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揭秘李小龍父子皆離奇死亡之謎

揭秘李小龍父子皆離奇死亡之謎

  李小龍(Bruce Lee﹐1940.11.27~1973.7.20)原名李振藩﹐美籍華人﹐祖籍中國廣東佛山。他是一位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著名的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UFC起源者﹐MMA之父﹐截拳道之父﹐在全球各地具有極大影響力。他對中國電影業的貢獻永不磨滅﹐在香港的4部半電影﹐3次打破空前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全亞洲票房記錄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總票房達2.3億美金。李小龍真正拍電影只有兩年﹐留下的完整作品也只有四部﹐然而他的聲望卻一直延續至今。他是第一位闖入好萊塢的華人明星﹐他是第一位贏得國際聲譽的中國功夫大師﹐他自創的功夫——截拳道更是讓武術界震驚。那麼現實生活中的李小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龍爭虎鬥》助理導演安德魯·摩根﹕「李小龍是個性複雜的人﹐但他從不掩飾自己﹐他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兒﹐是什麼文化背景﹐作為中國人他感到自豪﹐他也為自己的武功感到驕傲﹐無論練功還是拍電影﹐他都是一個完美主義者。」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龍出生於美國三藩市﹐那一年正巧是中國的龍年。李小龍他的父親李海泉是當時一位在廣東地區很著名的喜劇演員﹐粵劇四大名丑之一 ﹐經常帶著全家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這也許就是李小龍出生在美國的原因。李小龍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過的﹐幼年的李小龍身體非常瘦弱﹐父親李海泉為讓了兒子能夠體魄強壯﹐在李小龍7歲時便教他練習太極拳﹐隨後李小龍便癡迷上了武術﹐13歲那年李小龍跟隨名師葉問系統地學習了詠春拳﹐然而從這之後﹐李小龍的習武過程卻異常艱難。
  那些高手不願教李小龍﹐因為那時候練武的人都很保守﹐不願意其他派別的人分享技藝﹐所以李小龍只能到二三流的師傅那裡﹐對他們說﹐你們想學我的詠春拳嗎﹖我教你詠春拳﹐你把螳螂拳教我﹐李小龍就這麼和人家交換﹐否則別人不願意教他。少年時代的李小龍非常頑皮﹐隨著他功夫的日益長進﹐李小龍的父母擔心他會學壞﹐所以在李小龍18歲那年﹐他的父母決定送李小龍到美國留學﹐就這樣1958年﹐李小龍帶著一身武藝回到了美國。
  1962年4月還在讀大學的李小龍在西雅圖唐人街開設了「振藩國術館」﹐傳授中國功夫。在這期間﹐他認識了來學武術的醫學院女學生琳達﹐經過一年多的交往﹐他們漸漸產生了感情﹐1964年8月他們正式結婚﹐婚後一年李小龍來到了舊金山﹐開始為世界著名的武術雜誌《黑帶》撰稿﹐這期間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他的命運。
  一個影業公司的人在一次比賽中發現了李小龍﹐他們互相認識了對方﹐他喜歡李小龍的觀點﹐因為李小龍推崇的武術觀念完全拋棄了在防身時沒有任何用處的花架子動作﹐李小龍使用的招式讓人們大開眼界。這個欣賞李小龍的人便是好萊塢的製片商威廉·杜西亞﹐他隨即邀請李小龍在電視劇《青蜂俠》中飾演男配角。
  《青蜂俠》讓李小龍實現了進入好萊塢的夢想﹐然而李小龍最初的好萊塢征程卻並不順利。1971年失望的李小龍回到亞洲﹐他應邀到泰國的一個小村莊去拍攝影片《唐山大兄》﹐然而這部非好萊塢影片卻成為了李小龍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在一次電視談話節目裡﹐他引起了鄒文懷的注意﹐那是他剛回香港的時候﹐在節目裡作客的是個日本人﹐他表演類似拔河的節目﹐就是他用氣一下子把三四個人拖過來﹐當時有人對李小龍說﹐你這麼強壯跟他比試比試。李小龍說﹐我不跟他比這個﹐我能一拳把他打趴下﹐那個日本人聽了使勁兒樂﹐結果李小龍一拳就給他打翻了。鄒文懷看了這個節目﹐立即給李小龍打電話﹐他們從此就開始合作了。
  與鄒文懷的香港嘉禾影業公司合作之後﹐李小龍接拍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唐山大兄》。李小龍在這部影片中展現的截拳道振動了武術界和中外影壇﹐李小龍幫助設計的打鬥場面難度之大、速度之快﹐讓當時的觀眾激動不已。《唐山大兄》在香港上映不到3周﹐票房就超過了350萬港元﹐連破東南亞地區的所有華語片票房紀錄。《唐山大兄》的成功讓好萊塢的許多製片商看到了李小龍的價值﹐他們邀請李小龍回到好萊塢發展﹐然而此時的李小龍卻拒絕了這些邀請。
