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健資訊] 防熱傷害 牢記四不三多

防熱傷害 牢記四不三多

防熱傷害 牢記四不三多

炎炎夏季持續飆高溫,高溫環境活動容易造成中暑。執業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大太陽底下活動小心熱傷害,因為高溫會造成熱痙攣、熱衰竭及熱中暑,傳統中醫認為,預防重於治療,建議牢記「四不三多」加以防範,夏天活動才能保持身體健康。

傳統中醫認為,夏季發生熱傷害,正氣虧虛、外感暑熱邪氣為主要關鍵因素,因為暑為火邪,容易損傷人的元氣、消耗人的陰液,進而導致氣陰兩虛,倘若平時體質多痰濕,外感暑熱時容易忽然昏倒、流涎,而暑邪又容易夾濕,所以往往滋生痰液、阻閉陽氣,進而竅閉神蒙、熱傷人體。

最近台灣氣溫老是飆到攝氏三十四、三十五度,已到讓人受不了的地步。廖醫師指出,倘若發生熱痙攣,症狀可能比較輕,到了熱衰竭就比較嚴重,若是熱中暑,只要處理不當就可能會有致命危險,建議牢記「四不三多」加以預防。

廖醫師指出,所謂「四不」是指不要經常飲用含酒精或的咖啡因飲料;不要直接曝曬在陽光底下,應盡可能待在陰暗的地方;不要待在悶熱的環境中,最好待在有冷氣或室內空調的環境中;不要在艷陽高照的時間進行戶外活動,應適當安排活動時間表。

所謂「三多」是指多休息,尤其是在炎熱的環境活動;多喝水,適時補充足夠的水份,尤其是參加戶外活動;多穿著寬鬆舒適的淡色衣服,尤其是從事各種活動時。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