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莫名氣喘 當心肺動脈栓塞

莫名氣喘 當心肺動脈栓塞

莫名氣喘 當心肺動脈栓塞

肺動脈栓塞,在臨床上常以呼吸困難和胸悶表現,可合併咳嗽,咳血和心搏加速,忠孝院區胸腔內科主任劉冠霆提醒,當發生不明原因氣喘,就要當心肺動脈栓塞的問題。

劉冠霆分享一名五十歲的女性個案,在過去無慢性疾病史,因活動性氣喘兩週且症狀合併胸悶,曾去其他醫療院所就診但症狀並未改善,因此前往忠孝院區胸腔內科門診治療。

病患臨床表現上出現有心搏加速及輕微低血氧,但胸部X光片及肺功能檢查無明顯異常,而抽血檢驗D-雙合試驗(Ddimer)有異常增高,在高度懷疑肺動脈栓塞的情況下,安排胸部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發現左右肺動脈分支均有血管栓塞現象,安排住院接受抗凝血藥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並被檢驗出有先天性血栓易形成體質。

血栓形成的原因除先天因素外,臥床、長期不動、接受手術後、罹患惡性腫瘤、自體免疫疾病、口服避孕藥、懷孕和肥胖等,均為血栓形成的危險因子。當靜脈內的血栓隨著血流經過右心來到肺臟並卡在肺動脈及其分支,會造成肺部血液灌流不足及低血氧。

疾病嚴重度因人而異,取決於肺血流影響程度和病人本身的心肺功能,從輕微的症狀到嚴重的休克、昏厥都有可能發生,劉冠霆指出,肺動脈栓塞臨床上常以呼吸困難和胸悶表現,可合併咳嗽,咳血和心搏加速,而靜脈血栓最常來自下肢深層靜脈,所以若合併下肢腫脹疼痛,更要高度懷疑。

肺動脈栓塞的表現和許多疾病類似,症狀可輕可重,再加上誘發因子廣泛,容易被延誤診斷,因此若有呼吸困難合併胸悶,仍需到醫院檢查,在排除包括氣喘、肺炎、氣胸、缺血性心臟病和主動脈剝離等疾病後,仍要把肺動脈栓塞考慮進去。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