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清朝的格格們為什麼大都婚後不育?

清朝的格格們為什麼大都婚後不育?

  一提起清朝的格格們﹐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還珠格格》了﹐小燕子和五阿哥浪漫的愛情﹐幸福的婚姻讓很多少男少女嚮往﹐理想是豐滿的﹐但是現實中的這些格格是如此殘酷﹐別看貴為格格﹐他們也無法掌握自己的婚姻﹐天真爛漫的清朝格格們一旦結了婚﹐洞房花燭夜之後﹐便進入孤獨寂寞的生活。
  受清宮劇的影響﹐尤其是《還珠格格》﹐很多年輕人嚮往那些年輕貌美的格格與阿哥卿卿我我的浪漫愛情﹐不知道又要羨煞多少旁人!可是﹐如果你對格格的真實人生有所了解﹐那些瀰漫了很久﹐要「穿越清朝做格格」天真想法﹐便會煙消雲散。
  本文總結了一下﹐清朝格格婚後不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絕大多數與浪漫、愛情無緣。清代格格們的婚姻﹐都跟社稷大事聯繫在一起。說到底其實都是政治婚姻﹐小小年紀﹐或遠嫁蒙古、女真部落﹐或嫁王公重臣之家﹐用稚嫩的身軀﹐負擔社稷重任﹐根本不像電視上那樣的浪漫!格格出嫁的年齡﹐10至13歲者18人﹐14至18歲者21人﹐19歲以上者僅6人﹐另有2人在出嫁前就病故了。出嫁年齡最小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只有10歲。
  清太祖的四女兒穆庫什﹐就是這種政治婚姻的最大受害者。14歲時﹐下嫁烏拉部首領布占泰﹐以安撫這個野心勃勃的男人。四年後﹐這個充滿權力慾望的女婿還是與老丈人刀兵相見﹐穆庫什因為勸阻丈夫還差點被殺。最後布占泰兵敗逃亡﹐18歲的穆庫什挺著大肚子回了娘家。不久﹐她下嫁給大她33歲的重臣額亦都。這一次﹐她是父親的贈品。額亦都是清太祖的猛將﹐戰功赫赫。穆庫什27歲的時候﹐成了寡婦。
  按女真的習俗﹐穆庫什改嫁給額亦都的第八子圖爾格。這個苦命的女人﹐到了晚年都不得安寧。43歲時﹐她的大女兒以抱養的女孩冒充愛新覺羅的血脈﹐皇太極震怒﹐穆庫什被剝奪公主頭銜﹐丈夫也被迫跟她離婚。她只能寄居兄弟的屋簷之下﹐繼續苦難的人生。
  2、格格們結婚後就得分居。皇室規矩﹐格格出嫁的時候即被欽賜一座宅子出宮另住﹐但不得和駙馬的兄弟姐妹同住。駙馬的兄弟姐妹如果見到公主的面則要行大禮參拜。駙馬住在宅子的外院﹐公主不宣召﹐不許共枕席。這是為了保證格格的地位﹐但是這樣無形中給格格造成了困擾﹐因為每宣召一次﹐公主和駙馬都要花費許多錢才能見面。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清朝的特殊規定﹐格格出嫁有一個保母在監督和管理格格﹐也就是說權力都在保母手上﹐即所謂管家婆。
  有很多人認為格格那是皇帝的女兒﹐還怕一個保母﹐其實是這樣的﹐格格若不向保母行賄﹐保母一定多加阻攔﹐甚至罵公主無恥。女子大多柔懦﹐哪有不被其制住的。最聽不得那些難聽的話﹐如果格格主動要求見駙馬﹐這就過於主動和開放了﹐格格即使進宮面見生母﹐也不敢訴說委曲﹐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女子對這個方面不能主動﹐即使講了也聽不進去。所以有清一代的格格幾乎沒有生小孩的﹐有也是駙馬側室所生。如果格格比駙馬早死﹐則將駙馬趕出宅子﹐所有的東西搬入宮中﹐除房宇外進了保母私囊的無法考證。大抵清朝的格格十人中就有九人因相思而死。
  3、大都不幸福並且不長壽。《清史稿·公主表》記載﹐順治以後七個皇帝(同治、光緒、溥儀無後)﹐共封31位格格﹐50歲前去世的24人﹐占77%﹔其中去世時未滿20歲的2人﹐20歲至29歲的13人﹐30歲至39歲的4人﹐餘下的5人去世時未滿50歲。按道理﹐生在皇家﹐錦衣玉食﹐醫療條件也好﹐壽命不至於這麼短的?這其中當然有原因。清朝的格格﹐十之八九都是死於相思的﹐而且大都沒有子嗣。這主要歸咎於她們的婚姻生活。前面我們說過了﹐格格見一次自己的駙馬都很難﹐自然夫妻生活不和諧。
  缺了雨露的花兒﹐自然凋謝得快。所以﹐你所看到電視那些光鮮的格格﹐是電視劇﹐不是歷史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