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健康] 登革熱病媒蚊 南北有別

登革熱病媒蚊 南北有別

登革熱病媒蚊 南北有別

連日大雨,噴藥被大雨沖刷,造成登革熱防治困難,防疫專家表示,白線斑蚊和埃及斑蚊卵在乾燥環境也可存活3個月以上,遇到水2、30分鐘即可孵化為孑孓,大雨過後恐讓疫情死灰復燃,籲民眾應加把勁清除孳生源。

根據疾管署統計,截至8月24日國內共計40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居住地分別為新北市19例(均為新莊區)、台中市15例、台北市及嘉義縣各2例、桃園市及高雄市各1例。近日雨勢不斷,可能讓逐漸升溫的登革熱疫情又添柴火。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暨研究所名譽教授徐爾烈表示,登革熱病媒蚊南北有別,南部主要是埃及斑蚊傳播,北部則透過白線斑蚊傳播,該蚊在海拔2000公尺以下都可生存。

他指出,白線斑蚊主要棲息在戶外環境,有別一般蚊子在水面上產卵,白線斑蚊的卵多產在花盆等積水容器的邊緣,每次可以產下100至200顆卵,即便沒有水,胚胎也能在24小時後成熟,碰到水只需20至30分鐘就會孵化成孑孓。

很多人以為孑孓需要很多水才能孵化、存活,其實是錯誤觀念,徐爾烈說,孑孓只要在1公分深的水裡就可以活,即便只有0.5公分深,也不會影響孑孓生活,短短一週後,這些孑孓就會「從海軍變空軍」,變成蚊子。

有防治登革熱十多年經驗的疾管署科長王任鑫表示,社區巷弄、居家環境潛藏各式各樣民眾意想不到的病媒孳生源,近日中央與地方衛生及環保單位於登革熱個案活動地周邊查核,發現最容易被忽略的孳生源有冷氣機集水桶、盆栽底盤、屋簷排水槽(俗稱天溝)、懸吊電線塑膠管及塑膠椅凹陷處等容易積水處。

王任鑫提醒民眾務必落實「巡、倒、清、刷」,仔細巡視家戶內外積水容器,將積水倒掉,不要的容器予以清除,若有大型廢棄容器如廢棄浴缸、水族箱等,可連絡清潔隊協助清運,留下的器物也要刷洗以去除斑蚊蟲卵,並妥善收拾或予以倒置,使用中的儲水容器則務必每週檢查、刷洗並加蓋或加掛細網,杜絕蚊蟲孳生。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