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揭秘末代皇帝溥儀選秀內幕

揭秘末代皇帝溥儀選秀內幕

  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一生可以說是頗為傳奇的﹐幾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因為他先後經歷了清朝、北洋、偽滿、南京國民政府﹐再到新中國等多個歷史時期。當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溥儀身處的環境不一樣﹐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樣﹐所擁有的權力也不一樣。那麼溥儀在眾多的角色轉變中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我們可以從他娶老婆這件事情上窺知一二。
  先來說北京時期的溥儀。民國十年初﹐雖然封建王朝已經是明日黃花﹐雖然已經是民國﹐但是溥儀的家族依舊享受著民國為他們提供的優厚待遇。而此時﹐身為中國最後一個皇帝的清遜帝溥儀已經15週歲了。王公大臣開始商量著溥儀的婚事﹐這時莊和皇貴太妃剛去世﹐幾個管事兒的妃子中榮惠皇貴太妃又沒有什麼主見﹐剩下的敬懿皇貴太妃和端康皇貴太妃發生了爭執。而有趣兒的是﹐溥儀的兩個叔父也各為一個皇貴太妃奔走說話。一個主張選擇端恭的女兒﹐另一個則主張選擇榮源的女兒。為了做好這個媒﹐所有人都各自不辭勞苦地奔波著。當然﹐到底選擇誰﹐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得看小皇帝溥儀的意思。
  同治和光緒時代的辦法是﹐讓候選的姑娘站成一排﹐由皇帝來當面挑選﹐相中哪個﹐就在這個姑娘身上做個記號。至於怎麼做記號﹐則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遞上玉如意給相中的姑娘﹐另一種說法是把一個荷包繫在相中的姑娘的扣子上。
  到了溥儀的時代﹐王公大臣們商議﹐把一大群候選姑娘擺成一排挑來挑去不大妥當。所幸當時技術允許﹐就改由挑選候選姑娘的照片來決定溥儀娶誰。溥儀覺著哪個姑娘好看﹐就在相應的照片上面做個記號。溥儀看照片時傻眼了﹐候選姑娘個個長得都差不多﹐巴掌大的臉﹐直筒子似的腰﹐只能比誰打扮得特別一些。後來﹐溥儀索性在一張看著比較順眼的候選姑娘的照片上畫了個圈兒。溥儀選中的是端恭的女兒﹐名叫文繡﹐比溥儀小3歲﹐而這正是敬懿皇貴太妃看中的候選姑娘。可是﹐如此一來﹐端康皇貴太妃不高興了﹐她提了一堆反對意見﹐說文繡長得不漂亮﹐家裡窮… …反正就是不同意。而端康皇貴太妃推薦的是正白旗榮源家的閨女﹐叫做婉容﹐人漂亮﹐家裡還有錢﹐是一個典型的白富美﹐而且和溥儀一樣大﹐都是15歲。溥儀心裡有些不耐煩了﹐於是就又在婉容的照片上畫了一個圈兒。端康皇貴太妃是滿意了﹐可是敬懿皇貴太妃和榮惠皇貴太妃又不高興了。最後經過調解決定﹐既然溥儀已經選了文繡﹐她是不能再嫁給其他人了﹐因此可以納為妃﹐而婉容則是皇后。一個媳婦﹐人家溥儀尚且覺得沒有必要﹐好傢夥﹐這一下子弄了兩個。
  由於直奉戰爭﹐溥儀的婚禮拖了一年多才舉行。結婚那天﹐許多人﹐諸如總統黎元洪、前總統徐世昌、軍閥張作霖、吳佩孚等有頭有臉的人物都送來了賀禮。而婚姻對於溥儀的生活來說並沒有什麼大的改變﹐他甚至連價值千金的春宵一刻也浪費了﹐這也是後來有些人一直質疑他性能力的原因。
  1931年﹐文繡不堪忍受沒有愛情的婚姻﹐在妹妹的陪伴下﹐鼓起勇氣和溥儀離了婚。「皇妃和皇帝離婚」一事傳開以後﹐被當時的人們稱之為「刀妃革命」﹐可見在當時影響有多大。而婉容由於宮內生活枯燥寂寞﹐在溥儀的同意下開始吸食鴉片﹐不久變得精神渙散。婉容後來追隨溥儀到了東北﹐成了偽滿洲國的「皇后」。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