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秦始皇與劉邦明顯不同但都是凡人

秦始皇與劉邦明顯不同但都是凡人

  秦始皇與劉邦都為皇帝,卻有著明顯的不同。若將劉邦定義為創業之主,他從一個平民百姓經過7年創造了千秋偉業;而秦始皇卻是守成之君,13歲繼位,未去爭取便已是國君,直到50歲去世。但這樣不同類型的兩個皇帝,讓人看來卻有著一個同所有人都相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凡人。
  對於這一天下人皆凡人的觀點,劉邦是一個很不負責任的人,在歷史上,皇帝廢一個太子和立一個太子就是一句話的事情,但是劉邦卻在自己臨死的時候,沒有把太子的廢立做個定論,最終把戚夫人和孩子都害死了。他非常的貪婪,貪財貪色,這也是范增在《鴻門宴》中對他的評價。可你再看歷史的記載,劉邦是一個傳奇的皇帝,比如劉邦的出生,就不符合生理常識。當了皇帝後,他給自己抹了很多傳奇色彩,這都是為了讓別人崇拜他。從這一點看,其實劉邦就是凡人。
  每一個皇帝的大臣都有忠奸之分,而又往往都是忠臣鬥不過奸臣,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個道理。其實是因為皇帝是個凡人,凡人都有兩面,想做事,就會用忠臣,想享樂就會有奸臣,忠臣辦事,奸臣為其腐化服務。正是因為作為凡人的皇帝有著享樂和做事的雙面性,也就會衍生出忠臣和奸臣的鬥爭。不僅是帝王有凡人的一面,就連歷史上建議秦始皇統一全國的李斯、結束了帝王制度的孫中山也都是凡人。
  而凡人的管理出了問題不是出在管理技巧上,而是出在管理者自身,缺少冷靜和理智,位高權重的人恰恰是忘了自己是凡人,這時就會出現自負,各種各樣的偏差。前明後暗是歷史上所有的帝王將相乃至所有人的一個鐵律,也是一個集團從興旺走向毀滅的規律。只要是凡人就都會有缺點,其中一個就是貪婪,這就需要制度和輿論的約束。比如在修陵墓時秦始皇就知道自己會死,但他不立太子是不希望自己會死,遺詔沒有蓋章和發出去,這就表明秦始皇還心存僥倖,希望自己還能好起來,在臨死前最渴求生命的延續,這也導致了趙高改遺詔。其實這就是凡人的弱點所致。
  而說到今天,每一個人一開始都是弱者,在努力和時代的造就下有了權力,有了收入,在這時考慮的並不是貪婪,而應該是珍惜,感謝這個時代。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