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赤壁之戰曹操落敗因被自家謀士暗算

赤壁之戰曹操落敗因被自家謀士暗算

  曹操一方面想做仁君﹐另一方面卻又連小臣劉馥都容忍不了﹐在橫槊賦詩時倚酒將他刺死。如此類推﹐曹操還能聽得進程昱、二荀的逆耳忠言嗎?幸好三位謀士先知先覺﹐提前疏遠了曹操﹐不然早已死無葬身之地。再類推﹐曹操一旦當了皇帝會怎麼樣呢?所以他的勸降戰略不過是王莽謙恭未篡時。
  想當初官渡之戰郭嘉是「十勝十敗說」﹐荀彧也是三番五次諫議曹操堅持到最後。世事難料﹐轉眼間主、臣就從互助互信變成了互離互棄。這就是不可抗拒的對立統一規律。
  程昱想在曹操失敗後崛起﹐可惜不得其時既然三位幕官決計要抱團反曹﹐但為什麼程昱又要在龐統獻連環計之後﹐以及東南風刮起之後提醒曹操預防火攻呢?這中間可是大有深意﹐堪稱倒戈反主的經典。
  第一﹐程昱利用曹操聽不進諫言的逆反心理穩住他﹐讓他更加堅定自己的錯誤決策。由於程昱不是第一謀臣﹐加之曹操現已高高在上﹐所以程昱料定他必然心存逆反。比如曹操在聽到火攻的警示之後說﹕「凡用火攻﹐必藉風力。方今隆冬之際﹐但有西風北風﹐安有東風南風耶?… …若彼用火﹐是燒自己之兵也﹐吾何懼哉?」曹操在做了這番主觀思考之後﹐當然就不會懷疑龐統了﹐甚至認為只有他才能解悟大隱士龐統的奇謀。龐統也確實誇獎過他﹕「丞相用兵如此﹐名不虛傳!」曹操心說﹐龐統是比伏龍諸葛亮還要強得多鳳雛﹐有了他相助﹐你們就不必多慮了。謀士們便旋即拜伏曰﹕「丞相高見﹐眾人不及。」意思是軍中無戲言﹐您可別反悔喲!
  正因為程昱反向強化了曹操的思維定勢﹐所以當東南風真刮起時﹐他仍死要面子說﹕「冬至一陽生﹐來復之時﹐安得無東南風?何足為怪?」心說﹐這種小概率的風是捉摸不定的﹐並無實戰應用價值﹐風頭會隨時轉向。然而﹐他也不想想﹐對這一「不足為怪」的天氣常識為什麼當初謀士們都不提及呢?都只誇「丞相高見」呢?可見此曹丞相已不是彼曹阿瞞了﹐已不再拒絕任何形式的奉迎。
  順便要解釋的是﹐曹操在冷落身邊謀士的同時﹐還玩出了一個人力資源新花招﹐那就是臨時聘用外來的謀士。他以為只要給足面子或金錢﹐任何人都能收買。並且這種僱傭兵不會與自己搶功﹐還可以隨時解雇。他此前也確實屢試不爽﹐比如關羽出於感恩就為他解了白馬之圍﹐斬顏良誅文醜﹔許攸就為他獻了偷襲烏巢之計。但曹操沒有料到世上還有用聲色貨利、虛情假義不能收買的人﹐哪怕是一瞬間﹐比如徐庶、龐統。權術給曹操帶來了一時的成功﹐更給他帶來了不可挽回的失敗。赤壁之後的曹操是既不敢相信身邊的人﹐也不敢相信外來的和尚﹐趕盡殺絕之後﹐司馬懿夾縫而生。
  第二﹐程昱是謀士兼政治家的復合體。在司馬徽的四個主要學生(或朋友)中﹐智謀從高到低的排名是龐統、諸葛亮、徐庶、程昱。相互之間的差異理論上是「十倍」﹐實際是西川級、荊州級、樊城級、東阿縣級。其中龐統和徐庶是純粹的儒家謀士﹐既孝又忠﹐諸葛亮和程昱(包括司馬徽)則是胸存王霸之志的儒法混的謀士﹐也就是說郭嘉、二荀反曹是為了擁劉備﹐程昱、諸葛亮則是為了擁自己的家族(具體說諸葛亮是想扶諸葛均稱帝)。諸葛亮是「眾問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在當時的社會只有想當皇帝才是不能外露的「異志」﹐其它自比管仲、樂毅、呂望、張良都無大礙。小說對程昱雖然沒有這方面的描述﹐但從他的行為可以判斷﹐比如他利用徐庶的至孝陷害其母子﹐就是非常陰損的權謀﹐能幹出這種事的人對主子也必定不忠(這是古代的人性邏輯﹐如能孝必忠、有機巧者存機心)。與之對應﹐孔明則是利用龐統對劉備的至忠加以謀害。由於「三國」時期的人心和戰爭形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複雜﹐所以忠謀士大都職業生涯不長﹐他們不是被主子清除﹐就是被兼通智謀和權術的同類算計。近似於現在的高分低能兒。
  需要說明的是﹐在羅貫中看來﹐漢朝氣數已盡﹐篡逆是合理的﹐如崔州平就曾對劉備直說匡復漢室是逆天數﹐王道須當更新。揭開《三國演義》隱秀的面紗﹐有異心的謀士比忠謀士更具英雄相﹐而且是反得越徹底越好。當然這裡有一個界定原則﹐他們必須是主觀為天下﹐客觀為自己﹐比如程昱、崔州平、諸葛亮、司馬徽。那些只顧個人或局部利益的機會主義者就是狗熊了﹐如袁術、袁紹等。辨別時我們可從結局反推其動機﹐此亦文學的方便之處。實際上問題還沒有這麼簡單﹐《三國演義》中沒有一個人不是英雄﹐也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的英雄。
  程昱之所以要在不想讓曹操成功的情況下繼續進諫﹐另一個目的就是希望曹操失敗後能重用自己﹐成為他的寵臣。之後再做新的打算。他的這一做法與後來的司馬懿如出一轍。司馬懿也是不管曹操採不採納﹐先輕描淡寫獻幾條計謀﹐曹操在前後比較之後便逐步接受了他。但程昱由於計劃實施得太早﹐沒有取得預想的成功﹐曹操在華容道之後依舊很輕狂﹐未落入程昱的圈套﹐搶天呼地還是只念郭嘉。可見程昱比劉備、諸葛亮更「不得其時」。不過憑一縣令之才爬到振威將軍的位置並善終﹐還是很不錯了。他的宦友荀彧、荀攸後來為抵制曹操晉位就慘死在了曹操的手裡。說起來曹操本人也不是很順﹐先是接連被程昱、楊修逆向絆倒﹐當老來「耳順」不再倔強時﹐又被司馬懿逮了個正著。
  同樣﹐程昱也認識到曹操只能敗﹐不能死﹐所以他最後及時揭破了黃蓋的糧船之偽﹐讓曹操得以逃逸。而且這一次程昱非常詳盡地給他講解了常識﹕「糧在船中﹐船必穩重﹔今觀來船﹐輕而且浮。」看來﹐曹操不是聽不懂道理﹐都是因為前面程昱光說論點﹐不予強調或論證的緣故。程昱很明白﹕許多時候﹐表達方式比表達內容更重要。尤其是對於官兒。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