有那麼兩下子。至於為什麼鳥銃打不透他的肚皮﹐也可能是在火藥上做了手腳。
  第二種情況是貌似硬氣功的簡易法門。當時幾乎滿地都是「刀槍不入」的義和團﹐真能練成「鐵布衫」功夫的又有幾人﹖絕大多數都是用偷工減料的速成法造就的高手。魯西南的大刀會與義和團的淵源﹐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在義和團運動爆發前夕﹐徐州道阮祖棠曾經派人暗訪過大刀會。據他的報告﹐大刀會所謂的「金鐘罩」演練﹐「其習法時﹐貧者不受贄儀﹐有力者以京錢六千為贄﹐夜半跽而受業。燃燈焚香﹐取新汲井水供之。以白布畫符﹐其符字鄙俚不經﹐有周公祖、桃花仙、金罩鐵甲護金身等字樣。傳業者並不能書﹐或不識字﹐多遣人代書之。另授以咒﹐誦咒焚符﹐沖水令其跪飲﹐即於燈上吸氣﹐吹遍其體﹐復以磚、棍排擊之。誦咒之夜即能御刀﹐謂誦久火器亦不能傷矣。大致略似運氣之法﹐氣之所至﹐猛擊以刀可以不入﹐而稍一頓挫﹐則飲刃也」。像這種夜半受業﹐燃燈焚香﹐供井水﹐唸咒吞符等等煩瑣的儀式﹐實際上是為了營造一種神秘的氣氛﹐借「神力」以濟功力之窮﹐所以才有了唸咒的當天就可以御刀的「神效」。實際上這不過是傳業師傅的「貓膩」﹐即利用力學原理﹐手法得當﹐可使刀砍不傷﹐受業者其實並無真正的功夫。所以說﹐稍一頓挫即改變受力角度﹐仍然會受傷。當然真的練硬氣功的人據說也要唸咒﹐但人家是以練為主﹐唸咒主要起的是神秘其功夫、堅定受習者信念的作用﹐而這簡易功法則相反。
  第三種情況實際上是第二種的延伸。在義和團運動最興盛的時期﹐各地拳眾充分發揚了「群眾首創精神」﹐大大地簡化了儀式﹐並與巫師神漢的降神附體結合起來﹐一吞符唸咒﹐立刻來神﹐刀槍向肚皮上招呼﹐什麼事沒有。實際上義和團的人在練功上法的時候﹐是進入了某種氣功態﹐有點武術底子﹐氣質和心理狀態如果又比較契合﹐人是很容易進入這種氣功態的。而且進入狀態之後﹐人往往會有超常的「能耐」﹐比如蹦得高、躥得遠等等﹐再加上師傅指導得法﹐手法得當﹐眼見得刀真的砍不進去。到了這個時候﹐不由得人們不信是關張趙馬和孫悟空、豬八戒之類附了體﹐別人怎麼看另當別論﹐自己首先就信了自己「刀槍不入」。當然也有些人狀態不那麼好﹐據時人講﹐義和團拳民上法時﹐許多人都會像原始民族的巫師跳神一樣﹐口吐白沫﹐神志迷亂﹐但是也有所謂「明體者」﹐「神降之後﹐尚自知覺﹐不致昏迷也」。更有所謂「緣體者」﹐「謂與神有緣﹐不勞更請﹐但一頓足存想﹐其神即降也」。實際上﹐後兩者的什麼「明體者」、「緣體者」﹐都屬於狀態不佳的﹐不操練則已﹐操練起來說不定就會出事﹐所以當時義和團各拳壇也常有「漏槍」、「漏刀」的記錄﹐就是說在自家練習的時候﹐刀槍也會有「入」的可能。
  義和團「刀槍不入」的最後一種情形實際上是純然的江湖騙術也可以說是一種魔術和戲法。義和團裡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江湖藝人自然也少不了往裡摻和﹐原本是用來抵禦或者嚇唬洋人的「刀槍不入」法術﹐在他們這裡﹐就變成了表演魔術。
  應該說﹐這四種「刀槍不入」除了第一種有點功夫之外﹐剩下的幾近騙術。四種「神術」哪一種也不可能真的實現「刀槍不入」﹐面對已經進步到了後膛槍炮時代的洋人﹐根本一點用也沒有。在西方人當時的記錄中﹐真正給他們的大兵造成損失和麻煩的﹐還是清朝掌握洋槍洋炮的正規軍。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