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三動:身動、腦動、互動 防失智

三動:身動、腦動、互動 防失智

三動:身動、腦動、互動 防失智

失智是許多人擔心的疾病,而近年來科學研究證實,要做好預防失智,大腦運動不可少。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表示,台灣高齡人口罹患慢性病比率高,其中失智症人數增加的速度愈來愈令人畏懼,但也愈來愈多研究顯示,受教育、從事休閒活動、認知活動與體能活動,以及採取地中海飲食,都可以降低及延緩失智症的退化。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年底的人口推估報告,今年3月底開始,台灣已正式邁向高齡社會(老年人口超過14%)、2026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超過20%),比起其他國家,銀髮浪潮來得快,且準備應對時間短。

基金會上個月於YAHOO奇摩Y頭腦發起了「銀髮海嘯!失智症來襲,你對失智症了解多少?」的問卷調查,在參與的1萬2322人中,有50%的民眾輕忽失智症的威脅、高達54%的民眾對預防失智症的認知不足!例如有2664人(22%)認為生酮飲食,都是比較錯誤的觀念。

雖然有8881人(72%)知道看電視是預防失智症最無效的「認知活動」,但卻是現代人最常選擇的生活型態。台灣大學職能治療系毛慧芬副教授表示,看電視時數較長,罹患失智風險高達1.3倍;反觀閱讀可刺激腦部,沒有閱讀習慣的人,罹患失智風險高9.6倍,鼓勵社會大眾要多從事腦力相關休閒活動,強化大腦,預防認知退化。

烤肉搭點以柚子、火龍果及奇異果製作的鮮果優格沙拉。輔仁大學駱菲莉教授表示,這些水果提供豐富維生素C、多種植化素、膳食纖維與鉀,同時應儘量挑選不加糖的原味優格,可加強乳品攝取,鼓勵國人用健康的飲食預防失智症。

科學實證證明,預防失智,就要從三動,身動、腦動及互動做起;應鼓勵失智症高危險群的家人吃藥,即刻進行慢性病自我管理,透過腦動、身動、人際互動與健康飲食,延後失智發病。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