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手抖、 駝背、字體變小...醫示警「巴金森氏症10大警訊」 有3項就要小心了

手抖、 駝背、字體變小...醫示警「巴金森氏症10大警訊」 有3項就要小心了

手抖、撲克臉為典性症狀 暴露危險環境也會退化 娛樂城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表示,巴金森氏症是神經性退化疾病,以運動症狀為主,最大特徵是動作變慢、肢體僵硬、雙手顫抖、姿態不穩等運動狀態,50歲以上銀髮族為高危險群,患者會出現撲克臉、面癱,也就是沒有憤怒或微笑等表情;只能小碎步走路、肢體僵硬、手腳顫抖。另外非動作症狀有自律神經失調與便祕等,可能在初期出現,甚至發生於運動症狀之前。


會造成巴金森氏症的危險因子有:年齡到50至70歲之間;近親有相關病史;曾經頭部外傷;經常接觸殺蟲劑或是暴露在重金屬或化學溶劑中。蔡睿蘋醫師認為,詹雅雯曾說當過洗衣場女工,受毒物殘留影響是可能的原因,但極高劑量才會誘發退化。


蔡睿蘋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患者在初期,病患會出現嗅味覺失調,自律神經也同時失調,出現便秘以及失眠等症狀。到了中期,便會有動作緩慢、記憶力不佳等症狀。「如果有治療,就能延緩進程;沒治療,便會快速惡化。」


巴金森氏症的病程分為5期,第1期僅發生在單側肢體症狀,直到第5期則是全日需仰賴輪椅或是無法起身。常見的症狀有雙手不自覺顫抖;肢體僵硬、姿勢不穩以及動作緩慢。其中動作緩慢被台灣動作障礙學會視為最關鍵的症狀,有這個症狀就需要高度懷疑。其他非運動症狀則有睡眠行為異常,也就是睡眠時會跌下床或是揮空拳,把夢境演出來。


巴金森氏症10大警訊 有3項就要留意


蔡睿蘋醫師提醒,巴金森氏症的10大警訊中,只要出現超過3種,便要高度警覺!


1.平時休息,沒有拿東西時,雙手會不自覺顫抖。


2.走路動作變少,例如手不會擺動。


3.走路時駝背。


4.走路時腳步會拖著走。


5.常跌倒。


6.容易疲倦、懶洋洋,做事沒動力。


7.頸部後方或肩膀時常疼痛。


8.刻意避開與聊不來的人相處。


9.音調變小或沙啞。


10.寫字變慢、字體變小。


蔡睿蘋醫師建議銀髮族在每個月的「8」日,可以做巴金森症自我檢測,雙手平舉前方,比出OK手勢,並且大拇指與食指一開一闔,持續25次,可自我檢測此病常有見的肢體障礙問題,若有疑似症狀,可以到神經內科就診。


初期患者可做簡單運動 延緩惡化


巴金森氏症的3大治療目標為:控制運動症狀、改善非運動症狀、預防運動併發症。蔡睿蘋醫師表示,現在用藥相當成熟,可同時改善運動與非運動症狀,且避免運動併發症;同時可用深腦刺激術等外科手術來治療嚴重或中後期的巴金森氏症。


對於初期患者的復健,蔡睿蘋醫師表示,「運動」已確定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動作表現,並且幫助走路平衡的作為。對於居家安全,尤須注意浴室與臥房的安全性與方便性,例如:擺設止滑墊、加裝床欄、有扶手的堅固椅子、房間內外裝置小夜燈、減少門檻、移除滑動的地毯。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