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新車資訊] 配合NASA殖民火星的野望,LEXUS提出火星專用概念車設計

配合NASA殖民火星的野望,LEXUS提出火星專用概念車設計


Zero Gravity
               
美國太空總署(NASA)之前就發下豪語,期望在2024年之前讓人類重返月球,並以月球作為中繼站,最終在火星上發展出殖民地;但在月球上,當然不可能會有人想要花太多時間在走路上面,為此,TOYOTA以及LEXUS歐洲區域的設計工作室(European Advanced Design Studio),就有幾位設計師交出了火星專用概念車的設計圖,並刊登在Document Journal雜誌上,由許多設計以及相關文章整合成為「The Lunar Design Portfolio」(月球設計作品集)。


Bouncing Moon Roller
               
而在被選中的七個概念車之中,LEXUS設計師Karl Dujardin提出「Zero Gravity」(零重力)設計想法,融入車廠全新的格柵設計,加上些許的神秘風格,構想出了一台單人座、外型類似重機的太空交通工具,並且設想最高速度可達每小時500公里的高速;而另一位設計師Julien Marie則提出了「Bouncing Moon Roller」(彈跳月球滾輪)的設計項目,可看出在一個外觀像是泡泡的空間當中有著駕駛座艙以及電池組,就像名稱所顯示出的一樣,在各種不同地形上可以跳躍的方式來推進;另有設計師Keisuke Matsuno所設計的「Lexus Lunar Cruiser」(Lexus月球巡航艦)則將車輪設計為可以轉向,可像一般車輛一樣,或是調轉90度、輪圈面向天空,變身為一台小型飛機。

設計師Yung Presciutti則是提出了「Moon Racer」(月球賽車),同樣為單人座,主要功能以能夠跳躍、爬升、甚至在月球進行賽車、探索月球的明暗面為主;另外,同一設計師也提出「Lexus Lunar」6x6大型運輸工具,用以安全探索月球表面,上方搭載一個生活空間,能夠拖曳幾台Moon Racer,在停下大型Lexus Lunar之後,再運用比較小台的Moon Racer進行探索。

除了上述主要用在地面的運輸工具以外,設計師Jean-Baptiste Henry提出外觀為長條狀的Lexus Cosmos(Lexus宇宙),則主要設計成可以在太空中旅行,並且以稱為「Moon Explorator」(月球探險家)的透明玻璃空間讓人們體驗零重力,就像個太空游泳池一樣,只是不是在「水」中游泳,而整體則由駕駛座艙以及上面提到的太空游泳池組成。


Lexus Lunar Cruiser


Moon Racer


Lexus Lunar


Lexus Cosmos





開發新油電技術,LAND ROVER計畫年底推出Discovery油電版本車型


LAND ROVER近期透露,可能將在2020年底之前,針對現有的Discovery車型計畫提供改款油電車型,將著重在降低油耗、增強效率,並將更新的油電技術應用到Discovery上面;就有外媒發現,車廠正在專注研發48V的輕油電(Mild Hybrid)技術,而這項技術就很有可能會用在這台SUV的改款車型。


至於車廠會選擇研發輕油電車款,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必須考慮到歐洲油耗與環保相關法規更趨嚴格,並且想辦法因應未來的電動化策略,而48V的輕油電系統除了成本將變得更加便宜,也更容易套用在各種不同的車型上面,不需要只因為改個動力系統而必須更動太多原本的部分,還能彈性選擇要到應用在哪種引擎上面;而外媒也推測,現在較為普遍使用的2.0升與3.0升渦輪柴油引擎將是歐洲電動化的首選,在美國車市則可能會優先選擇電動化別款引擎。

另外,針對未來車廠有計畫推出的Discovery油電車型,也有可能會採用插電式的混合油電技術,目前已經在Range Rover以及Range Rover Sport的P400e版本車型當中提供插電油電車型;而在這些車型當中,都是搭配渦輪增壓2.0升四缸引擎,並由13.1 kWh的鋰離子電池組供電,電動馬達同時可支援短距離的動力提供,與輕油電相比,甚至還能節省更多燃油。

Discovery在2016年巴黎車展上就吸走不少目光,後來在2017年,車廠就開始銷售此車型,因此,可推測在設計上車廠並不需要大大修改,而外媒同時也猜測,車艙在未來改款之時,也將加入新技術、新功能、甚至是新的安全駕駛輔助系統。

雖然目前車廠並沒有釋出更多的相關資訊,不過,之前車廠就表示過,將取消提供搭載V8引擎的車款,若外媒推測的都正確,那麼混合油電版本的Discovery將有望在2020年底之前首次公開亮相,並有可能在2021年導入美國等地。









