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認識疾病] 巴金森氏症患者可能併失智 兩病實不同

巴金森氏症患者可能併失智 兩病實不同

巴金森氏症患者可能併失智 兩病實不同

巴金森氏症不是失智症,很多民眾往往搞不清楚。壢新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文郁表示,門診中常會診斷出病人罹患巴金森氏症,當下病人家屬常會問「巴金森氏症就是失智症嗎」?巴金森氏症不是失智症,雖然可以合併失智症,但是兩者仍是很不一樣的疾病。

陳醫師指出,先提巴金森氏症,這是一種緩慢形成的退化性疾病,正常腦部有一群細胞,這些細胞分泌「多巴胺」,這種物質幫助人們行動更精細更流暢,然而,巴金森氏症患者腦中分泌多巴胺的細胞卻會快速減少,甚至出現震顫(手部發抖)、四肢僵硬、行動緩慢等症狀。

陳文郁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引起的震顫最常見,這是從左手或右手開始發生,倘若把手平放腿上,不動時抖動更厲害,等到病情嚴重之後,患者臉上變得沒有表情,整天板著臉孔,說話變得小聲,躺在床上不易翻身,不但走路困難也很容易跌倒。

巴金森氏症並不罕見,台灣地區每千人就有一位患者,六十歲以上老年人,每百人就有一位患者。值得民眾注意的是,巴金森氏症並非失智症,雖然病患動作變慢,但是大多數病患的智能未受影響。

失智症則是智能退化,約有一半以上失智症患者可以歸因阿茲海默氏症。初期容易發現的症狀是記憶力衰退,大部份是以最近記憶為主,比如患者可能會忘了剛剛吃過藥、忘了已經買過早餐。

其它情況包括還會影響到語言能力、空間時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同時個性可能變得易怒、妄想,甚至逐漸喪失生活功能,變得無法自己煮飯、洗澡、穿衣服。

巴金森氏症可以合併失智症,大約四成巴金森氏症患者合併失智症狀,又稱巴金森氏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       

台灣新生報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