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李鴻章後代有三位億萬富翁深居簡出頗為神秘

李鴻章後代有三位億萬富翁深居簡出頗為神秘

  李鴻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諡文忠。作為淮軍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曾經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等。日本首相伊籐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鴻章軍功顯赫﹐歷任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終於在1870年繼曾國藩出任直隸總督﹐後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籌辦洋務﹐成為同治、光緒兩朝的地方重臣。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權﹐統領一方﹐有人甚至稱其「坐鎮北洋﹐遙執朝政」。
  李鴻章生前共有兩任正室夫人。1845年﹐他按照家人安排與周氏聯姻﹐直至1861年原配周氏去世。之後﹐李鴻章娶了安徽太湖一個著名書香之家的千金趙小蓮。趙小蓮的祖父是清嘉慶元年的狀元趙文楷。自趙文楷起﹐趙氏祖孫四代進士。原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也出身於這個趙氏家族﹐是趙小蓮的侄重孫。
  趙小蓮的身價自然非同一般。李鴻章對這個繼室格外看重。封建社會原配夫人的地位很高﹐死後應與丈夫合葬。但最終與李鴻章合葬的﹐竟是繼室趙小蓮。相傳﹐趙小蓮有「旺夫運」﹐從1863年到1892年﹐她嫁到李家的30年﹐恰恰是李鴻章在中國政壇上最大紅大紫的30年辦洋務、辦海軍、辦學堂﹐都是在這一時期。1892年趙小蓮去世﹐李鴻章也開始走向低谷。
  李氏家族雖然以辦洋務著名﹐但骨子裡卻還是個很念舊的家庭。李家起家、打仗靠的是淮軍﹐兒女婚嫁時最相信的也是淮軍﹐特別看重地方上很有實權的官僚家族﹐希望借豪門聯姻鞏固家族的地位。四川總督劉秉璋曾師從李文安和李鴻章父子﹐後又被李鴻章調往淮軍﹐統領淮軍的主力部隊。而劉李兩家﹐從兒女到姑侄﹐竟先後通了七門姻親。除了與淮系要員聯姻外﹐李家還攀了很多闊親戚﹐來擴充自己的實力。曾國藩的長子﹐盛宣懷的長子﹐段祺瑞的外孫女﹐湖州望族徐仁良﹐江南首富劉鏞的曾孫… …都和李家成了親戚。
  李鴻章不像他的兄弟那樣多子多孫﹐他只有三個兒子﹕經方、經述、經邁。其中﹐大兒子還是從六房李昭慶家過繼來的。在婚姻問題上﹐李鴻章的女兒菊耦名聲頗為響亮。她與張佩綸的傳奇婚姻﹐曾引起世人的關注。張佩綸當時已年近四旬﹐結過兩次婚﹐由於他在福建馬尾海戰中的錯誤指揮﹐導致福建水師全軍覆沒﹐背上了罪臣的名聲。李鴻章欣賞他的才學﹐並沒有嫌棄他﹐毅然決然要將最心愛的女兒嫁給這中年男子。據說當時趙氏夫人哭鬧著不讓最心愛的女兒過門﹐只因菊耦也十分欣賞張佩綸的才華﹐只好作罷。菊耦的孫女便是現代著名小說家張愛玲。
  雖然李氏家族的聯姻網﹐看上去密不可破。然而﹐李鴻章去世後﹐隨著時局的變動﹐李氏家族也四分五裂。他們大都背負著罵名﹐開始自力更生。其中﹐有的利用分得的家產﹐秉承好學上進的家風﹐開拓了一片天地﹔也有些子嗣﹐因為吸食大煙﹐打牌賭博﹐下場悲慘。
  李鴻章家族的第四代和第五代﹐遇到的最大障礙是出身問題。他們多半沒有沾到父輩的光﹐惟有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改變局面。在如今的李家後代中﹐李道增是學術地位最高的一人。李道增1930年1月出生於上海﹐是李鴻章之弟李鶴章的第五代孫。他是清華大學首任建築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道增的父親很早便離開安徽來到了上海﹐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李道增母親就讀於上海中西女中。在這個「半新不舊﹐不中不洋」的家庭薰陶下﹐他從小就接受著中西兩種文化教育。李家是傳統的大家庭﹐李道增記得﹕「父親受禮教的影響﹐從小就教育我們要守法﹔家教很嚴﹐非常重視小孩的教育﹐要懂禮貌﹐懂得做人﹐每學期成績單都要給家長看」﹔「父親很重視中文的教育﹐要我們寫大字、練小楷。」。
  李道增英文功底很紮實﹐他六七歲起開始學習英文﹐上中學時就開始看英文參考書。正是由於李道增有這一特長﹐在我國最早與西方在建築領域內交流時﹐他成了不可或缺的人才。在李道增看來﹐這一切也與家族的傳承有關。「李鴻章開展洋務運動﹐那麼早就開始接觸西方﹐引進了很多西方的科技和理念﹐他也把西方的教育帶到了家中。我父親英文和國學就非常好﹐是他教育了我。」。
  在上海普陀區真光路的一個小區內﹐記者見到了李昭慶(李鴻章六弟)的第五代孫李道鈞。李道鈞1944年生﹐退休前是上海染料化工八廠助理工程師。李道鈞說﹐當年他的曾祖父李經敘曾被李家託付給晚清著名外交官伍廷芳﹐後出任江南製造局會辦和金陵製造局總辦﹐精明能幹。伍廷芳出任駐美國、西班牙、秘魯公使時﹐李經敘以二等參贊的身份赴秘魯﹐負責代辦公使事務。數年後﹐又赴墨西哥任職﹐但非常不幸﹐沒去多久就病逝在那裡。後來﹐李經敘的大兒子李國源、侄子李國棟都相繼當了外交官﹐加上李鴻章﹐祖上可謂三代外交官之家。
  當談起家族中最有實力的人﹐很多李家後代都提到了李家老六房「家」字輩三兄弟李家昶、李家景和李家曙。他們是李昭慶的第四代孫﹐現居海外﹐都是億萬富翁﹐且深居簡出﹐頗為神秘﹐被稱為李家的「三艘航空母艦」。李家昶和李家景兄弟﹐年紀輕輕便離開父母到了香港﹐身上只有幾十美金﹐一切從頭學起﹐經過十數年的努力﹐成為香港著名的實業家。從國內到國外﹐從輕工業到重工業﹐李家昶兄弟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們還曾一起闖蕩非洲﹐旗下企業有環球鋼鐵廠、環球搪瓷廠、西茂鋼鐵廠、捷豐紡織印染廠等等。李家曙1927年出生﹐曾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開始創業時什麼雜活都幹過﹐從香港到新加坡﹐從銀行業、紡織業到礦業﹐甚至還在馬來西亞的原始森林裡開過鎢鐵礦。他憑藉自己的打拚﹐硬是闖出了一片天地。
  李氏家族自改宗以來綿延數百年﹐繁衍十幾代﹐現在的李氏後裔以道、永、昌輩居多﹐遍佈海內外﹐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家望族。李道鈞告訴記者﹐李家人歷經百年風雨﹐如今也開始重建家族聲望。幾年前﹐李家曙還在新加坡設立、主持了一個李氏家族尋根網站﹐不斷將海內外李家人的情況﹐以及專家學者研究李鴻章與近代中國的論文在網上刊出﹐以增加瞭解﹐互通聲息﹐聯絡感情。這大概是中國第一個以家族為主題的網站。李鴻章家族還會續寫出怎樣的傳奇﹐我們拭目以待。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