  事實證明﹐李小龍留在香港發展是正確的。他在香港接拍的第二部電影《精武門》﹐成為徹底改變他演藝生涯的作品。這部描寫陳真為師傅霍元甲報仇的影片﹐一放映就激起了當年飽受日軍欺凌的中國觀眾的強烈共鳴﹐李小龍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精武門》奠定了李小龍的國際影星地位﹐之後他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猛龍過江》﹐同樣取得了成功﹐就在他準備自己拍攝第二部電影《死亡遊戲》時﹐好萊塢的目光再次投向了他﹐這次他沒有迴避﹐而是接拍了這部影片《龍爭虎鬥》。李小龍全身心投入了《龍爭虎鬥》的拍攝﹐每一個場景的選擇﹐每一個動作的設計﹐李小龍都參與其中﹐使得這部香港與好萊塢合作的電影一上映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73年8月19日《龍爭虎鬥》在美國首映﹐影迷們沒能看到出席儀式的男主角﹐只是在銀幕上看到了生龍活虎的李小龍﹐10月18日影片《龍爭虎鬥》的國語版在香港公映﹐而此刻李小龍正靜靜地躺在美國西雅圖的墓地。李小龍的死震驚了世界﹐同時也給他的影迷帶來了無盡的哀傷﹐人們難以相信﹐一個充滿活力﹐熱愛生命的人怎麼會突然離開﹖讓世界瞭解了中國功夫的李小龍﹐讓華人感到驕傲的一代武術宗師就這樣走了。
  李小龍以高超的中國傳統武術﹐獨特的性格和愛國主義的銀幕形象﹐成為功夫片的超級巨星名揚世界﹐他給他的朋友和影迷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李小龍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卻如同一顆耀眼的彗星劃過國際武壇的上空。他主演的功夫片風行海外﹐中國功夫也隨之聞名世界。在不少外國人心目中﹐功夫就是中國武術﹐李小龍就是功夫的化身。許多國外武林高手、空手道拳師﹐泰拳大師看過李小龍主演的功夫片後都承認﹕「李小龍確有真功夫。」到今天﹐很少看見一位東方武術家能像李小龍一樣突破國家、種族的領域﹐並且在死後聲威依然不減。對於李小龍的死因﹐當年法庭給出的最後裁決是﹕李小龍是因為對頭疼藥的某一種成分過敏﹐引至大腦水腫而死亡。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李小龍英年早逝的悲劇卻在他的兒子李國豪的身上重演﹐1993年3月31日年僅28歲的李國豪竟然在拍戲時被一顆從道具手槍中射出的子彈奪去了生命。
  《烏鴉》是李國豪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在這部電影裡李國豪扮演一位被毒品販子殺害的搖滾歌手﹐為了復仇他將從陰曹地府歸來﹐重返人間。1993年3月31日《烏鴉》的拍攝已經接近尾聲﹐按照劇情設計﹐這一天與他演對手戲的演員手持一把0.44口徑的道具槍對準李國豪射擊﹐槍聲一響﹐李國豪應聲倒地﹐鮮血四濺卻再也沒有起來。在他的父親李小龍猝死20年之後﹐命運又導演了一出輪迴悲劇﹐他的死成了一個難解之謎。
  李國豪於1965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東奧克蘭﹐他是李小龍的第一個孩子﹐他的誕生讓李小龍非常驕傲。李國豪8歲那年﹐父親李小龍突然死亡﹐從此李國豪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李國豪從父親李小龍那裡繼承了俊俏的外形、演戲的天分﹐以及少年時代不愛讀書的性格﹐尤其不願意遵守校方的紀律﹐在中學時他因為無理、蠻橫、胡鬧的性格而先後被三所學校除名。20歲時李國豪前往紐約發展﹐他一邊在百老匯充當跑龍套的小角色﹐一邊在學校上演藝課﹐然而同學們對他的表演卻並不看好。
  不過李國豪的機會還是來了﹐1986年香港導演於仁泰來到紐約﹐遊說21歲的李國豪赴香港拍攝電影《龍在江湖》。和父親李小龍一樣﹐香港成了李國豪事業的轉機。身高1米83﹐體重67公斤的李國豪與身高1米72﹐體重64公斤的李小龍雖然並不十分相像﹐但人們還是不由自主地在李國豪身上尋找李小龍的影子。儘管《龍在江湖》算不上是一部藝術性很強的電影﹐但憑借「李小龍之子」的名號這部電影還是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從此之後李國豪成了一顆冉冉上升的功夫明星。
  但是李國豪並不滿足於僅僅做一個功夫明星﹐他想擴寬自己的戲路﹐更多地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華。於是他接拍了與以往風格完全不同的電影《烏鴉》。在家人的眼裡﹐李國豪是一個太愛冒險的人。然而一個人的出現讓李國豪第一次有了想過安穩生活的念頭﹐她就是伊萊扎﹐在交往了兩年之後﹐李國豪向伊萊扎求婚了。
  1993年3月31日﹐離電影《烏鴉》封鏡還有八天﹐離李國豪的婚禮還有兩個星期。但突然之間一切全都改變了。根據日程安排﹐這一天的戲應該是李國豪被演對手戲的演員一槍擊倒。然而在開拍現場﹐槍聲響起﹐李國豪應聲倒地後就再也沒有起來。李國豪就這麼離去了﹐他的電影事業﹐他的盛大婚禮﹐他剛剛建立的對未來生活的期盼就此結束。但是一支道具手槍怎麼會致人於死地呢﹖然而調查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因就是那把應該裝有假子彈的道具槍裡面居然裝的是真子彈﹐在上膛之前竟然沒有一個人對這一切進行檢查﹐一連串的人為疏忽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李國豪死後的第三天﹐他的遺體被運往西雅圖﹐安葬在風景湖公墓區他父親李小龍的墓旁。這對父子的人生雖然短暫﹐但他們留給世人的記憶卻是永恆的。1999年﹐美國《時代》雜誌選出的20位世紀英雄偶像中﹐李小龍是唯一的一位東方人。如今李小龍的傳奇人生被拍成電視劇搬上了螢幕﹐並且創造了收視神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