面對消費者訴願和官方的調查,TESLA表示TESLA車子暴衝是人為的


TESLA發生數十起所謂「無預期加速」的案例(即俗稱的暴衝),消費者發出訴願,要求官方介入調查和大約50萬輛的TESLA電動車,上周美國國國家公路交通管理局(NHTSA)表示將深人調,TESLA本周一公開表示,他們的並沒有所謂的無預期加速。


上周五,NHTSA表示,將審查消費者的請願書,並‎‎發佈了一個修訂版本‎‎,指稱TESLA的無預期加速的比例遠高於道路上的其他車輛。‎請願書敦促NHTSA召回所有TESLA的車款,包括從2013年開始生產的Model S、Model X和Model 3。內容還引用了媒體關於「無預期加速」而導致撞車事故的報導,還及消費者向NHTSA提出的投訴。

這份請願書是包括127位TESLA車主的訴願,共發生110起撞擊和52人受傷。‎TESLA表示,這份請願書是「完全錯誤的」,是由一位股市做空的傢伙所提出來的。‎根據CNBC的報導,目前正在放空TESLA股票的Brian Sparks在9月份遞交了請願書。Brian Sparks是一位獨立的投資人,事實上,過去一直以來,TESLA在華爾街的許多財經專家眼中,它的前景是悲觀的,過去大多數分析師對TESLA多持偏空的看法。

‎面對外在壓力,TESLA在一個部落客網站上表示,在過去幾年中,我們曾經和 NHTSA 討論過請願書內容所指控的大多數投訴例。在每一個案例中,我們和NHTSA審查過,資料證明車輛都是運行正常的。‎‎ 換句話說,‎換句話說,如果駕駛要加速,車子才會加速,當駕駛踩下煞車時,汽車才會減速或停止。

TESLA的話中之意顯然是指這些無預期加速,應該是人為的。‎NHTSA發言人周一拒絕對TESLA的聲明發表評論,該機構上周表示,將會仔細審查請願書和相關資料。‎





NISSAN Leaf累計總銷量超過45萬輛,TESLA Model 3緊追在後


若談到電動車,NISSAN可說是在該領域起跑相當早的品牌之一,而2010年底推出的Leaf,更是為NISSAN在電動車領域率先打開知名度,發表至今更是已經接近10年的時間,現階段則是第二世代的車型。日前原廠更是宣布Leaf的累計總銷量已經在日前達到45萬輛,成為現階段最受歡迎的電動車。


NISSAN在2010年12月發表之後,花了約9年的時間累積了45萬輛的銷售成績,不但相當不容易,也成功成為電動車領域的領先者。其中在2014年達到10萬輛;接下來的2015年可說是銷售大爆發,年度銷量達10萬輛,使得總銷量直接站上30萬輛,而在2018年30萬輛達陣之後,2019年來到40萬輛,最後再2020年達到45萬輛。

雖然NISSAN Leaf以45萬輛的累計銷售量成為現階段最受歡迎的純電動車,但後面可是有一個強大的對手已經迎頭趕上。這個對手就是TESLA的Model 3,這個美國電動車品牌在2017年才正式推出的平價純電動車,僅花了2年的時間、在2019年底就已經累計達到448,634的銷量,如果銷售熱度能夠持續的話,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超過NISSAN Leaf進而登頂。







冬天仍尚未過完?中國工業信息部預估今年新車銷量可能持平或呈下滑


中國工業信息部長苗圩於本週一指出,根據政府方面預計,中國汽車銷量在今年2020年,全年銷售有可能保持在2500萬輛左右,而且最後很有可能會與這個預估值持平或甚至下降;同時,他更表示,政府部門正在考慮推遲削減、甚至完全取消新能源汽車(NEV)的補貼一決定,再次強調公部門於本月初就表示過,今年並不打算大幅削減對新能源汽車的補助;而在此之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也預估2020年銷量將會繼續下滑。


去年,整體車市才剛經歷寒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統計,2019年已經是車市連續第二年萎縮、連續14個月呈現下滑,而各家車廠只有少在2019一整年銷量有所增加,其餘大部分都呈現下滑,而且也都已連續好幾個月都是下跌狀態;這樣的狀態,除了中國經濟成長變慢以外,當然就要「歸功」於美中貿易戰,在是否課徵汽車以及相關零組件關稅之餘,影響到進口車價格與新車銷量,另外,在各車廠紛紛推出電動車款之時,政府去年下的取消新能源車輛補助一決定,也間接嚇跑不少消費者。

至於各車廠目前對於2020年的想法,雖然有許多車廠都表示看好2020年的車市前景,並且持續推出電動化計畫,不過,這些策略是否能對於中國新車銷量有足夠的影響,也還得繼續關注政府方面的決策以及國際情勢,各車廠方面,不管中國整體車市會如何發展,當然也都將繼續朝電動化的目標前進。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