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C肝心臟病 高B肝1.3倍

C肝心臟病 高B肝1.3倍

C肝心臟病 高B肝1.3倍

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慢性病毒感染會造成血管的血栓形成,易引發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急性C肝炎患者未經任何治療,大約有十五∼四十五%的感染者在感染後六個月內自發清除病毒,其餘五十五∼八十五%的人會變成慢性C型肝炎感染。林口長庚進一步研究發現,慢性C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罹患急性冠心症、急性缺血性中風,比B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高出一•三倍,死亡率甚至高達一•四八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內科系系主任褚柏顯提醒,C肝病患如有胸痛、胸悶及疑似中風症狀時,在疾病篩查、處理及治療上應該更為積極。這項研究已刊登於二○一八年一月的國際期刊「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系主治醫師吳健嘉表示,目前醫界對於動脈粥狀硬化的心臟病患者,有將近一半找不到傳統定義上的危險因素,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吸菸等,因此懷疑必然有其他誘發因素或機制造成血管的栓塞。而慢性炎症和血管壁損傷,以及病毒感染引起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和氧化脂質沉積,都被發現與動脈粥狀硬化有密切關聯。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全台目前約有一七一萬名B肝帶原患者,相當於每五∼六位成年人當中就有一人,而C型肝炎帶原者約有七十七•四萬名,盛行率大約為四•四%。為進一步分析感染B肝病毒和C肝病毒對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的關連性是否有差異,林口長庚研究團隊收集台灣國家健保資料庫二○○○-二○一二年的電子病歷資料,共一萬二○六○位B型肝炎及C型肝炎患者(研究排除了年齡小於十八歲、有B肝和C肝共病史、過去有急性冠心病、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過、靜脈血栓栓塞症、周邊動脈血管疾病、腦中風、消化道出血、惡性腫瘤及研究追蹤時間小於六個月的患者),平均追蹤期間超過六年半,經統計結果分析其心血管事件。

研究結果發現,C型肝炎比B型肝炎更容易發生心臟疾病:急性冠心症高出一•三八倍,急性缺血性中風高出一•三一倍,甚至C型肝炎比B型肝炎的死亡率更是高出一•四八倍。醫師提醒,在C型肝炎比B型肝炎有更高機率發生心臟疾病的風險下,患者如有胸痛、胸悶及疑似中風症狀,在疾病篩查、處理及治療上應更為積極。此外,二○一七年健保署開放了C型肝炎患者接受全口服藥的給付,因此符合條件者或在優先治療對象之列的患者,應及早接受肝炎治療,才能降低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的機率。

此外,林口長庚研究團隊也發現慢性C肝患者也較易產生嚴重心律不整,醫學上稱病竇症候群並為B肝患者的一•七七倍,意指心臟發電處產生放電異常,造成具有症狀之心搏過緩性心律不整的臨床症候群,必要時並須安裝心臟節律器。這項研究也已刊登於二○一九年四月國際期刊「心臟病學雜誌(Journal of Cardiology)」。炎病毒主要是經由血液或體液透過皮膚或粘膜進入人體,因此與他人共用污染針具、注射器、沾血之個人器具(如刮鬍刀、牙刷、指甲剪、刮痧板)、輸入受污染之血液或血液製劑等均有可能感染,與肝炎感染者發生性行為或經由母子垂直感染方式亦有感染的可能。感染肝炎病毒一般人多無症狀,只有少數會有易疲累倦怠和肌肉痠痛等情形,應儘早就醫篩檢治療。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