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稗官野史] 名士陳元方蓋絲綢被子為何被嘲諷

名士陳元方蓋絲綢被子為何被嘲諷

  陳元方是漢代知名人士,出名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陳元方是個神童,從小就伶牙俐齒,在《世說新語》中有不少故事。另一個原因是陳元方是個孝子。
  在《後漢書》中記載:「遭父憂,每哀至,輒歐血絕氣,雖衰服已除,而積毀消瘠,殆將滅性。」陳元方是個大孝子,在父親死後,每次想到父親時,都會吐血,甚至悲傷哭泣到休克的地步。等到三年之後,服喪期滿,陳元方已經瘦得不成人形,幾乎就要死掉了。
  陳元方的孝順,在全國都非常出名。豫州刺史很欣賞陳元方,就把陳元方的事跡寫成奏折,報告給中央政府,然後由中央下令,分發給全國郡縣,號召全國百姓學習陳元方。陳元方那是東漢時期出名的孝子楷模,道德標兵。如果當時有所謂「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元方肯定入選。
  可就是這樣一個道德標兵,孝子楷模,卻做了一件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就在父親陳寔的喪期,按照禮節,陳元方應該披麻戴孝,跪守靈堂。可是,陳元方竟然睡在鬆軟的床上,蓋著華麗的絲綢被子,完全不像一個孝子該有的樣子。《後漢書》記載:「郭林宗吊而見之,謂曰:『卿海內之俊才,四方是則,如何當喪,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錦也,食夫稻也,於汝安乎?吾不取也!』奮衣而去。」
  郭林宗是什麼人呢?郭林宗名叫郭泰,字林宗,乃是東漢桓靈時期的士人領袖,在當時的士林擁有崇高的名望。陳寔去世,郭林宗前來弔唁,卻看到以孝順名聞天下的陳元方睡在舒服的被子當中,很氣憤,說,你陳元方也是天下知名人士,大家都把你當成學習的楷模。為什麼你家裡遭遇喪事,你卻蒙著絲綢被子呢?實在太不像樣子了!孔老先生都說,在喪期的時候,穿華麗的衣服,吃白白的米飯,你能夠心安嗎?我絕對不能容忍這種行為!於是郭林宗拂袖而去。
  我們說,看問題不能光聽一面之詞,就算是親眼所見,也未必全部都是事實。作為孝子的陳元方為什麼會做出蓋絲綢被子這樣違背基本孝行的事情呢?原來,是因為在父親的喪期,陳元方實在是太悲傷了,身體完全垮了,其母愍之,竊以錦被蒙上,陳媽媽看到兒子精神肉體都要崩潰了,實在不忍心,於是在陳元方不注意的時候把絲綢被子偷偷蓋在兒子身上。並非是陳元方不孝,而是母親疼愛兒子。
  那麼,郭林宗知道事情並非陳元方主動如此的嗎?或許知道或許不知道,但是無論知道與否,郭林宗還是會生氣。為什麼呢?陳元方在主動蓋絲綢被子,那是大不孝,典型的偽君子,那該號召全國讀書人共同來聲討。就算是母親偷偷所為,陳元方在知道後為什麼不立刻阻止?反而讓郭林宗看到了呢?說明陳元方對父親的孝,對孝行的遵守,還沒有到達百分百的程度,一樣讓人失望。
  當然,這麼說,確實有點苛刻。於是多數士人對待蓋絲綢被子的問題沒有做過多的糾纏,還是能夠原諒並理解陳元方的。畢竟,先秦兩漢時期對待孝的要求,已經到了殘酷的地步。用現代的眼光看陳元方這種行為,那就更不是什麼問題。孝順不孝順,不是看父母死後喪事辦得如何風光,輪到哭的時候哭的如何悲傷,而是說在父母在世時好好孝順,在父母死後能夠完成父母的心願,照顧好家人,幸福的生活下去。從這個意義上講,陳元方那確實是標準的孝子。
  還是在陳元方小的時候,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穎川太守看陳元方的父親陳寔不順眼,於是找個罪名把陳寔的頭髮給剃光了,古代叫做「髡」刑,在我們現在剃光頭算什麼,可在古代確實僅次於死刑的嚴重刑罰,許多有節氣的士人,寧死不受辱。後來,有個客人故意和小陳同學聊天,想套他的話。客人說:「你覺得太守大人是怎樣的人呢?」陳元方多聰明,一點不上當,此時要是罵太守,只能給父親帶來更多的麻煩。小陳同學說:「高明之君也。」太守不錯,是個很賢明的人。客人笑了,說:「那麼你的父親呢?」小陳同學一挺胸,說:「忠臣孝子也。」客人的刁難開始了:「是這樣的嗎?那為什麼賢明的太守要把你父親這個忠臣孝子給剃光頭呢?」小陳同學一聽心裡有氣,言辭立刻就犀利起來,說:「客人你說得實在荒唐,我拒絕回答!」客人笑了,說:「你是因為回答不出來才這麼說吧?」小陳同學實在忍受不了,就說:「不對!當初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有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這三個人都是高明的領導人,可另外三個人也都是真正的忠臣孝子。這有什麼衝突嗎?」客人一聽,無話可說了。
  陳元方是個神童,回答總是很機智。不過讓我更欣賞的還是時刻維護自己的父親,維護自己的家人,維護做人的尊嚴的這一種態度。當然,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在桓靈時期,在太守針對自己老爸的時候,千萬別衝動,別多事,注意禍從口出,就更是明智了。陳寔有子如此,當死而無憾。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