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遠離菸、酒、檳榔 防口腔癌

遠離菸、酒、檳榔 防口腔癌

遠離菸、酒、檳榔 防口腔癌

人類嚼食檳榔的歷史悠久,早在西元前約600年,在一份梵文文稿中就提到有關嚼食檳榔塊的事情,甚至有皇室將檳榔當作禮物餽贈的紀錄。而在中國史書上亦曾記載,「賓」與「郎」皆指貴客,為當時宴會時的珍品;韓愈、北宋蘇東坡曾做詩讚美檳榔,南宋朱熹有每天嚼食的習慣,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更將檳榔塊收錄其中。直至1985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報告指出到1979年全世界至少有2億嚼食檳榔塊的人口。

國泰綜合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李嘉鐸表示,在台灣,數千年前的原住民即有嚼食檳榔的習慣,明朝時漢人移民台灣,發現原住民嚼食檳榔塊,入境隨俗,因此檳榔塊也成為當時入藥、社交、送禮的重要物品。日據時代,日本人禁止種植及嚼食檳榔塊,一直到台灣光復後檳榔才恢復種植。平地人最常吃的荖花(藤)檳榔塊,市售俗稱菁仔。將整顆新鮮的檳榔子(rawarecanut,俗稱菁仔)中間剖開後,夾入切塊的荖花(藤),然後加入熟石灰及特殊香料配成的紅灰,稱為「荖花(藤)檳榔塊」。以石灰塗於葉面上的荖葉包裹整顆新鮮的檳榔子,市售俗稱「包葉檳榔塊」,以原住民嚼食者最多,但近來平地民眾有不少人改吃包葉檳榔塊。硬荖藤檳榔塊:以整顆新鮮的檳榔子中間剖開塗抹白灰後再加入切塊的硬荖藤(stemofpiperbetlelinn.),嚼食此檳榔塊者大都是原住民自行栽種及製作,並沒有在市面上販售,嚼食者以排灣族及蘭嶼的雅美族居多。

然而,長期的臨床觀察中發現,嚼食檳榔者的口腔黏膜發生病變的機率甚高,最常見的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常見於頰黏膜,其次為顎區,患部之黏膜變白、變硬,容易一再發生水泡或潰瘍,患者無法張大嘴巴,通常只能張開2至3公分,嚴重者甚至在1公分以下,導致攝食、刷牙、口腔檢查和牙科治療皆極為困難;另外口腔黏膜白斑常見於頰黏膜、舌、口底及唇角。黏膜白斑會慢慢由清白變混白,有一部份白斑會變成口腔癌,因此被視為癌前病變。

根據研究,檳榔添加物中的荖花、荖藤等皆含有致癌性化學物質。其中黃樟素已被確定為致癌化合物。而檳榔子本身中的多種成分,其中檳榔素、檳榔鹼和多酚類已被證實具有潛在致癌性。大量攝食檳榔鹼時,會抑制大腦活動,使食用者出現行動遲緩的現象。在動物的頰黏膜上塗抹檳榔子粹取物之實驗發現可使腫瘤數目增加。

因此,遠離菸、酒、檳榔等危險因子,才是預防口腔癌的最佳方法;而如果有疑似病灶,盡快至牙科、口腔顎面外科或耳鼻喉科,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是提高口腔癌患者存活率的唯一方法。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