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大腸鏡檢查該做嗎?醫:4族群必做腸胃鏡檢查,照大腸鏡你該注意這些事

大腸鏡檢查該做嗎?醫:4族群必做腸胃鏡檢查,照大腸鏡你該注意這些事


編按: 大腸鏡檢查 通常是用一條管子,以內視鏡經肛門,直接觀察大腸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聽說做大腸鏡很難受、很痛?

大腸癌發生率連年位居台灣十大癌症第一,不少人都知道該去做大腸鏡才能及早發現及早預防,但擔心清腸、大腸鏡檢查的不舒服,而遲遲不願做大腸鏡檢查,其實,「腸」保健康的秘訣,除了飲食、運動,更要早期發現,包含糞便潛血檢查、良好的大腸鏡檢查,都是降低大腸癌發生的好工具。

早安健康/張振榕醫師(胃腸肝膽科醫師

最近有粉絲私訊問我,他的叔叔很年輕就得大腸癌過世了,他最近有點便祕,需不需要照大腸鏡?其實關心類似問題的人還不少,這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看,就結果而言是不一定要馬上照大腸鏡,但就算沒有家族病史,飲食也一定要高纖、少油、少紅肉,降低大腸癌發生率。

大腸癌年輕化:愛吃碳烤、鹽酥雞,24歲大腸瘜肉癌變

大腸癌患者年齡逐年下降,大腸瘜肉年輕化更普遍,我看過最年輕的大腸瘜肉患者才24歲,就長了超過1公分的大腸瘜肉,已經有輕微癌變傾向。瘜肉和癌症有高度關連性,當然不是必然,但是根據統計有90%大腸癌都是從大腸瘜肉轉變而來。

這位24歲的患者本身愛吃消夜,喜歡吃夜市的十元碳烤、鹹酥雞,碳烤多少有些碳化、烤焦的部分,致癌物質相對較多,鹹酥雞則是不知道店家有沒有重複使用炸油,高溫油炸也容易造成油質劣化、產生中間過渡產物,這些也都會誘發大腸瘜肉。

還有哪些族群容易長大腸瘜肉呢?例如平時纖維質攝取不足、嗜吃高油飲食、喜歡吃過量紅肉、有抽菸習慣的人,都容易長大腸瘜肉;或是患有慢性便祕、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的病人,也比較容易長瘜肉。

大腸癌成因:致癌物質傷害大腸黏膜,日積月累失控大爆發

我們每天不知不覺吃下許多致癌物質,不會改變我們的身體外觀,但它實際上會傷害第一線的大腸黏膜細胞,黏膜細胞接觸致癌物質之後,DNA就會產生基因突變。身體有修復錯誤基因的機制,可是當致癌物質太多、來不及修復,基因突變就留在大腸黏膜細胞裡面。

當這些身體無法修復的基因突變日積月累,數量越來越多,就好像一個人一階一階地爬樓梯,直到某天跨過了身體能負荷的門檻,大腸黏膜細胞就沒辦法自己平衡黏膜的基因突變了。大腸黏膜細胞開始不受控制地複製,把快速生長的開關打開,大量增生、變厚變大,就產生了大腸瘜肉,當這種生長複製快速到一定的程度,就成了不斷增長的癌細胞。

因此想要預防大腸癌,一定要記得健康飲食的口訣:高纖維、少(壞)油、少紅肉。

大腸癌症狀:早期幾乎沒有症狀,4種人需要照大腸鏡

早期大腸癌幾乎沒有症狀,所以要早期發現只有一種方式,就是做大腸鏡。假如患者有健康概念,超過40或50歲之後知道要安排健康檢查,過程中有接受大腸鏡檢查,或者先做了糞便潛血檢查,發現糞便帶有潛血再去做大腸鏡,幾乎都能在這時候發現早期大腸癌。

相對地,假如你有不明原因貧血、慢性腹痛、排便習慣改變、長期慢性的腹瀉或便祕、體重下降等症狀,這時再去做大腸鏡,通常發現的大腸癌都是偏晚期的了。

一般而言,以下4種人比較需要做大腸鏡:

平常有慢性便祕或腹瀉,或是體重有不明原因下降,有抽菸習慣,喜歡吃大量紅肉、纖維質不夠,有這些不良生活習慣的患者。
根據台灣的流行病學,50歲以上是大腸癌風險比較高的族群,所以一般建議50歲以上要做一次大腸鏡。
假如一等親(父母親)就有大腸瘜肉、甚至有大腸癌患者,就必須提早做大腸鏡,我會建議從父母親罹患癌症或瘜肉的年齡,再往前推10年,就是該做大腸鏡檢查的時候。
長年患有慢性腸道發炎疾病,也會提升罹癌機率,例如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罹患時間超過8年或10年以上,也要接受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3種結果檢查,決定後續的追蹤頻率

一般來說,50歲以上要接受第一次大腸鏡檢查,視檢查結果決定追蹤頻率:
檢查結果是「完全沒有瘜肉」:根據美國預防醫學會建議,約5-10年以後再做第二次大腸鏡追蹤就可以了。
發現瘜肉,屬於「大腸腺瘤」:基本上3年內要做第二次大腸鏡。
發現「增生型瘜肉」:這種瘜肉比腺瘤更良性、比較不會癌變,通常也是建議5-10年以後再做第二次大腸鏡就可以了。

其實現在健康觀念普及,我看診時發現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大腸鏡檢查,也有約90%的病人選擇無痛大腸鏡,降低大腸鏡檢查的不適。可惜的是仍有少數患者認為,檢查過程中不會痛的話,醫生可能稍不注意就把腸子弄破,其實重點在於選擇有口碑、技術純熟的醫師,而且內視鏡檢查的鎮靜屬於中度鎮靜,並非一般醫院手術用的重度麻醉,睡眠的深度並不深,既可以讓你順利完成檢查,有任何緊急狀況也只要拍打、呼喚就能醒來,安全性也相對提升不少。

最後回到粉絲問的問題,由於叔叔屬於三等親,對粉絲的影響不大,因此我認為年輕的網友應該不必過度擔心,可以先做糞便潛血檢查,先評估一下腸胃道有沒有出血現象,有的話再考慮做大腸鏡就好,沒有的話就不見得要做大腸鏡檢查囉。

大腸鏡檢查注意事項

資料準備:身分證件、健保卡
無痛大腸鏡應有家屬陪同。

【檢查前】

慢性病患者若有服用藥物,應先與醫師諮詢討論,並依據醫師指示服藥或停藥。

檢查前2∼3天
開始採行「低渣飲食」,避免食物或糞便殘渣影響大腸鏡診斷或手術進行。這時可吃的食物包括白開水、清湯、白飯、去皮魚肉、不加料的豆腐、運動飲料等,建議諮詢醫師或護理師意見。

檢查前一天
依據護理師指示,開始使用清腸劑、瀉藥,並補充足量水分,避免腹瀉脫水。

需要禁食多久?
禁食時間依據醫院規定與醫師、護理師指示。

【檢查當天】

卸除口紅、指甲油、隱形眼鏡、活動假牙、手錶戒指項鍊等金屬飾品。
穿著寬鬆、方便的衣物,避免連身內衣或連身洋裝。

【檢查後】

恢復飲食、服藥時間,應遵照醫師、護理師指示進行。
進行無痛大腸鏡檢查者,因可能施打鎮靜劑、止痛藥等藥物,檢查後當日建議避免開車或進行重大決定。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